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别样人生

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659节

从我记忆深处的《大长今》到《甄嬛传》再到后来的《我的前半生》现在的《知否》,反正大抵都是这个关联词:女性励志成长

同时,目前国产大女主戏的核心是情感,

不论是宫斗、种田、职员成长,都是以女主和各种女配battle、和男性谈恋爱为中心,主线谈恋爱,副线搞事业;

几乎是百分百对标女性受众。

国产大男主戏的核心基本是事业;

不管是硬核一点的历史剧、传统武侠片,还是流量路线仙侠类(我就是说仙剑系列),基本是各种事业攀登为主线,偶尔谈个恋爱做副线调剂;

对标受众以男性为主,女性观众在增加;

从成本上来说,之前大女主剧的集中点在古装剧,后来慢慢衍生到现代行业剧,对比传统历史剧、武侠剧、科幻片、魔幻片来说,制作成本是比较低的,而回报并不低于其他类型片。

其次就是目前国产大女主戏的故事,核心就是谈恋爱!甭管你是古代现代,女主身份职业,她的核心任务就是谈恋爱!

你说写个历史剧,得有历史知识;写个行业剧,得有行业经历;这个刑侦悬疑,得有脑子给你烧;写个科幻片,物理知识不达标你好意思动手吗?

但是你说谈恋爱,那谁没谈过啊!

现在电视剧的女性受众完全不低于男性受众,其次,大女主剧回报率并不低于其他剧种。

既然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好拍又赚钱的剧,资本不投他是傻的吗?

另外是行业大发展下改编盛行,这又牵扯改编成本。

x点上大火的修仙玄幻,那人气的确高,但是动不动一个异度空间、大战斗场面的,作者倒是写爽了,建模怎么搞?设计图谁来画?特效花不花钱?

但是x江上谈恋爱的言情就好整多了嘛!大场面描写相对少,绕来绕去就是在各种地方谈恋爱,成本可控多了!而且一样自带粉丝、讨论度!

自带粉丝代表最低程度会有人来看,自带讨论度代表容易出圈,两方结合就是容易拉投资、拉广告,最后指向有钱赚了!

大女主戏的主要受众是女性,于是在第一部大女主剧火了之后,制作公司开始做用户分析,细化受众然后进行针对***。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一部剧,要么是它真的特别烂,要么是你不是目标受众。

编剧接到了指示,于是她们针对这部分用户心理,慢慢地加入了“灰姑娘”元素,于是我们发现抛开主角一定打不死光环外,又多了很多酷帅多金的男二三四五六角色向女主发射爱心。

同时为了让男二三四五六不那么背景板,达到圈粉的目的,他们又会各种各显神通的帮助女主,于是本该女主自己过的坎,哦豁,成平路了呢!

造星嘛,是吧!大女主戏有捧女主这个大家都明白,戏份你一人占了一半,抛开人设问题,这还吸不了粉就该回家反思了!

但是投资一部剧,就捧出一个女主,不就很浪费吗?男二三四五六不配得到姓名吗?

而且心思养成类综艺出世之前,最容易花钱追星是什么人群?答案:年轻女性!

女性粉圈里最能打的是什么类型?答案:女友粉!

女友粉更容易被什么类型的人设带走?答案:酷帅多金但我只爱你的贵公子!

由于人设成功导致造星成功,明星在这里分道扬镳,一部分继续拍大女主剧/偶像剧,于是持续给这类剧增加热度。一部分转型,转型不在问题范围内,不讨论。

制作公司说大女主戏好拍能赚钱→投资商立项→明星经纪人发现这个能吸粉→一堆小哥哥小姐姐参演/投资→编剧针对市场or资方or话语权大的艺人要求针对性写角色→出品,各取所需→赚钱;

最终指向,赚钱!赚钱!赚钱!

又因为傻白甜、玛丽苏的剧情套路愈演愈多,影视界巨头们似乎也意识到大众的审美已经疲惫不堪。

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女主ip影视剧开始崭露头角,自几年前的《宫》系列开始,《步步惊心》、《甄嬛传》、《芈月传》愈演愈烈;

婀娜多姿,妖艳贱货,勾心斗角,杀人诛心,只为独得皇帝恩宠;嫁入豪门,生儿育女,手撕小三,智斗小四,结婚离婚,又在男人的阴影下拼尽全力重获新生……

影视圈又不缺独具慧眼的,大女主人设映衬着女权主义的兴起,掀动了影视市场的新热潮。女性们也仿佛看到了正道的光,纷纷刷爆这些热剧的口碑;

孟轻舟家里这几位,不缺钱又不缺时间,除了丫丫心态平和外,就连向来淡定的紫萱都起了来个事业第二春的心思,就更不用提其他人了;

孟轻舟调和失败后,被两女赶了出去,说是要自行处理;

邪门了,一出门孟轻舟就叫住了一位工作人员:“最近公司有什么事不顺吗?”

妹子进公司综合部不久,猛地被大老板给叫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回答道:“没…没有啊,孟总,新开了两个剧组都很顺利,听同事说,曾总还在和新历谈合作,一切正常!”

挥挥手让小姑娘走人,孟轻舟也不想了,他猜测可能是金淑丽对诛仙的重视,让小骨她们产生了兴趣,都是演员,遇上合适的角色,谁都想争!

暂时放下了心头的疑惑,孟轻舟还得去安抚被小狐摆了几天冷脸的李瀙和雨琪,这俩被吓到了,以为小狐会雪藏她们,给轻舟打了不少电话;

还没出公司,钟丽妨的电话追了过来,程龙的功夫瑜伽想邀请天仙加盟,电话直接打到了她那;

两岸三地的影视公司,谁不知道要想邀请花自香那位老板娘必须得经过孟老板的首肯,与其给增佳发函,还不如直接找上万重山呢!

“不去,茜茜要拍诛仙,哪来的时间拍电影,你告诉上太,古丽娜和热芭都行,其他人就别想了!”

对这些是是非非的港台影视公司,孟轻舟一向是不给好脸色的,他不缺钱、也不缺人,没工夫敷衍;

香港电影的没落,并非来自于审美层面的问题。巅峰时期港片的那些优秀之处,放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极大的受容度。

它之所以今不如昔,其中并没有太多的“落伍”之时代性问题,更多出自于客观原因-----原有的电影教育体系的崩塌,创作上的环境变化,甚至包括了香港经济水平的失速。

这也就决定了:曾经那些辉煌的港片经典,到了今天也依然是经典。不是港片不行,而是“今天变化了的类港片”不行。因此,当那些最能体现所谓“港风”的港影经典被当代影迷看到,它们拥有生命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曾经的香港电影当中,最迷人的特质是什么呢?或许就是“情怀”。这里的情怀,当然不是贩卖ip、唤醒童年记忆这样,作用于非电影范畴、对观者自身记忆的触动。

它完全是发生在电影内部的,是人物的一种英雄主义、浪漫精神,是一股围绕忠义、兄弟、爱人的热血倾注,是关于信仰的。这让曾经的很多港影,具备充沛的情感,而情感所形成的打动力,必然具有超越时代的通用性。

香港电影在经典时代的精神内核与美学风格,在当代依然不过时。事实上,对于情感的打动,是每个时代中人都能准确接收的超时代性存在。

这也构成了“港片”在当代的依然受捧。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它们的----或许是“被迫”----丢失,也许也正是产业、经济等因素之外,导致当代香港电影落寞的一个原因。

作为80后,孟轻舟曾经也爱看香港的电影,也曾迷恋过霞玉芳红,但往事已矣,而曾经的辉煌随着内地市场的崛起,早已没了任何翻身的可能;

拿着内地投资人的钱,捧自己人,这种事干的不要太多;

和钟丽妨简单聊了几句,在陈雨琪的电话催促下,老孟挥手走人;

事实上他在李瀙家里也没待多久,感觉自己的行踪被人完全掌握了,在李瀙家一杯咖啡还没喝完,紫萱的电话就来了;

再次坐上高峰的车,孟轻舟疲惫的靠在椅背上;

“老高,没人跟踪咱们吧?”

“不可能,赵刚还在后面呢,要是有人跟踪,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孟渣男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等待他的,都是不小的折磨;

郁闷的去找祖风喝了几杯,孟轻舟快到凌晨才回家!

“呃,大叔,对不起啊,今晚小娜要过来,你…”

丫头靠在门边期期艾艾的对老孟说道,眼里是掩藏不住的笑意,小狐下了狠心,这次一定要给孟轻舟一个教训,否则以后大家只能去深山老林里生活了,热芭哪敢放他进去;

“热芭,连你也叛变了?”

孟渣男这已经是在第三道房门受阻了,再傻他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之前丫丫说要陪小鱼,这里有太充分了,他没多想,反正牌挺多,换一个翻呗;

敲开茜茜房间,妹子丧着脸捂住肚子,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连声对不起之后,还特体贴的为他着想,让他去其他姐妹那;

老孟关心了几句后,毫不怀疑的来了小丫头这里,没想到还是进不了门;

没得说,这肯定是有预谋的;

“没有啊,小娜去小骨姐那看了瑶瑶就会过来,我没骗你,要不信,你等会就知道了。”

老孟顺势想往里走,嘴上还故作随意的说道:“那我进去等,小娜来了我再走呗,不打扰你俩聊天!”

“嘿嘿!”丫头傻笑两声,趁轻舟不注意,猛地关上了门;

“哟呵,这谁出的歪主意,还不让我进门了,热芭,是你蜜姐干的,还是紫萱?”

“我不知道,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大叔,你还是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事呢,你们几位大佬的事,我这小身板,可不敢掺和!”

紫萱房间里,小狐接到天仙和热芭的微信后,得意洋洋的冲紫萱仰了仰头;

“你别得意,她们几个对轻舟不比你差,能坚持几天,可不好说,何况万倩那事也不能全怪轻舟吧,蜜蜜,你可想好了,万一轻舟生气,咱们都不会好受的!”

“切,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他什么性子,咱俩能不清楚,生气是不可能的,不过难受、自责几天免不了,再说了,我这也是为他好,真要由着性子让他胡来,以后怎么办?姐姐,现在可不是封建社会,传出去,咱都得灰头土脸、名誉扫地!”

紫萱对小狐的提议是投了赞成票的,尽管爱煞了孟轻舟,但这么有一出没一出的,甜妞也不好受;

就这么办吧!

老孟家的气氛变得古怪了起来,白天的时候,一切如常,但一到晚上休息的时候,就像客栈关了门一般,孟轻舟连续在客卧睡了三天;

好处也不是没有,精神头好了很多,而且也没影响他和李瀙、雨琪的私聊;

------------

第1025章:失意的小娜和热芭

“宁昊,老孟有点奇怪啊,连着找咱们喝了一个星期的酒了,这不是他的风格啊!”

吴景拍完特种兵贵阳居家休息,手里拽着的战狼剧本得第一稿已经写好了,不过几位编剧都不是很满意,还有得折腾;

本以为徐铮进组了,应该没人组局,没想到孟轻舟冒了出来;

“嘿嘿,很奇怪吗,除了他家里那点破事,还有啥能难住他的,看着吧,这酒啊,还得喝几天!”

两人把有些迷糊的孟轻舟送上车,等助理的间隙,站那白话;

吴景‘啧啧’两声,恍然大悟的点点头:“有道理,看来翻牌子的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虽然老孟啥都没说,但反常的行为,早就让几位酒友看穿了,因为每次喝酒他的身边竟然没人作陪,这得是多大的新闻,咱孟老板身边可是不能缺美女的;

《诛仙》的两位女主,在林玉芬和金淑丽的支持下,小圆脸和茜茜拿到了角色,两人的反应是一喜一悲;

天仙对这部戏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因为小狐的撺掇,勾起了少许兴趣,但也没到非演不可的程度,如今拿到了角色,却被狐狸精给狠狠地调理了两晚,妹子由攻转守的梦想再度破灭,心里正闷得慌呢;

小圆脸则是真的喜欢这个角色,虽说配合蜜蜜给轻舟演了场戏,但结果是好的她就很满意了;

“大叔太过分了,小娜你说,咱俩演陆雪琪和碧瑶,比茜姐、小骨姐差哪了,不就没让他进门嘛,小气鬼!”

“还有林导,竟然说咱俩不是天赋型演员,什么嘛?咱家就没天赋型的!”

单纯说演员吃不吃天赋,其实是没意义的。因为从根本上说,演员是不具备自由表达能力的,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人”。但在另一方面,表演的“功力”却是可以讨论的。

之所以说单纯讨论演员的“天赋”没有意义,是因为在影视行业中,使用什么样的演员是有主要创作者,也就是导演来决定的。

而导演选择演员的核心,并不在于演员的“天赋”,而在与演员能不能完成自己创作意图的表达。有时,导演甚至会为了那种青涩与笨拙感,而故意使用新人。

比如张一谋的《一个都不能少》里,魏敏芝就是如此。而靠《盲井》获得金马最佳新人奖的王宝强,在最开始也难说演技有多好,但他的确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角色。

最具代表的则要数《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夏雨,他凭借在这个电影中的表现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帝,而那一年他只有17岁——可是,平心而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的表现固然非常惊艳,可拿了威尼斯影帝的夏雨,表演功力真的足以与唐国强、李雪健这样的国内一流演员相提并论了么?

以夏雨来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夏雨本人再未获得过国际公认的重量级奖项,而他本人在后面影视剧里的表现,也难说有多好。

首节 上一节 659/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