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别样人生

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624节

见孟轻舟眼都不眨的安排后续,万倩别扭的不行,仿佛自己真的抱了大腿一般;

“诶,孟轻舟,姑奶奶可不是为了图你啥,你这么干,万一被紫萱她们知道了,她们会怎么想?”

老孟惬意的在万倩耳垂亲了一口,淡定的说道:“如果花钱能让你们开心,对我来说就太简单了,别想岔了,这么点小事,即使以后被发现了,也没人说什么!”

万倩那经历过这些,情绪激动之下,又好好服侍了渣男一次,送他出门的时候,小手揉着下颌,狠狠地瞪了轻舟一眼;

著名的郭巨人又特么出名了,木卫的一篇关于小时代4的影评一夜之间火编全国;

电影是造梦的工具,而《小时代》系列电影,则是制造春梦的工具。

从2005年小时代系列开始连载,再到2013年正式搬上大银幕,最后在今年暑假在一片叫骂声中结束。四部华丽丽的粉丝电影,都是如同票房收割机似的存在,然而票房与口碑不成正比。

这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快被淹死在了口水堆里。

按类型划分,它是一部小妞电影,以女性视角为核心,男性角色退居二线,风格时尚化,以都市恋情为主题。这样的电影标签,在立意上是美好的。而电影在最终的呈现质量上,往往会被主流电影人贴上三观不正的标签。

它满足了青春期少女们所有可能的幻想,却并没有告诉她们该如何去争取,在定位上连心灵鸡汤都算不上,用精神鸦片来形容又有些过分。

小时代确实在品质内核上,及其令人一筹莫展,乏善可陈,但它也远未达到影响人三观的地步。

郭巨人不是库布里克或者拉斯冯提尔,分镜剧本和场景调度的基本功,都不能达到及格的水准。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些说着要和喜欢小时代的朋友绝交的高冷咖们,可以不那么严肃了。

好的系列电影,各有千秋。指环王三部曲,六部星球大战,人们各有所爱,教父1和教父2谁更经典,影迷们争得不可开交。然而人们日后在谈论小时代,恐怕也只能探讨哪一部最烂。是的,一连烂了四部,谁最烂,参与讨论的人莫衷一是。反正,它都烂就对了......

近年来,烂片也与演员挂上了钩。然而在小时代中,争论谁的演技最差显然是没有道理,因为除了前两部中宫铭的扮演者C罗外,其他人的表演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当然,能够把如此一群演员聚到一部电影,足以证明郭巨侠也是蛮拼的。

华丽的宴会也许你一辈子都无法参与,精致的晚礼服每一件都让你难以负担。你的大学宿舍里没有壁炉,你的同学也不会把你养在别墅里。郭巨人显然在一连四部的自己的系列电影里,拍出了自己的特色,他爱的,爱他的少女们也会爱,他经历的,爱她的少女们大多只能仰望着。

为了让演员们都穿上貂绒,郭巨人让上海两年下了三场大雪。也许郭导不想下雪了,干脆最后一部一把火,烧死了除杨幂老师外的所有人。

可以说,灵魂尽头,导演使出了浑身解数,在剪辑手法和镜头把控上,实现了新的自我突破。

林萧与陆烧回眸后,导演大胆得安排了三分钟的黑屏。我记得上次我看过的,敢黑屏超过三分钟的电影作品是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算是致敬吗?

黑屏后一段长达八分钟的伪长镜头,也让人津津乐道。据郭巨人本人透露,最后的长镜头都是后来重新拍摄的,并没有从前三部中剪接。难度是有的,声画结合得蛮有感染力的。毫无疑问,这段通过灵魂视角来展现的豪华升级版MV,又让少女们感动到飙泪了。

其实从第一部到第四部,郭巨人作为导演是在实践中不断得进步的。然而,分镜剧本的硬伤,让剧情在流畅度上,达到了一种便秘的境界。这让影片为数不多的亮点,都埋葬在了大众的口诛笔伐中。

整部电影旁白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文学剧本未能很好得拆分,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导演运用镜头讲故事的能力。当然,我有点怀疑,郭巨人是否有这个技能-_-#。

电影改编自,浓缩成四部两小时的电影。剧情太过庞杂,而导演兼编剧以及作者显然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高潮。所以最终呈现的故事发展诡谲难料,幸运的是,导演总能在撕逼过后,按下复位键,姐妹花和好如初以便下一部继续撕。

那小时代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呢?答案肯定是有的。它为中国电影,填补了花样美男这个形象的空白。前期的中二少年卖肉,后期的花样美男卖腐又卖肉。有颜值没角色,有场面没剧情,让前面说的都不足以称道。

不管怎么说,粉丝们过了一把瘾,郭巨人也过了一把瘾。小时代会成为大陆最吸金的电影,当然这个地位,有可能被一年一部片的喜洋洋超越。

小时代在商业上的成功,让一些更无耻的公众人物,走上了圈钱的道路。主持人凭着一首歌也出来拍电影,著名导演也为了钱而晚节不保......春梦尽头,无辜的粉丝依然会被骗进另一个春梦。那些去电影院消费青春的人,就像好割麦子一样,一季过去再来一季。

毕竟,爷爷都是从孙子辈过来的,谁还没有过青春呀。

------------

第985章:道士下山

风华绝代的杨小狐拍电影了!

《现在去见你》明天上映,网上依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除了怀疑她的能力,更多的还是对孟轻舟如此放纵小狐的不满之声;

虽然老孟和花自香几位老板娘的关系,一直都是网友们感兴趣的话题,但苦于没有实锤,也只能肆意猜测;

不过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娱乐圈还是外界,都看得分明;

杨小狐拍电影,不用想,肯定得到了孟轻舟的大力支持,所以免不了被人冷嘲热讽;

这些酸言酸语中也不乏吃不到葡萄的人,每年四大艺校毕业的导演系学子不少,初出校门的雄心壮志很快被现实给打蒙,大浪淘沙之后,能静下心来砥砺前行的能有几人?

能坐到摄像机后面的,不是家里有矿,就是有了贵人扶持,但这般机会又能有多少?

“老娘拍电影怎么啦?又不要他们出钱,我看网上这些人就是有病!”

因为点映效果不错,蜜蜜心里踏实了许多,特意问了杨远恒和钟丽妨这两位专业人士,据他们分析,电影票房应该能有3亿左右;

够了!

杨老板不贪心,电影拍摄加宣发,成本不到2000万,能有3亿票房,足够她风光了!

“你也别怪网友,实在是这两年跨行的太多,大家都有些受不了了,没见前几天冯大炮还发牢骚了嘛!”

冯剧刚的牢骚应该是幸福的;

2015年5月中旬,华艺宣布以10.5亿收购东阳美拉公司70%的股权。而这家公司冯剧刚控股99%,注册资本500万。

这笔交易在娱乐圈和金融圈都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冯剧刚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两个月,甚至公司还处于负债的状态,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估值竟然高达15亿!

“轻舟,华艺疯了吧,为了绑定冯大炮,十个亿都愿意出。”

“正常,华艺要是没了冯剧刚,每年的保底收入就危险了,还有那么多主题小镇怎么办?”

因为是杨蜜首次执导,《现在去见你》才能有了不小的热度,而最近真正的话题中心,还是陈楷歌的《道士下山》;

艺术才华对一些导演来说,是总量恒定的。若是在前面支取过量,整个后半生都会处于透支的状态。

陈楷歌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荆轲刺秦王》,这十余年的创作无论成败,都壮怀激烈,淋漓尽致,但从《和你在一起》之后,经过《无极》,到《赵氏孤儿》,再来到现在的《道士下山》,感觉就像霸王从垓下出来,不管怎么用力拼杀,挽回颓势,每一步都只是在逼近乌江。

陈楷歌作为中国重要电影人,令人尊敬,值得大家去了解他的过去作品,好几部都是中国电影历史上少有的佳作。

但电影导演经常会在创作上有起伏,高高低低,这部《道士下山》是各种错位的组合,大家用来娱乐的不只是这部电影,也是这部电影本身错位让观众对这位老导演评论的狂欢。

其实《无极》狂欢过一次,因为馒头。

评论《道士下山》这部电影,要先讲原著。

作为编剧的徐浩峰,前两部导演作品有很多不足,但丝毫不掩饰他独特的电影气质和强大的全新武术世界观的建构能力,以及他对武术动作视觉呈现的独到理解。

对这个导演几年前孟轻舟唯一的意见不曾改变,就是再多一点耐心,等到他可以用大制作大明星来拍武术电影,那可能会在卧虎藏龙后再次有机会让中国武侠或武术电影有了新的可能;

但这个看法这两年被身边大多数的朋友所否认和质疑;

徐浩峰的《道士下山》是一部一路飞到天上去的,它明显不是一部纯文学,也显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通俗。情节并不环扣,前后角色几乎都是孤立地一一出现;

道士何安下像个导游,一路带着我们从传统技击武术,走到传奇,走到巫术乃至于神学的层面。

通俗要讲章法,《道士下山》没章法,本来不应该这么受欢迎。

不过,功大欺理。

徐浩峰的功,有两条是别人绝对难追赶的。一是玄,二是奇。

玄是武学的思想宗旨、哲学内核。

中国的武学的初阶总还是常规层面的,不过是苦练出大力,苦练出巧劲,但苦练之后,要获得力量攀升,就得参悟,这后面就不是物理和生物,而是神学。

玄字讲的是武功何以让人成为超人,取日月精华,效万物为师,以自然的恢弘神秘为武学的强力背书。须知民国一代的剑仙武侠里,大侠的终点可绝不是金古梁一代的什么武林盟主救国救民,而是得道飞升。

徐老师文字里的玄,讲出了武学里的神性,读来心旷神怡,让人拜服。这一宗,接的是还珠楼主。

奇是武学与时代的表征与掌故。

“无名指要松”,这种一句话的真传,是否有用不论,它对传统武学里那种崇尚禅悟一瞬的质感做到了绝对的还原。单凭作者空想,难以想出这么简练而朴实的诀窍。

而在徐浩峰的里,这样的诀窍、拳理,数不胜数。“如影如响”、“头不躲,人的头快不过人的手”,朴质而符合逻辑,是否有用?不论,但它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却又有理有据。

武学之外,还有民俗秘史,论及民国政治生态,论及武林江湖的规矩,徐老师的里几乎是奢侈地用最简洁的文字甩出无数干货,“谢师礼”,“递帖子”,“摆茶杯”,讲洋车夫打架用什么,脚行打架用什么,混混打架用什么,让我们这些才疏学浅的作者嫉妒得发狂。

徐浩峰文字里的奇,是多年访谈和苦读积淀,比空构的世界观扎实而合情理得太多。这一宗,接的是郑正因,甚至是老舍和冯骥才。

徐浩峰的文字质朴无工,而玄奇二字太盛,乃至于妖艳。

是以《道士下山》不讲什么慢火煮水、草蛇灰线,一样让人连连称奇,读来读去,时有一种彻悟。

说完了,对于电影,要说的就简单了。

电影的世界里一样有章法,这个章法可以叫“叙事规律”,也可以叫“故事原理”,市面上任何一本讲编剧的书里,少不了连篇累牍的讲这个,大同小异。

诚然,这种章法里蕴含着俗套,所以,有人也非常烦它。但这绝对是大部分电影都应遵守的金科玉律。

不按这个章法,可不可以?

可以,你得功大。

孟轻舟的《一代宗师》就不怎么讲章法,甚至剪辑上还不算一个完成品。

但它的质感、表演、台词都太好,孟老板拿功大硬闯了这个章法,一样是遍地喝彩。

那陈楷歌的这部《道士下山》呢?

符合叙事规律吗?符合塑造人物的常规吗?

“师傅死后,店里来了一个陌生人…”突如其来,偶发奇遇,就引入了下一段剧情。

“咱们去偷钱箱吧…”突如其来,偶发奇遇,又引入下一段剧情。

不理解查老板为什么非得在赵笠人姨太太生日这天硬生生离场,激怒了赵笠人,徒添一个仇家。也不理解査老板为什么在已认为彭乾伍是个会开枪暗算的卑鄙小人时,还要来一场义气的闭目意斗。

让剧情显得如同编剧安排发生,让英雄显得无比愚蠢。

陈楷歌没顺着这个理,或者是想顺,没顺好。

那再说表演,质感,台词如何?

何安下第一句台词,就出戏了,但这姑且算是一种王宝强对人物的诠释吧。后面,真的有很多个演员,完全不会演戏。

他和师兄弟的打斗里,为什么一定要有个林子聪一样的胖子呢?请问道观真的缺粮吗?在山下有人向何安下扔了一枚大洋,为什么扔钱的一定要是个肥婆母子?我们是在看96年的港产片吗?

这部片子里的造型更是莫名其妙,赵新川和周西宇是现实主义的,彭七子又是完全写意的,何安下出场时是很写实的道袍,在赵心川抓药时却穿着一套大红苏格兰格子夹袄。而崔道融这个角色,真的是完全无力了。

又像是一部荒诞喜剧,又像是一部讲深了的正剧,矛盾,冲突,风格不一。

陈楷歌也没拿出足以让人信服的功来。

还原原著里徐老师的玄奇?就两小时的电影来说,太难。原创一部电影里陈楷歌自己的精彩?又过于拘泥原作。

两头不靠。

陈楷歌试图在《道士下山》里传达一种哲学与世界观,但是这个命题过于宏大,以至于在和商业做结合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但这个出发点依然值得尊敬。

也不知道现在的观众都怎么了,好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喊“故事情节是电影的第一要素”之后,大家就把故事当作了评判一部电影的唯一标准。

因此大家可以容忍一部纯粹恶搞的“喜剧片”,可以接受拙劣煽情的“偶像剧”,可以支持贩卖回忆的“青春片”,就是见不得有人试图跟你聊一聊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本该是很多电影(至少也是某一类电影)应当承担的功能,遗憾的是,这样的电影刚冒出一点苗头,就被观众判了死刑。

故事情节,可以是评判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标准。

如果把故事情节当作唯一的评判标准,那么很多艺术性强于商业性的电影都会被一杆子打进烂片行列。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觉得故事不重要,我坚信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有责任讲一个好故事,而《道士下山》所讲的故事还不至于沦落到“烂片”的行列。

再者,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价值,商业片注重票房收入和可看性,艺术片注重主题表现和艺术性,各有各的侧重点。

首节 上一节 624/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