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别样人生

华娱之别样人生 第42节

娱乐圈要想找女孩,应该很奢侈,不过孟轻舟能肯定自己身边的这几位,应该是!

杨蜜的直爽、小心机以及果敢,天仙的淡然以及自信,都是她们独有的魅力。

唐妍呢?

有想法但不善于表达,愿意努力但缺乏足够的动力,这是一个野心很小的女孩子。

要不是孟轻舟没能给她明确的未来,她也不至于第一部电视剧就会去生抢,都是被逼的!

“糖糖,下车了!”

就这么一段路,唐妍居然睡着了。

“呜,睡得真香,轻舟,你带我吃什么呀?”

“你自己看这是哪啊?”

南京路上的小杨生煎,现在依然还有不少人,两人都是饥肠辘辘,进去点餐后,迅速开吃。

“嗯,好香,我都好久没吃了,轻舟。”

“你不是拍完戏就回来了吗,天天在家呆着干什么?”

唐妍咽下嘴里的煎包,可怜兮兮的看着轻舟,“又没人陪我,不想出门。”

“你们公司没给你其他的安排吗?”

差点他就想问,怎么没接广告了,出口之际才想到,唐妍还只是个菜鸟,哪有那么快就找到金主了。

“好像公司在自己攒剧本,徐姐帮我盯着呢。”

想了想,孟轻舟还是把《北京爱情故事》的事给唐妍说了,

小美女不开心了,为什么自己就要演女二,蜜蜜就能演女一,一碗水要端平!

“那下一次,我要做女主角,好不好?”

“行行行,一定给你准备着。”

娱乐圈泡妞的代价太大了,没点才华和实力,千万别随意献出自己的青春,否则迟早玩完。

晚餐变成了夜宵,当然欢愉的时光就没有了,毕竟是在魔都,糖糖还是不敢不回家的。

约好明天上午一起去看车,轻舟送她回家后,自己也回去了。

家里父母都在看电视,见宝贝儿子回来了,周越美赶紧接过轻舟手里的挎包。

“轻舟,吃饭了吗?”

“妈,我吃过了。”

孟扬庭很想问问儿子,《那些年》赚了多少,又有些不好意思,儿子太优秀,搞得他家庭地位越发的低了。

好在,他老婆也想知道。

“轻舟,我看报道,说《那些年》你们公司能赚5000万,是不是真的?”

“妈,你还是文化局领导,你觉得可能吗?”

“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独资,还有几个投资方呢,差不多有3000多万吧!”

即使是3000多万,还是把孟轻舟的父母给吓住了。

两人的工资就算不吃不喝,一辈子加起来,还没有儿子一部电影赚的多,想想都有些汗颜。

“爸、妈,你们要换车吗?车钱我给你们出!”

孟扬庭有些意动,儿子孝敬父亲,天经地义啊,又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轻舟,我和你爸都有职务在身,不能开好车,等咱两退休,你给妈妈买多好的车我都敢开!”

一家人还在吃早饭的时候,糖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轻舟,起床没,你个小懒虫!”

“我在吃早饭,你在家等我来接你,就这样!”

家里两公婆一脸八卦的准备问点什么,没料自家儿子,碗筷一放,直接出门了。

“这孩子,我们又不反对他谈恋爱,躲什么呀!”

“说不定儿子就是嫌你八卦呢?”

接到唐妍,孟轻舟就问她,“糖糖,车买了就放你那,我家那也没停车的地方,你选自己喜欢的车就行!”

“那我怎么给我爸妈说?”

捏着糖糖的鼻梁,“你傻啊,不会说是公司给你配的,真是笨死了!”

唐妍挽着轻舟的手,在他耳边轻声的说:“我笨笨的不好吗?”

孟轻舟都快被甜死了,一时没忍住,在糖糖的脸上亲了一下。

“要死啦,这还在我家门口呢,快走快走!”

两人打车去了奥迪4S店,昨晚孟轻舟给她说了要买车后,糖糖就查了很久,一眼就看中了奥迪TT这一款车。

她又不是真傻,知道轻舟就是想给自己买车,否则他自己那需要在魔都留一辆车。

“轻舟,就买这款好不好,我很喜欢的!”

刷卡,提车,后续的上户之类的都有4S店搞定,两人开着车又去了外滩。

在魔都陪了糖糖两天,虽说没什么大动作,但是能让糖糖这么黏糊自己,孟轻舟还是深感骄傲的。

回到燕京后,一头扎进了《月球》的剪辑,粗剪也只耗费了三天的时间。

孟轻舟和张一凡带着粗剪完成的片子,赶赴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

这也是孟轻舟第一次和世界知名的特效公司合作,和张一凡在惊叹于人家技术的同时,也有些想介入特效这一专业领域了。

一部片子涉及到的特效镜头通常是几百到上千不等,一般完成一个几秒的镜头需要2-3个人做2-3个月,如果是大场景特效制作,通常会有一组7-8个人,用4个月以上的时间才完成得了;

在电影院看特效片是挺过瘾,制作过程也是相当痛苦,一个镜头少则几十次修改,多则上百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往成片的标准上改。

所谓的特效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设备里比较贵的就是电脑跟动作捕捉设备了,不过这些东西一次购买多次使用,反正使用的越多越合算,

最主要的是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作,而且效果越好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这件东西的价值也就高。

而经过专业人士的讲解,孟轻舟也知道了,即使是采用摄像机,也能做到一些普通的特效。

按正常的速度,电影胶片在每一秒内能拍摄24张静止的图片。改变每一秒内拍摄的画面数量可以制造出一些基本的特效。

每秒内拍摄的画面多于24张,就会产生一种慢动作的效果。相反,如果每秒内的画面少于24张,那么电影中的动作就会加快,这样就会显得更加剧烈,刺激。

维塔数码的技术确实对得起他的收费水准,以《月球》的特效,在国内,孟轻舟估计最多400万,但是维塔就敢收了他们100万美金。

不管怎么样,全球的特效工业虽然在逐渐扩张,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特效越来越成为仅次于剧本的决定性因素,

特效不但占用大量资金,而且将来会占用更多资金。

但相对于其他电影部门,特效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巨大的特效投资平摊在每一个科学家和制作师头上其实很少。

还好物有所值,为了电影效果,孟轻舟还是愿意花钱的。

------------

第七十八章:《东京审判》

特效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比搭建实景拍摄便宜,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便捷地创造超越现实的虚拟场景,成为创作潮流。

当然也有一个著名的反例,1995年的未来水世界 Waterworld,近2亿美元投入,全部实景,结果导致凯文o科斯特纳 Kevin Costner败走麦城无法翻身。

孟轻舟和张一凡一直在惠灵顿呆到九月中旬,才带着片子回了燕京,这还是因为特效的制作时间是从五月开始的,否则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做完。

接下来的工作主要就是二次剪辑和配乐了。

《致青春》的宣传,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最别致的是与今年大火的《征途》达成了合作,在游戏中和线下的宣传,双方联合在了一起。

之所以能达成合作,也是因为双方的目标人群高度重叠,电影观众定位是在校学生,和毕业多年后依然对校园生涯保持眷恋和回思的白领阶层。

商业电影是将偶像以及故事转变成某种念想的过程,偶像是高高在上的,故事核心是简单的,念想则是贴近生活的。

套用一句电影的台词:“毕竟,我们都爱自己,甚过爱电影,只有当电影中会看到自己时,我们才会去看电影”。

万重山的宣传策略也是杨远恒亲自拟定的,从06年的7月开始,就陆续在纸媒和网络发布零星的剧照,第一批新闻通稿中,“复古小清新”是这部影片的宣传主题。

公司宣传团队的思路很清晰,采取的是婉约派策略,并不打算用爱情作为电影的宣传重心。

青春片少不了鸡汤的味道,要是不鲜美,那一定是香料不够。

“心怀温暖,直面残酷。是的,青春终将散场,现实远比电影更加残酷无情,有着更多的失望甚至绝望,有着更加浓重的黑色,曾经的爱情、梦想、信仰可能会被击得粉碎。但不妨为心保留一块温柔的地方,心怀温暖,直面残酷。”

“在爱情里付出的心血和收获的幸福从来不成正比,越想去爱的人,就越得不到爱。”

“时间真是一副霸道的良药。得不到才会念想,送上门去他未必真的会要。功名利禄在手,就偶尔额搓叹往昔,有些人,要的也仅仅是念想而已。”

青春题材的电影,宣传的手段,在没有微博以及普及的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能作的也就只有找准观影人群,再针对性的做出宣传方案。

大学生、出身社会不久的学子、一二线城市怀揣梦想的热血男女,这些都是电影的潜在观影人群,各式的海报,来来往往的公交宣传语,以及网络上没有尽头的鸡汤,能不被洗脑吗?

潘安智带队,杨蜜、佟大伟、万倩随行,又开始了漫长的路演,既然是成功的经验,那就执行下去呗,几人也都没有埋怨什么。

小狐狸也第一次感觉到了电影与电视剧的不同,至少从宣传上,手笔要大得多,这一个月来,有关她的新闻几乎每周都有,不论是星周刊,还是看电影,亦或是娱乐报道,一个青春美少女的评价,恰如其分的落在了她的头上。

路演的空隙,还给孟轻舟打电话显摆,一幅傲娇的不行的样子。隔着电话,孟轻舟都能想到她噘嘴傻笑的憨态。

9月中旬上映了两部对国内影响很大的电影,《东京审判》和冯剧刚的《夜宴》。

孟轻舟和天仙一起,选了上午的时间,去看了《东京审判》。

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传出了电影拍到中途没钱了,是导演高群舒自己贴钱拍完的,姑且不论真假,至少这种类型的片子,敢于去拍,就已经让人敬佩。

看完电影,孟轻舟感觉很不好,这不是一部正常的描述正史的电影,重点并未突出,至少太过刻意某些角色。

影片放弃了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的追根究底,反而在一些情绪化的东西上大做文章;中国证人的歇斯底里、RB退伍老兵的脸谱化的道歉、中国留日学生的暧昧感情,甚至还出现了一个被****蒙蔽的狂热青年。

这些是用来干嘛的呢,暂且不说这条副线的演员的演技惨不忍睹,就算他们的演技一流,这样生硬且脸谱化的编剧也已经毁了其在正史部分的苦心经营,况且它在正史部分也是如此的差强人意.。

部分的真实到底算不算真实,这是摆在导演面前的一道难题,选择省略什么,表现什么,弱化什么,强调什么,就可以看出影片的真正用意,

所以,这部影片不是为了让人们去真正了解这段历史,而是以历史的名义片面地去概括历史,使观众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除了剧本和创作意图的上的硬伤,影片在叙事手法上和拍摄手法上也是不尽人意,比如影片过多地用了空间闪回这个手法,初看之下会给人情绪上的良好的压迫感,但用多了,就会让人怀疑摄影机出现故障。

再比如在拍摄犯人的审讯时,镜头过于单调,而且会规律性轮流地把几位配角扫一遍,实在不知道为什么....

首节 上一节 42/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这明星能处,有钱他真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