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穿成书生郎

穿成书生郎 第73节

乔鹤枝心有疑惑,偏头看向方俞指着的位置,却是举头什么也没瞧见,身后忽的一热,方俞竟然乘机翻到了他的马儿上来。

“你做什么啊,这叫别人看见了笑话!”乔鹤枝偏头见着蹿到自己身后的人,原本还吊着的眉梢顿时也是装不起高傲来了。

“谁敢笑话。”方俞扯着缰绳,一手圈住了乔鹤枝今日被腰封束的有些过分细的腰:“你都生气了一路了,这好不易来一趟庄子上,尽数都留给了置气,那多不划算啊。”

“春时我让庄头带着人在后山圈了片地做围猎场,时下山中草木葱茏,野果尽数成熟,出来觅食的小东西不少,咱们去溜一圈,若是猎着什么,夜里整好下酒吃。好不好?”

乔鹤枝闷着没答应,但是心中还是蠢蠢欲动:“我未曾打过猎,能猎到东西吗?”

“不说熊啊、鹿的,高低是能猎捕到野鸡、野兔一类的。”

“你捕猎过?”

方俞自信拍胸脯:“为夫这么跟你说吧,没有。”

乔鹤枝挑了个白眼,吹牛倒是厉害。

“就咱们俩去吗?不管学生了?”

方俞甩了下缰绳:“他们要来自己便来,我已经同庄头交待了,这会儿他们正攀比谁种的冬瓜大,谁的玉米又长了燕子虫,等这头的新鲜劲儿过了自己知道,左右也不是头一日带的新学生了,这边也是被他们给摸熟悉了的。”

乔鹤枝这才点了点头:“那走吧。”

后山的路庄子上带雇农修整过,先前圈猎场的时候里头建造的有小房子,入冬前好砍伐干木头做过冬炭,庄户上的人为了方便就在山上住,另外平时猎捕野货的时候头一日布置了陷阱,在山上住一晚第二日好收网,这两年庄子上可是往宅子里头送了不少山里的好东西。

像是野鸡獾子野猪什么的都有,除了野味肉食,还有山里的一些珍鲜,像春时的鸡枞菌子,雨后的木耳蕨菜,秋时的花椒木姜子等等,总之花样其多,每回庄子上送山里的东西来,乔鹤枝都会下一回厨就着这些东西做顿好菜。

便是因先前运送砖瓦上山的时候路被片开了,板车都能上山去,马儿就更加好走了。

虽是秋时,外头还是红火大太阳的,但是进山以后明显的就能感觉凉了下来,风一吹甚至还有点冷。山里的树木小的都有碗口粗,大的比方俞的腰还壮,遮天蔽日的阳光很难照射进来,凉也是情理之中。

方俞搂紧了乔鹤枝一些,倒是颇为庆幸自己穿书成了个读书人,一来起点就高,属于社会的上层,若是一来成了三教九流,像是猎户什么的,那日子可是不可言说的苦。

“夫君,快,快,那儿的草在动,是不是有小东西?”

方俞回过神,乔鹤枝不觉着冷,注意力都被初次上山打猎给吸了去。

“怕不是风。”

方俞所言不假,他也并未打猎过,先前连马儿都不曾骑,哪里会在马背上打猎。虽是如此,可他射箭还是会的,昔时马术班没有去上,但幸在他有一个喜欢射箭的表哥,小时候就拉着他去报了班,两人一起混了十几年。

他在马腹上捆着的箭兜子里抽出箭,绷紧了弓微眯着眼睛放箭而去,簌的一声,随后便发出了闷响,两人在安静的林子里明显的听到倒地之声。

方俞扯着缰绳驱马过去,没想到首猎大吉,竟然射中了一只肥圆的竹鼠,小东西蹲在草地里正在啃食树上掉下来的野坚果,贪吃被抓。他拎着竹鼠的后退,小东西还沉颠颠的,恐怕得有两斤多。

城里也有卖竹鼠的,先前他就见着过,城里的富家人户觉得毛茸茸的一团很可爱,有些会买回去养着,但是有些肥美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直接被卖到馆子里做菜,拨了皮涂抹上香油烤熟了还是很香,不过肉有些柴,不好撕咬。

“还是不错。”

方俞回到马上,两人又继续往山里走了一点,方俞把握着分寸,到了山里的小房子周围就不往里头走了,怕有大货到时候吓着小公子。

“你一只手握着弓,另一只手取箭卡在弦上,越是往后头绷的越紧,箭也就射的越远。”方俞握着乔鹤枝的手,小声的教人如何使用弓箭:“眼睛盯紧猎物,然后,放箭!”

又是簌的一声:“很好,兔子跑了。”

乔鹤枝毕竟从小就学骑了马儿,射箭力道还是有的,不过却掌握不好如何控制力气,箭放出去了自己的手指也被弹了一下,兔子受惊跑的飞快,一下子就蹿进了草丛里,他偏头看着正在笑的方俞:“…….”

“手也被崩了,破了皮儿,火辣辣的疼。”

“我瞧瞧。”方俞闻言立马放下了弓箭,瞧着小公子食指上磨红了一片,有点轻微的浮了皮肉,他连忙握起他的手:“好了好了,不猎了。”

“师母,这只兔子实在是不懂事,竟然不让敢不老实蹲着让师母猎,学生时下给您猎过来了!”

两人举头,不知何时孙垣赵万鑫等人也进了猎场里,方才跑的那只兔子正在孙垣手里。方俞暗自感慨这些个小子身手不错啊,以前读书没用功,骑马射箭这些功夫活儿倒是没落下,就似是后世班级里的那些学生,后进一点的往往体育的不错。

“你这臭小子,找死不成,竟然还打趣到你师母头上来了。”

孙垣笑嘻嘻道:“先生可别冤枉我了,师母明察秋毫,自是知道学生没有别的意思。”

“先生,不知这猎场的猎物可够学生们猎捕啊?”

“猎到多少算你们的。”

……

天气变得舒适起来,日子也眨眼即过,方俞潜心讲学授课,可谓是出尽百宝,翻尽史书典籍,日积月累下不单是教授了学生许多,自己倒是也受益匪浅。

次年院试和乡试的时间相近,前后相差不过两个月,方俞是早出晚归,分批次教学。乡试他是不报什么希望的,毕竟过了院试的孩子都是头一次下场赶考,一回就过的凤毛麟角,他也未曾多啰嗦乡试赶考的事情,把该讲学的都讲学了,一人甩了一本精编版的《乡试赶考避雷指南》。

等着要乡试的崽子们都出发以后,紧接着又是院试,今年倒是不必他事事操心了,先前老实考了一回,此次院试诸人皆是胸有成竹,确实也不负众望,方俞手头上剩下的学生尽数过了院试,全课室齐升为秀才。

天大的喜事儿,不过令人伤感的是乡试果然全部去积攒经验了,一个未曾过,这一好一坏两个消息中和,方俞也不喜不悲伤,心态给放平和了。

“如今我心头也算是去了一件大事儿,把手上的学生都带过了院试,算是不负所托了,往后如此,还得看他们自己了。”

夜里月明星稀,方俞靠在在软塌上同乔鹤枝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儿:“明年便是我下场了,若是一举过了会试,到时候殿试上三甲有名可留在京都做官儿,若是殿试不济,那便也会像盛甲兄一样下派地方上做官,总之,一旦过考就要入仕了,往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在书院继续教导他们。”

方俞说着心中还有些感触,昔时他也头疼这些学生的很,如今功德圆满,诸人也有所成就,他就要功成身退了,心中竟还生出些不舍来。这两年有苦有乐,若是一开始就接手的一群尊师重道的好学生,那恐怕也不会似今朝一般多愁善感,反倒是因着付出了许多精力,感情更为亲厚。

乔鹤枝偏头,捏了捏方俞的手,宽慰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是学生心中挂记着,便是不能教授他们了,那也可常来往。”

方俞笑了笑:“诚然。”

“你对会试真有如此之把握吗?”

方俞目光有些幽远:“我同盛甲兄谈过,像是府城前三名,若是一直苦读不加以懈怠,又能顺利进考场不出意外,春闱大抵上是会有名的。”

“这今年我虽谈不上是囊萤映雪一般的辛苦读书,但是也不曾放下过书本,学生们在进步,我又何尝不曾在往前走。瀚德书院这几年的夫子做的值得了。”

乔鹤枝静静的看着方俞,明年会试赶考进京,一路山高水远,他是再不能出现在京城等方俞出考场来了,心中已开始生出分别的愁肠来,不过他未曾开口言说,眸色温柔,微微起身:“今日去给婆婆上一炷香吧,时光不饶人,不知觉间,婆婆竟也去了那般久。”

三年了。

第102章

年一过,方俞就要忙着收拾打点赶考的行装了,此去京城近千里路,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得月余,届时便是要从冬到春,考试结束再到夏,横跨了三个时节,自此要带的衣物行装也多。

方俞倒是没有为这些事情而费神,左右就是那几套常用的笔墨纸砚自己要交待一声,别的行装雪竹会带着下人打点好,再者又有乔鹤枝在一旁盯着,事情会办得很妥帖。

他且还忙着去书院把学生给安排出去。

学生一早就知道方俞今年要去赶考,心中早有建树他不能继续教导大家了,但真到了这一日时,大伙儿心中都有些梗得慌。

书院诸带着秀才的夫子已然是在暗中较劲儿了,方俞走后二十四课室不论是谁去接手那都是一块香饽饽,学生都有灵气,家世又十分优渥,谁不想有这样一课室的学生,其中的好处自是不可言说的妙。

但是书院迟迟没有下达指令,究竟谁这么好的运气能接手到二十四课室。

直到方俞前来请辞之时,书院才给出了三个法子,一则是课室重新安排一位夫子前来接手大家,二十四课室依然存留着;二则是课室里的学生打乱进别的夫子的课室里跟着学习;三则便是解散课室,学生自行去留,左右都已经是秀才了,也当有自己的抉择。

方俞倒是接受书院的几个安排,主要还是看学生们的想法,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行至今日,他们也都成长了,可有自己的想法。

二十四课室的学生虽然还是想在一道读书,但是想着即便是大家都留了下来,可是课室的夫子换了一个,总归也不是以前的味道了,再者方俞不说,大家也不乐意有别的夫子前来直接沾光。

诸人自知来时是块怎样的朽木,今下难得小有才干,如何能让别的夫子前来坐享其成。于是诸人一经商量,情愿把课室给解散了,如此倒是也在某种意义上保留了他们一道求学的美好,若是夫子还要回来,到时候课室可以在重组嘛。

今后他们也在书院里读书,但是自选夫子进课室,不团在一起了,不过多数的人还是进了方俞的恩师张夫子的课室,倒是走着一脉相承的路子。

“做你们夫子一场,我也甚是欣慰,不论你们做怎么样的抉择,我都予以尊重,往后可就得看你们了。”方俞笑道:“我且就带过你们这一批学生,原是本着桃李满天下的心意前来授学,没想到第一批学生竟教成了关门弟子。”

“不过若你们成才,那倒是也比教授诸多学生要划算了。”

“先生放心吧,我们定然潜心苦读,今下既已得了读书的一些门道,他日说不定能有建树。”

方俞点头:“你们如此心态,我便满意了。去了张夫子课室的可得好生收着脾性,别把老人家给气病了,毕竟张夫子可是上了年纪不比我年轻耐受气。”

虽方俞此次是前来请辞的,但是几位院长一致表示希望方俞保留在此的夫子印,把名挂着,不论是以后还来或是不来,那都是瀚德书院的优秀夫子,自然,他们也有一块金子招牌,两厢都占了些好,方俞又何乐而不为。

交接完这头的事情,已经是正月十五了,方俞定的是正月二十出发,今年会试在三月,原本昔年是在二月,但老皇帝觉得二月京都尚且还是严寒时辰,于是下旨改为了三月,春暖花开之时,也期盼在好时节中挑选出好的读书人为京所用。

方宽了时间,像方俞这等远京都的读书人赶考也便利不少,若是在二月,那指不准儿都不能在家中过年了,要直接准备行装赶考,大冬天的赶路,想想便是一道考验,一月底出发,好在云城这头都暖和了些。

虽是要赶考,元宵佳节他还是亲自下厨和馅儿煮了两碗汤圆儿,瞧着圆圆的瓷碗,圆圆的芝麻馅儿汤圆,他心中满数惆怅,汤圆尚且圆了,殊不知方俞此行一去,两人何时才能团圆。

前去京都来回便要两月,外带备考会试,等成绩,随后的殿试,便是最快也得四五个月,若是稍稍长一些,便足要半年的时间。他望着碗里的汤圆便暗自神伤,上一回乡试前后才一个多月,且自己还去了府城中相陪等成绩,倒是也不觉得离别之苦,今下可是比乡试要久许多倍啊。

这几年两人别说是分开三两月,便是三两日都不曾分开过,殊不知自己已经依赖方俞到何等境地了,在一起时不觉,临别之际他才发现心中何其苦闷,尤其是看着屋宅里关于他的物件儿一样样的装箱,衣裳饰物一件件的变少,屋子变得空荡只剩下他自己的时,他便像是被人狠狠攥住了心一般,千言万语堵在胸口,说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公子……”

丝雨正在一旁忙着盛锅里圆滚滚的汤圆儿,往年公子的汤圆儿会用蔬菜汁染面团,汤圆儿做的什么颜色都有,十分好瞧讨喜,今年却独独只做了白色的汤圆,她怎能不知道公子心里舍不得方俞,这几日主君忙着书院和一杆子事宜的交接,时常不在宅子里,公子便是更为哀愁了。

一转头,竟是瞧见自家公子望着一碗汤圆儿落起了泪来。

乔鹤枝后知后觉,他连忙擦了擦眼睛:“这碗便是吃不得了,你重新盛一碗给主君端去吧。”

“公子若是实在舍不得主君,不妨前去言说吧,主君历来是疼公子的,您若是开口,他定然会答应的。若公子不好开口,奴婢代为前去也是一样的。”

“别胡说,他既一开始便没有打算带我前去,便是有他的道理。京城山高路远,我若是再与之同行,别的赶考书生看见了笑话不说,到时候还得要他分心照顾,岂不是拖延了他的行程,这是去赶考,是大事,我即便是再不懂事也是知道其间要害。”

乔鹤枝敛了敛心神,想必自己眼睛红红的,状态也不像个样子:“你给主君送去吧,他今儿还有宴客,先时守孝忌讳推拒了许多的客,今下出孝以后得把礼数做周全了,便是自己再有能力再强干,那还是需要人脉相互照应的。”

这个年过的忙碌,除了先前那些事儿,做宴实属不少,城中时常送拜礼的大户啦、知县衙门啦、通判府邸啦,先前学生们的家属啦,总之应酬宴会一个接着一个,先时守孝躲过去的今下都给补起了。

方俞这几日吃的肚气翻涨,脸都快笑僵了。

他立在小厨房外头,听见主仆脸的话后将自己隐匿在了阴影处,他负着手举头望了一眼朦胧的月色,没有说话。

丝雨把汤圆儿送到了方俞屋里,说乔鹤枝晚上想去湖风井一趟,若是晚了就歇息在那头。

方俞吃了一口汤圆:“我今儿夜里有宴,若是没有倒是也陪着他过去一趟,你且替我好生照看着你家公子,夜里就让他在岳母那头歇息了吧。十五外头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小心伤着他,明日再回来也好。”

丝雨默了默,原以为主君会说来接公子回家,却是这样一番答复,她心中不免失望。不过主君也没有错,他有宴饮指不准何时才能结束,再者吃了酒水如何好过去再接公子:“主君安心,奴婢定然照顾好公子。”

……

“夜饭也不多吃两口,娘还特地做了你喜欢的樱桃肉,便是姑爷没有陪你过来就不高兴成这样,瞧把你给惯坏的。”

晚饭后乔母带着乔鹤枝在屋里泡着热水脚,瞧着过来了就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人,自己肚皮里出来的疙瘩,便是皱一下眉头也知他心中的小九九。

他心疼的捏了一下乔鹤枝有些清瘦的脸蛋儿:“可别再拉着脸了。”

“我没有不高兴,他初二的时候才陪我回来了,今儿是有宴,我想着一人在家中也是无趣,索性过来陪陪母亲。”

“娘还不知你心头想的是什么。”

乔母抬手下人递来了帕子,她拍了拍乔鹤枝的膝盖,示意他将脚抬起来,轻轻给儿子擦了擦脚丫子:“姑爷此次去京城赶考,没有三五几个月回不来,你便是心中郁结着。”

乔鹤枝倒是也没有瞒着,道:“先时爹爹出门做生意要三五几月回来时,母亲还不是如此。”

“你倒是会顶嘴了。”乔母嗔怪了一声:“可母亲还不是过来了,少不了一块儿肉的,好在你还能跟姑爷写信不是,须知当初你爹出门做生意可是地点不定的,信儿都没处送,傻孩子可知足吧。”

乔鹤枝瘪着嘴,提不起什么力气来:“此去这么些日子,京城又繁华的紧,他若是高中后不要我了怎么可好。我们成亲了也三四载,现如今都算是黄脸婆了。”

乔母轻笑了一声:“胡说八道,我们乔家公子风华正茂,正是最好的年华,姑爷为人正直,不会不要你的。等科考过了,你们俩安心要个孩子,届时就什么都好了,也有事情分了你的精力去,不会时时都把心思落在姑爷身上。”

“前阵子染墨带着他们家小娃娃过来,那孩子可是乖巧,胖乎乎的尤像染墨小时候。你爹乐呵的很,还给了一对铃铛金镯子,一包小金豆子。”

首节 上一节 73/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后大佬只想撒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