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香江一九八四

香江一九八四 第353节

  陈平安乐了:“你该不会是想冤枉我强X你吧?”

  “你说呢?我现在的样子,如果被人看到,你觉得警察会相信你还是相信我?”

  莎朗斯通此刻光着身子,头发散乱,精心的妆扮因泪水变花,脸上一道道黑线还有巴掌印,任谁一看都像是刚遭到凌辱的可怜女性。她只要往那里一站,再哭上几声,都不用开口就会让人往那方面联想。

  “你还真是无耻啊。你是个女人,怎么能够下作到这种地步?”

  “哼,还不是你逼得!”莎朗斯通感觉自己此刻掌握了主动,神情得意。今晚她的计划,虽然中途遭遇意外,不过结局并没有偏离不是?“我劝你最好考虑清楚,否则你在好莱坞的所有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你的无耻倒是够了,不过很可惜,你的智商堪忧,明显是个白痴。”陈平安轻蔑的看她一样,举起手中的微型录音机在她眼前晃晃,“看到了吗?”

  咔嗒一声,陈平安关上录音机笑道:“有了刚才录下的那段话,即便我现在真把你强X了,你觉得你还能做什么?”

  莎朗斯通的表情瞬间变得精彩,愤怒、懊恼、悔恨、不甘等神情一一在脸上闪过,最后定格在妩媚的笑容上。“陈先生,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你怎么生气了呢?最多这样,作为赔罪,你想对我做什么,我都不会放抗,好不好?”

  “我对你没兴趣。”不等莎朗斯通跨坐在自己腿上,陈平安站起身,走到窗边,又打开微型录音机:“我现在请你离开我的房间,一分钟后如果你还不走,我会把你丢出去。我强调一句,我是认真的。”

  看到他认真的神态,莎朗斯通一言不发的穿好衣服。离开之前咬牙切齿的丢下一句:“你等着,这件事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莎朗斯通离开后,陈平安小声说了一句:“我也是。”

  ……

  两天后,陈平安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次日,多家媒体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条新闻:好莱坞女星莎朗斯通,于昨夜回家途中,遭遇劫匪抢劫。因为大声呼救,被劫匪用刀在脸上划了两个X,已经送往医院抢救,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据目击者证明,两个劫匪是白人,中等身材,十六岁左右,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第280章 执牛耳者

  香港启德国际机场。

  陈平安走出机场的时候,立刻被热情似火的记者们团团围住。此番他导演的《神话之城》,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消息传回香港,被《东方日报》率先报道出来后,点燃了整个香港的热情。

  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香港人,能够在代表美国电影最高荣誉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手捧小金人,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发表获奖感言。

  虽然前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吴汉凭借《战火屠城》荣获最佳男配角,成为最近几十年来,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项的东方人,但他是柬埔寨籍华裔,而陈平安是香港人!

  没错,陈平安的确有美国国籍,但他也有香港身份证,而且他在香港起步,事业的重心也在香港。因此哪怕他在美国生活了近二十年,在香港不过才两三年,但绝大多数港人都将他视为香港人。

  这次奥斯卡颁奖礼,他为香港电影争得了荣誉,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香港人,认识了香港电影。

  虽然时下的香港人,更钟情于港片,对好莱坞大片兴趣缺失,但美国电影的强大有目共睹。八十年代初那批掀起港片革新的新浪潮导演,几乎都是从美国留学归来。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几乎全部出自好莱坞。

  而今年,一个香港人,毫无征兆的登上了好莱坞电影最高荣誉殿堂,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大奖,对所有香港人来说,这都是一份光荣,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陈平安赶赴美国之前,和大部分香港媒体闹得不愉快,《黄飞鸿》开机的时候,甚至遭到众多媒体联合抵制、看衰。但这次他从载誉而归,所有媒体记者仿佛同时忘记了先前的不愉快,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将陈平安淹没在他们的热情中。

  谁要是这时候还抵制陈平安……不但是最大的傻子,恐怕连饭碗都保不住!

  没看见《东方日报》最先爆出陈平安获奖的独家新闻后,当天的报纸有卖疯了吗!

  没看见《星岛日报》派出多名记者,早早就守候在候机大厅吗?

  没看见其他同行,早就得到主编耳提面命,一个个鼓足干劲出现在这里吗?

  这个时候,谁还会在乎曾经的默契。谁家报纸明天要是没有刊登有关陈平安的采访,保证销量跌得哭死老板!

  况且就算他们联合抵制,还有《东方日报》和标榜操守的《东方日报》,以及不偏不倚的《明报》。有这三家数得着的报纸报道,所谓媒体对陈平安的抵制,只能用可笑来形容。

  这几天陈平安不在香港,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忽视《黄飞鸿》,可是这三家报纸天天都有报道《黄飞鸿》的相关新闻,还拿以前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作比较,勾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

  陈平安心情挺好,他也不是中二少年,这种场合自然不会扫记者的兴致,对于记者的问题,几乎是有问必答。他的回答中规中矩,没有出格的地方,也不是毫无新闻价值。

  直至最后一个问题,终于引起一片哗然。

  “陈先生,你作为第一个捧起奥斯卡奖杯的香港人,此时此刻你有何感想,有什么想要跟香港市民分享的吗?”

  “呵呵,我觉得吧,应该是第一个捧起奥斯卡奖杯的中国人,更加合适。对吗?”

  对于九七香港回归,并非所有香港人都看好回归后香港的前景,目前依旧有人在办理移民、转移财产。除了左派人士通过舆论阵地正面先传回归,很少有人会主动将“香港人”这个称呼归纳在“中国人”的范畴内。

  但陈平安这么做了,特意强调,而且还是当着香港几乎所有媒体的面,说出中国人这三个字……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从他口中说出这三个字,意义不同。

  今天来采访他的记者,也有来自左派媒体的,例如《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这四家被香港市民称为“四大左报”的报社,都有记者赶来采访。

  听到陈平安特意纠正《成报》记者,将“香港人”改为“中国人”,左派报纸的记者眼中纷纷闪过一抹亮光。

  回归在即,香港各界名流的政治态度,对于内地来说非常重要。陈平安的这句话,或许可以算是他首次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的政治倾向。

  不等他回答完《成报》记者的问题,立刻有左派报社记者问到:“请问陈先生,你对九七回归,有何看法?”

  “对不起,陈先生刚从美国回来,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已经很累了,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还请记者朋友们体谅。”施南笙生怕陈平安又抛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论,连忙抢过话头,同时示意矮牛带人护送陈平安离开记者包围。

  离开机场,陈平安刚坐上车,施南笙也钻了进来,关上车门就抱怨道:“老板,你就不能让我省省心嘛!”

  “怎么,南笙姐认为我说的不对?”

  “不是对错的问题。”施南笙满脸无奈,“我不反对回归,但问题是你现在不能轻易表态。你现在不是身无分文的穷小子,一言一行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你自己。现在时局看似稳定,但人心纷杂,这方面问题你一定要谨慎。”

  陈平安笑笑,他知道施南笙说的没错。九七在时下的港人心中还是一道坎,没人知道那天过后香港会有何变化。除了大部分坚定的左派人士,各界名流很少会有人明确表明态度,最多就是派人到内地合作开展业务,或者搞搞捐款什么的。毕竟现在的香港政府,还是港英政府。

  “我知道。所以你不让我说,我不就没再开口吗?”

  “这几年你最好都不要明确表示你的态度。你可以跟他们私下联系,也可以效仿邵一夫在内地捐款助学或者其他人那样投资建厂,但是不要在公众场合,表明你的立场。”

  虽然施南笙及时打断记者采访,阻止了陈平安的回答,但是第二天还是有不少报纸将陈平安的“香港人”纳入“中国人”范畴的话语报道出来,然后对陈平安的政治倾向提出疑问。

  搞政治的人,最喜欢琢磨,尤其是从目标人物的日常言谈中,分析对方的诊治倾向。陈平安在机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那句话,在某些人眼中就会无限放大。

  八十年代,新华社香港分社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俗称“小社”或“小新华”的通讯社,负责真正新华社之新闻通讯社工作;另一个是俗称“大社”或“大新华”的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是中共驻港情治机构。
首节 上一节 353/9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超级能源强国

下一篇:改写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