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148节

……

吴港!

这同样是日本的一个军港,虽然造船能力比不上横须贺造船厂,但却是专门制造军舰和维修军舰的地方。

在吴港停留着不少莱州湾逃出来的战列舰。

同样有三十多艘潜艇潜伏到了吴港之中,这些潜艇上的军官发现,吴港当中竟然有两艘正在建造的大军舰。

那是金刚级的比睿号战列舰和雾岛号战列舰。

5点30分!

吴港同样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几十枚鱼雷jīng准的命中船坞和两艘正在建造的战列巡洋舰。

在爆炸声中,潜入吴港的潜艇迅速逃出港口。

一百多艘潜艇,在这一天5点30分对日本各主要港口发动了袭击,击沉了大量船只,同时还击沉了不少军舰,击毁了不少船坞。

各港口的电话不断的打到上级单位。上级单位又打到上级。

一时间日本zhèngfǔ一片大乱,出祸事了!

在海狼部队撤出日本港口的时候,中华民国海军司令谢葆璋立即命令海狼部队在日本港口外布雷。

水雷是一种成本很低的装备。而一旦丢下去,要想清理掉这些水雷,起码得付出10~30倍的财力。

谢葆璋带的海军这次在日本联合舰队的覆灭中没出什么力,自然不愿意让海军吃白食,所以按照当初建设海狼部队时江渝提到过的可以用来袭击日本港口的思路,对日本各港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袭击。

同时丢下水雷!

谢葆璋这次打算在日本各港口外面和主要海运航线上丢下大量水雷,因此海狼部队还得多跑几躺。

航线上的布雷任务可以让布雷艇或空军完成。港口外的水雷还是需要潜艇来完成的。

而且这次丢下的水雷,有些是传统的触发式鱼雷,而更多的则是磁xìng鱼雷。这是一种新型鱼雷,传统的扫雷方法是不管用的。

中华民国海军在这次行动之后,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日本zhèngfǔ也因此一片混乱,这简直就是噩耗啊!

“根据统计。正在建造的扶桑号战列舰龙骨被炸毁。已无修复的可能。两艘战列巡洋舰损坏程度更加严重,其中一艘被炸得散架,一艘被焚毁。另外还损失护卫舰五艘,商船损失三十六艘。横须贺造船厂三座船坞被不同程度炸毁,其中两座船坞可以修复。吴港两座船坞只有一座可以修复……”

“够了,难道就没有一点好消息吗?”大正天皇听着内阁的报告怒火中烧,直接把旁边的一个花瓶砸得粉碎。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英国人的商船也被击沉了八艘。其中五艘是万吨级大商船,也许能够使英国向中国宣战。”

日本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损失。中国方面并不清楚。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这次海狼部队肯定把小日本打疼了,特别是日本正在建造的三艘大军舰肯定是没了。

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一直都想以小博大。

一两次还能成功,但所谓事不过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生二时确实是都只有一个yīn阳,但当二生三时,看似是三,实际上已经生四了,只是两个点重叠在一起,那个‘三’等于说有两个yīn阳,所以就更加的复杂,充满不确定xìng,因此三才能生万物之理。

历史上日本以小博大,战胜了中国、俄国,已经两次过去了。

此次中日宣战,已经到了‘三’。

而这个‘三’,历史上是在二战时期才来临。

这个‘三’提前到来,而日本还未发展起来,因此一败再败。但江渝却要让日本一败涂地,彻底扼杀日本国运。

10月6日,海狼部队袭击日本港口的第二天,华东军区在这一天对台湾发动了登陆作战。

此时的台湾经过开发,道路条件有所改善,因此不必像明末那样一定要从河流进去,现在要打台湾,随便在台湾岛的海岸线上找一个没有日军防守的地方都能进行登陆。

华东军区选择登陆的地点在新竹一带一个平静的小渔村,经过长时间的情报收集,日军在这一带没有任何布防。

这天一早,华东军区海军陆战队在北洋舰队、华东舰队的保护下,将两万名海军陆战队送上了台湾。

两万海军陆战队通过橡皮艇登陆台湾,他们的任务就是迅速攻占一座港口。

同一天,英国zhèngfǔ得知八艘商船在日本被中国击沉大为震动,立即向中国发出照会,要求中国zhèngfǔ解释这一事件。

袁世凯随即让外交部向英国回复道:“中日作为交战国,潜艇在昏暗视线中难以分辨商船国籍,误击在所难免。”

同时建议英国将停留在日本的商船撤出,以免再次发生误伤事件。

此时的中国,简直是有恃无恐!

打了你的商船又怎么的?你还敢向中国宣战不成!(未完待续。)

第112章:六百万日本侨民的巨大财富

第三更!今天更新一万二了有木有!

泪奔~~~还是木人包养吗?

通过打日本,此时的中国已经向世界秀了一把肌肉,日本在山东遭遇失败之后,世界各列强都已经明白,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随便就能上来咬一口的肥肉了。

要想来咬中国这块肥肉,日本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没有一副好牙口,绝对得崩坏一嘴的牙。..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英国对中国十分忌惮。

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英国的利益没有错,但这毕竟是慢xìng的。
首节 上一节 148/6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卫国大军阀

下一篇:北宋有坦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