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第319节
贺松龄笑嘻嘻说罢,五体投地,三个头磕下去,再入左若童门墙。
第682章 圣人教化
贺松龄重新叩了左若童,再度以左若童弟子而自居,这场大典上所有的重头戏,算是都落下了帷幕。
但众人此次一行,肯定不是只为了看似冲布置的贺松龄夫妇以及师徒作秀现场的。
虽然说贺松龄真就让他们看完就走,哪怕饭都不管一顿,他们顶多也就有点怨言,暗骂一声小气,之后该怎么合作还怎么合作,该怎么捧着贺松龄和三一门,还怎么捧着。
但贺松龄不会这么干。
他前脚刚说了要开放学识,把三一门办成大学的形式,吸收报考考生和异人里的高人来三一门当客座教授、外门长老,后脚什么都不给人家,就把人家撵走了,往后你这套谁能跟你玩?
不影响三一门的立足之本,却影响贺松龄原本的规划和声望。
贺松龄算是几百年来尤其是现存的唯一一个人类神仙——半仙也是仙嘛,他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无所谓,反正他一路成长以来都是这么个形象,大家早就习惯了。
但要是神仙想做的事情,做不到,没有威望一呼百应,把这件事情让大家自发地凑过来做起来,那对“神仙”的打击可就太大了。
甚至于整个“玄门”的声望都会被往下拉。
当然贺松龄也不管这个,可是他爱好装逼,有装逼的机会,不能不装。
于是在宣布典礼完毕,大家尽管吃喝玩乐,流水席、露天电影、戏班子,乃至于浦东的大歌星之类的,管够管饱,想要解决个人问题的,那些个有技术的女人们,也都已经待命。
三天之后,贺松龄登台讲道,并且要与左若童共同拆解和重新编排一下三一门的功法,在逆生之中找到“玄门”。
这算是古早直播了。
此言一出,众皆沸腾。
来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门长副门长之流,虽然贺松龄用钞能力搞来的这些娱乐项目和吃喝都很罕见可贵,可又有谁是为的这个来的?
还不就为的是“道”么。
现如今算是天下第一和第二共同参道讲道,任谁也是不能错过的。
贺松龄当然也不小气,他给欧洲那伙外国佬都能留下点东西,对自己人更是不会吝啬。
至于说会不会存在有把自己的功法说出去,被人研究透了的事情,那更是不可能。
贺松龄自己讲也好,跟左若童合作拆解分析也罢,那都是“道”上的事情。用西方现代科学来说,那就是纯理论方面的东西。
后世现代,从亚里士多德到最新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科研成果,都在网上摆着,谁也没说要藏一下;菲尔兹奖得主,甚至是要在现场讲解自己的论文,分享自己的新成果。
理论是推进应用前进的。你把理论讲给别人,别人也提升,再进行新一步探索,人类的历史才能进步。
当然,涉及到具体的内容,那自然是要保密一下的。
贺松龄和左若童又不是弱智,不会把自家的逆生拆开揉碎了讲给别人听。他们所做的事情,用论文来解释,那就是《论炁的修行与‘道’的提升交叉点的共同提升方式——以逆生三重为例》。
将逆生一些基础的、众所周知的特性,融合“道”的理论与修行前路来分析,性命双修是一说,道途精进又是一说,结合其他家法门的特性,研究殊途同归的“道”又是一说。
光是这些,就足够讲上十天十夜的了。
还是那句老话,老钟异人的修行方式,有先进的地方,也有不可取的地方。最大问题就是有话不明说,尤其是玄门典籍,总是藏头露尾、一知半解。
当然,贺松龄在贯通仙道之后,也理解了这其中是有出于现实考虑的原因,可无论如何,把“玄之又玄”变为一个贬义词,“故弄玄虚”、“语焉不详”这种词汇,从来不是什么好词,这都是玄门列位祖师的锅。
其实林兆恩创出来的逆生三重,就是一种基于理论导向实践的、想要说人话的尝试,只不过他失败了,他的研究方向最终被证伪了。
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在西方的科学理论界,被证实是错误的猜想也有很多,这并不代表着“道”就此崩塌,并不代表着这位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就是废纸一堆。
相反,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错误与改正上的,能够证伪一种猜想,也是对科学的推进。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老钟也有这种说法。现在,贺松龄想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猜想——验证&证伪的方式,沿用到老钟的异人界来。
贺松龄连讲,带跟左若童分析逆生、重构逆生,一共是十五天,整整半个月时间。说是十天十夜,但就算这些门长们再道行深厚,再寒暑不侵、废寝忘食,也终归是要吃饭睡觉的。
就算他们不休息,贺松龄自己也要休息,左若童也要休息。他现在就一普通老头,没几年活头,得省着用。
于是这个时间被拉长到了十五天。
这十五天里,很难说收获最大的是谁,只能说人人的收获都不小。能到了这个份儿上的人,那都是天纵奇才、人间龙凤,悟性与天赋,那都是过关的。
他们从未听过贺松龄这种这么清晰的讲道方式,许多人在听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感觉许多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瞬间就迎刃而解。
十五天过去,不少人都是当场立地顿悟、境界提升。
剩下的人,也满眼大有所得,想来回去之后闭关不过多久,就会有境界上的提升。
毫不夸张地讲,贺松龄以一己之力,将整个老钟异人圈的第一梯队,抬升了一个境界。
就算往后要拉长到整个历史上,贺松龄这人也值得镌刻一面丰碑的。这种教化整个人类族群提升的事情,在古代被称之为圣人。最早是燧人取火、神农尝草、仓颉造字、嫘祖织衣,伏羲推八卦、文王演周易。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位这样的圣人,老钟的人们称他为“至圣先师”孔子。
第683章 取消张静清“胜左若童三招两式”奖
就凭这手“圣人教化”的功绩,甭说贺松龄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地成仙,乃至于超过普通仙人,就算他永世卡在这“半仙”的位次上,也超越了张道陵之流的天师了。
此时结束,所有人站起身来,无论是老是少,无论是何等身份、何等年龄,无论内心对贺松龄是否抱有纯粹的善意,都发自内心、诚心诚意地对着贺松龄一揖到地,齐声道:“贺先生大义,我等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诶,好,诶呀,不用跪,不用磕头,不用,哎呀,千万别磕头呀!”
贺松龄闭着眼睛这个陶醉啊,跟之前半个月在高台上天人合一一样讲道的老神仙形象完全颠覆,要让初入玄门的小年轻看了,得知神仙就是这么个德行,非得直呼世界观破灭不可。
“诶,嘿!”
左若童在旁边杵了他两拳,“别装相了,人都让似冲带走吃饭去了。”
确实,虽然这些天也给了吃饭休息的时间,但满打满算够十天十夜的东西,最终才讲了十五天,那中间留下的休息时间就很有限了。加上还要参悟、还要突破、还要记录,心力消耗也是极大。饶是能来的人都是大佬,对他们也够瞧的。
这会儿贺松龄一宣布完事,他们道过谢,似冲说这边安排饭,这帮子大佬就跟中午放学去食堂抢饭的学生一样,以百米冲刺地速度冲了过去,谁还管在台上丢人现眼的贺松龄。
“彳亍口巴。”贺松龄不无遗憾地撤了架子,砸吧砸吧嘴,“不懂欣赏这群人。”
“唉,你说你要能收收你这熊德行……”左若童更遗憾。
他这个徒弟什么都好。民族大义,国难气节,那就不用说了,甭说在异人圈,在整个抗战史上,都得有他贺松龄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方面,天赋高、能力强,非但自己的修行突飞猛进,将逆生功法带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创办的公司,也是世界第一赚钱的公司,靠着军火、医药等专利和龙头产品的上下游业务,将三一门乃至整个老钟异人界的门派都盘活,进入了新时代。三一门如今的财富,以正常修行用度来看,两千年也花不完。
单从这些硬性标准和功绩上来看,这简直就是最完美不过的三一继承人,正经是上天给三一门的恩赐。左若童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林兆恩死了之后,在地底下勾搭上什么城隍乃至于阎王之流的老神仙了,求了三百多年,才托上关系,让贺松龄这等人落到了三一门来。
问题是,一旦结合上贺松龄这个神经病德行,那可就一下从恩赐变成了惩罚,这时候左若童就得怀疑,是不是三一祖师林兆恩在地下把阎王的龙书案给踹翻了。
以前贺松龄只是当徒弟,三一门的形象就开始走向不可控的方向,现在他当了门长……
左若童简直不敢多想。
算了,能传下去就行吧。
现在左若童的心态,像极了那些老手艺人看着皮影戏放激光和飞剑,老京剧角儿看着戏台上演三堂会审伽利略,老舞狮人看着醒狮跳科目三。
“拉倒吧,他们不懂,你还不懂?”贺松龄撇撇嘴,牢左还敢说自己,他自从跟自己在一块待久了,脸皮也算是日益加厚。
这场讲道,谁是收获最大的人不好说,但收获最大的一批人里头,肯定左若童要名列前茅。
就像之前张静清想的一样,原本的逆生三重,登临三重的那一刻,就算到头了,前头没路,就更不用提像之前水云的二重与左若童的二重这种对比。
但自从跟贺松龄论道讲道听道以来,左若童算是打开了枷锁。虽然他已经浸淫日久,哪怕是现在半只脚踏入仙门的贺松龄,也无法让他回头,重新找到一条通天大路,但延伸左若童修行之路的尽头,还是没问题。
短短半个月时间,按照贺松龄的划分,左若童的境界,已经从初入三重,到了三重大成。
没办法,厚积薄发。左若童的积累实在太厚太深,尤其是在明悟了路线之后,这“死路三重”,对他再无奥秘可言,就是一条顺直的路线,只要往前走,很快就能到。
现如今的左若童,实力那是真的超越了张静清不少,论境界和前景虽然不如,但单论战斗的实力,已经超过了老年炁体源流的张怀义。这么说吧,就算是老年张之维,想要打败现如今的左若童,也得用点真功夫出来。
张静清纵然也听了半个月贺松龄讲道,可他的收获,反而是最小的一批人之一。
因为他家祖宗本身就有成仙的“道”,而张静清也矢志不渝地在这条路上走着。他又没走错道,当然不用换一条“道”重新开始,就算贺松龄的讲道,对他有触类旁通的效果,提升说实话也并不多。
真要比,可能还是比不过他徒弟张怀义,后来练了几十年炁体源流的实力。就算拿着正一道掌教剑印,也照样干不过左若童。“胜左若童三招两式奖”的帽子,是时候可以给他摘下来了。
“所以说,你要不是我师父,你跪下来给我磕仨头都不嫌多。”
“贺松龄,你他妈……”左若童直接把自己给气成了气体,整个脑袋直冒白烟。
这些天的他参与讲道,也不止是让自己实力提升这么简单,对于三重玄功要不要用这个事情,他也算是想清楚了。
就用呗。
境界不到就是不到,有人能到就行了。我左若童境界没到,难道还有什么羞于启齿的么?修了一辈子修错了,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么?
再者说了,境界是假的,实力又不是。
再怎么说,我姓左的也是天下第二呢。
谁不服?上来打一架?
只能说,在潜移默化之中,左若童让自己这个徒弟也影响了太多。
现在的三重,他是想用就用。问题是,用了也打不过贺松龄。
“你等着,我找你媳妇去!”
左若童气哼哼地化作一道白烟飞走了。
第684章 成仙不分年龄大小,塔伯六十了也有希望
贺松龄的三一门长就任大典算是彻底圆满结束。
所有人都挺满意,或许不是完全满意,但基本上也都得了好处,尤其三一门有这么一尊活神仙在此,往后异人圈内对三一门和贺松龄的态度,只怕要更为亲近了。
事后,贺松龄单独把张之维和塔伯留了下来,多讲了几句。
塔伯的境界他知道,很高,只是心里有股过不去的坎儿,导致了他对待世界、对待“力量”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甚至畏如蛇蝎。
要是能克服了这一点,塔伯的天赋和才情,并不比张之维低,他身上没有天师度的束缚,未必不能成仙。
甭看他年纪很大,但能不能成道从来不是看年纪大小。
马钰拜入王重阳门下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夫妻和睦,可谓是标准的俗人。年仅五十才开始学道,照样成了北七真之首,与南七真之首的张伯端并列。
再说张伯端,这个明确成了仙的人,这老小子青年的时候还在当官呢。一直到了七十三岁那年,因为受到牵连被贬官,没了官场上求进的心思,这才开始求仙问道。
一直到了北宋神宗的熙宁二年,他才在成都的天回寺,遇见一位异人,得传金丹火候之诀。这一年,张伯端八十五岁。
又过了六年,在这老小子九十一岁的时候,才写完他的传世著作《悟真篇》,这才算是成了道基,往后他还在汉阴的山中修道。从距离上看,靠近秦岭的南部,应当是这时候留下二十四节谷和九曲盘桓洞内仙法。
因为他是在台州老家作的悟真篇,后来事河东马默,这才来在的山西,所以以在汉阴山中修道时成仙来算,张伯端成仙的时间,保守估计要也要超过九十二三岁以上。
上一篇:影视:人生新体验
下一篇:射雕:我靠抽卡成了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