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442节
“没错,何英、秦莉玲、易念恩等学生都是我们大院的,冉老师,您这是?”
阎埠贵还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女老师起了这么多心思,否则,估计被会惊的目瞪口呆吧?
“贾梗呢?何英和贾梗也是一个大院的吧?”
冉秋月皱眉,自己难道记错了?否则,阎老师怎么偏偏漏了贾梗呢?
“咳咳,贾梗也是我们大院的!”
阎埠贵嘴角扯了扯,南锣鼓巷95号院人杰地灵;
出来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上进,包揽班级前几名;
只有贾梗不但学习差的离奇,打架斗殴、欺负同学无恶不作,真是一朵奇葩,丢尽了脸!
“我准备家访何英和贾梗,有些问题需要和家长谈谈!”
阎埠贵张了张嘴,还是没问出来,贾家的问题确实存在;
何英那孩子的学习不是挺好的吗?没听过这孩子闯祸啊,家长的问题?无数疑惑飘过!
此时的何英斗志昂扬,接下来就是改造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的时候,婚姻法?
看来得去图书馆一趟,拿出切实依据,否则,那俩兄弟不一定有大义灭亲的勇气!
何雨柱和蔡秋月都喜欢看书,自然办了借书证;
何英准备去图书馆借本婚姻法,让两兄弟学习学习;
一旦成了,不但一大爷会消停,老爸也会打消危险的心思,自己和弟弟的危险期就算过了!
放学后,冉秋月准时到了南锣鼓巷95号院,开启了自己的家访之路,一进门就看到了不一样的阎埠贵!
“大茂,买菜去了呀?”
阎埠贵点着小脚尖笑嘻嘻的迎接一个马脸青年;
虽然这样描述很不礼貌,但冉秋月不知道名字,只能如此形容,反正马脸也不知道!
“是啊,二大爷,您还真是兢兢业业,啥时候回来都能看到您矫健的身影!”
许大茂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说到兢兢业业的时候,有股怪异的感觉!
“咳咳,大茂,你小子跟柱子学坏了,一点礼貌都不懂,说话阴阳怪气的!”
阎埠贵不以为意,早就习惯了,这些年轻人一个比一个利害,也是他的入账大户;
只要得便宜,人家嘴上占点便宜也没啥,又不会掉一两肉!
“二大爷,您可别胡说,得嘞,我还不知道您想啥的嘛?
这两根蒜苗给您,保证给您的伙食增色添味!”
许大茂抽出两根蒜苗递给阎埠贵,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消失;
冉秋月不可思议,这还是德高望重的阎老师?
阎埠贵在学校资历老,教学经验丰富面对校长都敢争辩两;
这在她眼里就是文人风骨,今儿却让她看到不一样的一面,为两根蒜苗至于吗?
最关键的是得到蒜苗的阎埠贵还露出得意的笑容;
这有啥好得意的?您不应该感觉很丢人吗?两根蒜苗而已!
冉秋叶的心里,文人就应该是她父亲那样,为了家国天下放弃优厚待遇也要回神州的精神;
应该像钱老那样为了神州的强大,克服重重困难;
强权加身都无所畏惧,只为炽热的爱国情怀;
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可阎埠贵呢?两根蒜苗而已,何至于如此?
这就是文青的思想了,他们的脑子里都是那种崇高的东西,反而脱离了生活本身;
五斗米折腰?书生眼里是气节,老百姓眼里却是书生意气;
陶渊明应该是孑然一生,否则,能不折腰?
阎埠贵算计是过了点,但,也是因为当年的生活太过艰难,想多存钱,应付突发状况而已;
冉秋叶没挨过饿,没吃过脚盆鸡的混合面,别人挨饿的时候,她吃面包喝牛奶,自然无法理解老百姓的苦难;
或许,这就是剧中的何雨柱和冉秋叶走不到一起的本质原因吧?假如此人真了解人情世故,真的懂老百姓;
根本不可能因为秦淮茹和阎埠贵的一些话就改变对何雨柱的看法,更不会因为一些假象蒙蔽双眼;
还是因为冉秋叶这样的文青太过理想主义,即便跟傻柱结婚,也是短暂夫妻走不了多远;
两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世界观价值观都不一样,更没共同语言,时间一长,矛盾不断,吵吵闹闹,免不了分道扬镳!
“阎老师,能指一下贾家的位置吗?”
冉秋月想了很多,但,对阎埠贵的态度并没多大变化,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是学校的前辈,轮不到她说教!
“冉老师您来了?您等等!”
阎埠贵并没不好意思,看到就看到呗,有啥大不了的?或许自己都习惯了吧?
随后,阎埠贵带冉秋叶先去贾家,这也是有考量的,何家的伙食很好,说不得能蹭顿饭呢?
“冉老师,这是贾梗的奶奶贾张氏,贾张氏,这是棒梗的班主任冉老师!”
阎埠贵走进贾家,介绍完后退到一边,并没参与,摆出一副给冉秋叶站台的样子!
冉老师来大院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易念恩见到后迅速告知何英和秦莉玲!
“我说你们三个嘀嘀咕咕干嘛呢?”
何雨柱正准备提水做饭,看到三小在穿堂那里嘀嘀咕咕;
顿觉好笑,三个小家伙经常这样,不知道筹划啥,鬼精灵!
“老爸,我们的班主任冉老师在贾家,估摸着一会儿就过来了,您不得露两手?”
何英眼珠子一转,伸手不打笑脸人,招待好了老师自然高兴,说不定不提学校的事儿了;
他虽然不知道来大院的真正原因,但,肯定不是专程来表扬的,想到好几次要揍棒梗都被冉老师阻止,何英忍不住打鼓!
请假一天
长辈住院轮换陪护,今天无法更新了,请兄弟们见谅,明日恢复更新!
2025年3月8日
第435章 冉秋叶家访,我大孙最优秀
何雨柱一愣,这小子的老师貌似叫冉秋叶是吧?
这是剧中的风云人物,跟原身有一段没开始就结束的恋情;
说实话,他没见过这样的文青,挺好奇的;
秋月也是文化人,但,身上没那么多的理想主义,反而注重实际收获;
两人虽然属于同类,但,分属两个方向,他肯定喜欢秋月;
前世的亮剑中,李云龙最后的媳妇不就是这样的文青吗?
一天到晚盯着一幅画装模作样,还显得自己有文化,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没一点作用,要之何用?
他不是说艺术和文青不好,但脱离了生活的艺术就不是好艺术,空谈的文青就不是好文青!
“何英,你小子是不是犯事儿了?据我所知,老师一般不家访,一旦家访就有大事哦!”
前世的他可是有被老师家访的经历的,打小农村长大;
九十年代的农村小学,几排平房整齐排列,除两个篮球架和一个水泥板子制作的的乒乓球台外,啥娱乐项目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除了老师之外,学生上体育课才能看到篮球和乒乓球,平时,想都不要想;
当然,老师自有老师的特权,他们随时都能拿出来拍几下,谁让人家控制着时间呢?
课间活动,女生跳皮筋、踢毽子,男生没得玩,只能玩土和石子儿;
玩的尽兴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何雨柱知道自己闯祸了,这不,老师来家访;
老爸不识字,平生最崇拜读书人,老师家访,拿最高礼仪接待,只为老师对儿子严格要求;
家里打鸣的公鸡红烧了,还买了两瓶啤酒,这已经很好了,条件受限嘛;
老师吃好喝好,先把何雨柱表扬了一番,紧接着告了一状,嘴一擦走了,他却遭殃了!
父母混合双打,那个疼呦,最后,还不得不赔上一块玻璃;
现在的何雨柱感觉儿子何英就有这么点意思,冉秋叶不是来表扬的,估摸着只为告状!
贾家
冉秋叶好说歹说,贾张氏始终坚持棒梗是好孩子,根本不信她的话,甚至有轰出去的架式!
冉秋叶气急,这家长怎么就不讲道理呢?身为班主任,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可,棒梗根本不听话,还屡次逃课;
本以为家长懂些道理,她不想放弃贾梗,希望跟家长联合起来,把贾梗歪掉的心思掰回来;
可现在看来,她是想多了,贾梗的奶奶对孙子迷之自信;
觉得自己的大孙子是最优秀的孩子,她却成了污蔑学生的老师,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她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贾梗的问题可能出在贾张氏身上,从没见过如此不讲理的家长!
“贾梗奶奶,我是贾梗的老师,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来这里也不是跟您争辩的,是想让家长得知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加强教育的!”
即便冉秋叶有着良好的家教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也被贾张氏气的脸色发黑;
可冉秋叶还是没准备放弃,她的眼里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贾梗学习成绩上不去,还经常逃课,打架斗殴,欺负低年级同学,这是她教育的失败;
正因为如此,她才想争取家长的支持,现在看来是失败了;
“哼,反正我大孙是最好的,你身为老师,不想着好好教知识,反指责孩子就是不对!”
上一篇:遮天:我与无始争帝路
下一篇:影视:人生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