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420节
何雨柱嘿嘿一笑,鱼也是肉,虽然鱼没有猪肉受欢迎,好歹也是荤的不是?
“真的?我不管这鱼是怎么来的,只要拉到厂里,一律按市场价采购,我批条子!”
李怀德大喜,何雨柱哪里会有鱼,估计是哪个朋友或亲戚有一些,不管如何,只要能供应,肯定收啊;
工人看到鱼也会高兴的,没有猪肉,其他的也能解急,肉联厂那边还不一定呢,既然何雨柱提了,肯定是有把握的!
“得嘞,您就瞧好吧,多了可能没有,一两千斤没问题!”
何雨柱嘿嘿一笑,鱼的市场价是两毛钱,两千斤就是四百;
这波大赚,空间内还有好多个两千斤等着呢,哈哈。。。
“成,赶紧准备招待餐!”
李怀德急匆匆的走了,关键还是在肉联厂,猪肉才是根本!
何雨柱微微一笑,肉联厂猪肉来源除农场,还有各村任务;
有个名字叫计划内物资,各村都有任务,有计划内就有计划外;
所谓的计划外是各村担心喂养过程中出现不可预估的损失,比如死亡,生病等,完不成任务就多喂养一部分;
何雨柱的思路是盯紧计划外物资,肉联厂供应没问题,肯定用正规渠道;
要是出问题了怎么办?肉联厂供应机关单位和居民吃肉,肯定有供应不过来的时候;
到时候,计划外物资就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这项工作已经让许大茂借放电影开始进行了;
各村都有何雨柱办公室电话,随时保持联络;
各村的任务完成后,有计划外物资需要换成粗粮啥的,就和轧钢厂交易,他是联络人;
这项工作做好了,无论对许大茂还是何雨柱都有好处;
阎埠贵说的没错,谁能搞来物资,谁就掌握了资源;
关于这项工作,何雨柱早就和厂里提了用肉换粗粮的方案;
杨为民和李怀德都同意了,这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马上对许大茂和何雨柱表示了肯定!
对轧钢厂这样的万人大厂来说,粗粮肯定没啥问题;
粮店那边能搞到,搞不到随便省一点都能抠出不少,换肉一点压力没有;
只要锅里有肉,窝窝头少一点,工人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大家缺的是油水不是窝头!
何雨柱做完招待餐就回家,洗完卫生自然由秦淮茹带马华完成,这也是两人的福利;
何雨柱得仔细思考,怎么合理的得把鱼整回来,并且经得起别人调查;
虽然有点多余,但何雨柱认为小心无大错,还有王磊没解决呢,李怀德动作太慢,现在都没搞掉王磊,耽误柱爷发财!
目标还是要放到永定河,得找时间出去探探路,最好是即将干枯的分支最好;
只要逻辑上能说通就成,至于是不是真的,劳资运气好不成啊?左右都说得通!
只要弄过一次,后面就好办了,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年时间,足够消化了;
没涨价的情况下,这些鱼都能换几万块钱了,这些可都是以后的资本,再说了,市场价的话,自己也没占公家便宜不是?
八九十年代赫赫有名的万元户,他在六十年代伊始就能完成,心情自然倍儿爽;
第400章 掂量缩减,各家实际
何雨柱回到大院,从阎埠贵得到一个消息,发放粮食本;
1953年年底,一般居民的供应标准是每人每月定量28斤;
机关工作人员、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在一般居民基础上增加4斤,即32斤左右;
国营工矿、交通、建筑等企业职工,在一般居民定量基础上增加10斤,即38斤左右;
其他拥有城市户口,却没工作的居民,每月定量28斤;
学生、老师,机关人员,每月定量32斤;
工人每月定量38斤;重体力劳动者50斤左右;
现在的标准改了,婴儿3斤、少儿6斤、儿童8斤、成人21斤;
在校大中学生、机关干部、特殊工种等指标略有增加;
以前,没严格规定粮食供应比重,这次却有了划分,粮票分为粗粮票、面粉票、大米票等;
其中面粉供应占总定量20%,大米占10%,其余供应粗粮,如玉米面、白薯干;
有时也有高粱面、鲜白薯等杂粮;新标准出来,大家感觉可能要吃不饱了,顿时面有忧色;
特别是贾家,贾张氏是没有定量的,春妮儿接班就把户口迁到了城里,孩子随母亲,自然是城市户口,只有贾张氏是农村;
也就是说,春妮儿二十一斤,还得和贾张氏分着吃,吃饱才是怪事,也就压压饿气儿!
贾家只是特殊,其他家也吃不饱,即使刘海中,作为劳动量最大的工作,50斤到55斤左右,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的杂粮;
剧中的刘海忠,为什么要吃煎鸡蛋?这不是说刘大头喜欢吃,而是不吃没办法应对繁重的体力工作;
营养不足就抡不动大锤,锻工拿不起工具,这是想养老的节奏吗?车间主任能愿意?见天儿的吃肉到是没事,可肉票呢?
相比较肉票,鸡蛋就没那么多限制了,只要有副食品购货证就成,大院二十多户,肯定能保证刘海中所需;
1958年元旦起,京城的鸡蛋开始限量供应,凭《京城市居民副食品购货证》每户每月供应一市斤鸡蛋,超过十口人的‘大户’两市斤;
大院的很多家庭,吃饭都费劲,怎么会买鸡蛋?刘家自然可以用别人的采购证买;
三个月给一个鸡蛋的报酬,这才能供应刘海中鸡蛋所需!
一些网友吐槽刘海忠吃独食,孩子想吃都不让,其实有点偏颇;
全家吃也吃不起,不是没钱,而是定量就一市斤;
刘海中的收入自然是不低的,可没定量就那么多,怎么让全家每天都吃?
照此标准,即使何家人口较多,都是城市户口,每月的供应也不足一百斤,压力是有的,不过,谁让是何家呢?
何雨柱早就有准备了,棒子面残渣窝窝头,经过处理,不入口根本不知道不是窝窝头;
何雨柱几年前就准备了,自家人能安全渡过困难,而且不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
至于孩子能不能表现所谓的白里透红,引起别人的怀疑,他完全没考虑过;
不服气的大可举报,反正东西在空间,调查也没事儿;几年时间默默积攒,岂是那么好查的?
天命之子就是如此,谁让他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呢?这就是得天独厚,更别说房子里的地窖还有一些存货呢,总的来说,何家肯定应该是最轻松的;
当然,易家也没那么大压力,谁让易中海有钱呢?粮食不够可以去鸽子市买高价粮,左右不过三口人,吃饱没问题;
贾家就不一样了,何雨柱的重生,加上没有秦淮茹,现在可不是很好;
剧中贾家嘴上很困难,其实并不是如此,甚至比一般人都要过的好,傻柱和秦淮茹是功臣;
剧中,棒梗吃窝窝头都觉得割嗓子,全院最胖属贾张氏,白眼狼的衣服都没补钉,啥家庭?
单靠秦淮茹的工资怎么可能够?这也是何雨柱厌恶贾家的原因,更是痛恨原身的原因;
贾家享受了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的人没有享受到的福利,还认为傻柱的帮助都是应该的,无缘无故,哪来的那么多应该?
粮食定量里有这么大比重的粗粮,不吃窝窝头吃什么?还割嗓子,现在还嫌弃吗?
现在看来,贾家一系列的操作都是贾张氏在搞鬼,秦淮茹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更好;
譬如现在,秦淮茹洗盘子只是为了带点好东西给女儿吃;
何雨柱问过马华,秦淮茹并不贪心,他们在食堂吃完,秦淮茹带回来的也就够小玲玲吃的!
粮食本以及标准下发之后,贾家愁云惨淡,现在每月28+6斤怎么养活全家人?
鸽子市不要粮票,可价格让人望而生畏,春妮儿陷入了无尽的矛盾,想把贾张氏送回去!
可,易中海知道接班的细节,两人的关系已经陷入冰点,万一这人举报怎么办?
接班的时候,轧钢厂的要求很简单,必须赡养贾张氏,否则,工作岗位是要还回去的;
好不容易适应了城里的生活,怎么可能甘心还回去?
还有一个办法,找个人入赘,生的孩子可以跟着男人的姓,但必须养活棒梗和贾张氏;
假如实在撑不下去,只能选择嫁人,否则,一家人不得饿死?
厂里倒是有一个人很合适,本身是四级钳工,是个鳏夫,长的也可以,可脾气也很暴躁;
此人名叫张国胜,已经表达了爱慕之意,本来可以水到渠成,可想到棒梗还是犹豫了;
万一两人结婚,人家不管棒梗和贾张氏怎么办?棒梗可是亲儿子,至于贾张氏,关系到自己的工作,一样不容有失;
此时的贾张氏丝毫不知道春妮儿的心理活动,甚至不知道人家已经准备嫁人了;
她更没意识到更大的困境正在等着贾家,只是一味的谩骂上面决策,让不让人活之类的话不绝于耳,春妮儿连连皱眉!
“妈,想回乡下或去劳动改造我不拦着,可您不能害了棒梗,更不能害贾家;
上面岂是咱们小老百姓能谩骂的?万一被人听到举报上去,咱们一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第401章 阖家欢乐,前往鸽子市
春妮儿对贾张氏愈发的不满,百年战乱才迎来了和平;
大家对上面是发自内心的尊崇,贾张氏的行径和找死没啥区别,甚至会连累她和棒梗!
春妮儿看着低着头的贾张氏无奈的叹了口气,真是猪队友,根本带不动!
“妈,咱们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以前还能勉强过活,虽然吃不好,吃饱是没问题的;
现在定量进一步缩小,您又是农村户口,咱家吃饱都难,更别说棒梗的饭量超乎寻常的大;
咱们可不能随意得罪人,指不定啥时候就会求到别人头上,到时候怎么开口?”
春妮儿原本想和贾张氏摊牌,告知自己的打算,可话到临头,却忍了下来;
贾张氏是个定时炸弹,不到绝境不敢开口,谁知道这泼妇会干出什么事来?万一闹到轧钢厂可就难办了!
“我说你听到了没?您也长长心,惹的尽是得罪不起的人,真怕贾家过的还不够惨是吧?”
春妮儿没好气的看着眼前的老女人,要不是工作限制,真想一脚踢开,摆脱这家伙!
上一篇:遮天:我与无始争帝路
下一篇:影视:人生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