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05节

  其实一开始老任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是这样打算的,刘华的门生遍天下,要是能经他介绍,让他的得意门生到花为来工作,那老任绝对是二话不说就签了合同。

  没想到,刘华答应亲自出手,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老任手忙脚乱的爬起来了,笑着问道:“合同在哪了,我现在就签。”

  “你不考虑一下吗,另外这个芯片的价格也没有谈。”

  老任摇摇头:“这么好的交换条件,我还考虑什么,我多思考一秒,都是玷污你在学术界的地位,也是侮辱我自己的智商。”

  刘华只是过来谈的,也没有事先准备合同,但是老任迫不及待的就让自己公司的法务拟定合同,这种好事儿千万不能错过,一丝犹豫都不能带的,最好就是今天把合同就签了,心里才能安定。

  三个月,三百五十万枚各类型的芯片,当然不是最先进的,最先进的刘华暂时也生产不出来,而且刘华的要价也不够,和国内企业的价格基本持平,就是为了不对别的国内企业产生冲击。

  老任疑惑的说:“你这个厂刚起来,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太便宜了,你要是那些国有半导体企业的话,他们规模大了,可以把成本拉下来,你这个成本暂时还拉不下来啊。”

  “我赔本儿赚吆喝。”刘华笑着说:“而且我也赔得起。”

  “这倒是实话,你基本上应该就是国内首富了,在国际上也应该能数得上号。”

  刘华当然不会赔本赚吆喝,他用的芯片生产技术那是系统兑换的,良品率高的吓人。

  而且还有一部分不算先进的芯片,是使用3D打印机打印的,那成本就更低了,估计到年底的话,可能一半的芯片都可以使用打印机打印,成本会进一步下降,良品率也会再度提升。

  老任很高兴,非要请刘华吃饭,大酒店还不去,去他最喜欢的大排档。

  为了表示热情,老任点了一票粤东名菜,什么龙凤斗、生腌什么的。

  “任老板,你以前可从来不吃这些东西啊。”大排档老板笑着说:“怎么今天想起来尝鲜了,以前给你推荐了那么多回,你从来都不敢吃。”

  刘华哈哈大笑:“因为今天我来了,任老板这是拿我当小白鼠呢,老任啊,你不敢吃,你就让我吃,你以为我敢吃吗?”

  “你也不敢吃啊?”老任笑呵呵的说:“我想着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南方,不得让你吃点特色菜吗?”

  刘华摇摇头:“我从小到大,也没吃过这么奇葩的东西啊,真是大开眼界了,怪不得有人说粤东人敢吃湖建人呢。”

  老任只能回头跟老板说:“那还按我以前的菜单儿上吧。”

  老板把一盘干炒牛河端上来,笑着说:“你说的那些,我压根儿就没动手,你这位客人一看也是外地人,我还真没见过有几个外地人敢吃这些菜的。”

  刘华坏笑着说道:“老任啊,没听见吗?老板在激你呢,要不你今天就尝试一下人家老板的好意?”

  “你怎么不尝试了?”

  刘华摇摇头:“在吃这方面,我的胆子一向不大,别看我身在京城,长在京城,我连豆汁儿都不敢挑战,说到豆汁儿,下一回等你到京城那儿,我请你喝豆汁儿。”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外地人很难知晓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尤其是怪异的特色美食。

  比如说,外地人就不知道现在西湖醋鱼究竟有多难吃。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老任感激的说:“这一次你要是亲自出手的话,那我们公司的方案就稳了,三个月,三百五十万枚芯片,也只是试试水而已,只要我们合作的愉快,芯片订单你就不用愁了,我们公司的产品离不开芯片,未来的订单量会越来越多的。”

  “我不会愁这个,万事开头难。”刘华一边喝着番薯糖水,一边说道:“以我们公司的技术,我们的芯片走的就是一个物美价廉的路子,肯定是不愁销量的,我们公司的生产设备比一般的芯片加工企业要先进太多了。”

  “生产芯片不都是光刻机、蚀刻机吗?”任正非好奇的问:“你们已经研究出了最新一代的光刻机吗?我听说这方面好像国外的那个阿斯麦尔挺先进的,小东洋的尼康和佳能技术也不错。”

  刘华轻蔑的笑了笑:“我们的技术对他们有碾压的优势,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路子,再给他们五十年的时间,也追不上我们。”

  “难道你们竟然用的不是光刻机?”老任大吃一惊:“你们研究出了新的芯片生产原理了?”

  刘华点点头,老任高兴的一拍桌子:“太好了,你们应该公布出来,你们都是我的供应商了,我还蒙在鼓里呢,这事儿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宣扬一番,好好振兴一下国内的士气。”

  刘华摆摆手:“别,这事儿我不打算做出来,我知道你老任是个能信得过的人,所以我才会跟你说,要是换成其他人,我提都不会提的。”

  “多谢抬举。”老任笑眯眯地说:“不过你引起了我好奇心了,正好最近还有点空闲,能不能到你那里参观一下?”

第458章 真国士

  “求之不得呀。”刘华笑了笑:“等你到了京城,我一定请你喝全京城最好喝的豆汁。”

  刘华一再强调豆汁,反而把老任的好奇心吊起来了。

  “好,等我去了京城,一定会尝试一下的。”

  “好,一言为定,保证你一尝一个不吱声。”

  好奇心害死猫啊。

  回到京城,刘华带了好多资料,这都是花为提供的技术资料,刘华要做的就是优化改良。

  这些事情并不难,但是刘华想要把这事儿给玩儿出彩。

  一直以来,在通讯技术方面,花为走的是模仿、学习再超越的路子,这条路要想走下去,就得疯狂的去卷,所以有一段时间,花为的床垫文化是非常出名的。

  所以刘华就想给他们另辟蹊径,走一条更好的路子,形成自己的技术路线,省的将来被高通这些公司卡脖子。

  毕竟越往后,技术壁垒越高,到了那时候,想再要走出自己的路径,就要付出千万般的辛苦。

  硬件方面暂时没有条件,刘华准备先从软件做起,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就是手拿把掐。

  刘华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帝俊这边的负责人让他去公司一趟,有几个字必须要他签才能奏效。

  到了公司以后,刘华才好像发现,原来有四十八台发动机需要交付,这差不多就是三到四个个飞行大队的量。

  刘华欣然签字,然后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生产出来?”

  “已经生产出来了。”负责人笑着说:“咱们是先上车后补票,川飞那边要的急,马山那边直接跟我们打的招呼,因为我们发动机很稳定,所以让我们先备货。”

  “不是他要的急,是形势很严峻。”刘华叹口气说道:“咱们急需一款新的战斗机啊,要不然南海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的。”

  没过多久,刘华就在电视当中看到咱们新的机型正式成军了,新飞机命名为J10。

  这你们经常说,咱们是装备一代,实验一代、预研一代。

  可是放到现在这款J10身上,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新一代战斗机还有影,但是J10列装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马山这边在收到发动机运往川飞的消息之后,就给刘华打电话:“刘教授,下一代航发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总不能咱们的五代机,还用现在这个航发吧,动力方面还是差点意思。”

  “五代机的问题,你恐怕面临的并不仅仅是航发这个问题。”刘华笑着说:“隐形涂料、飞控系统有着落吗,风洞都要重建吧。”

  “那不是你的问题,你就把自己手下这一摊管好了就行了。”马山苦笑着说:“问题再多,那也是要解决的,一件一件来呗,咱们已经落后别人很多年了,虽然我很介意还落后别人,但是我不介意花几年的时间赶上去。”

  “行吧。”刘华只能点头答应:“不过我手上还有一些事情,等我把这些事儿搞定了,一定会专心致志的研究航发。”

  马山笑着说:“你要现在手底下人太少,要不到我们哈工大来再兼个博士生导师吧,收几个得意弟子,帮你分担一下重任。”

  “哈工大太远了。”

  “那就北航。”马山笑着说:“北航的科研能力也不弱,而且也曾经在我们国家飞行器设计研究的重任。”

  “你今天是帮北航来当说客的吧?”刘华笑着说:“前面铺垫了一大堆,最后露出了你的真实目的。”

  “就知道瞒不了你,你要是愿意,北航立刻发聘书。”

  刘华想了想,点点头:“可以吧,先收两个学生,太多了,我也负担不起。”

  手头的工作是一大堆,刘华刚准备收拾头绪,一样一样解决的时候,从琴岛又过来了一个小伙子。

  说是小伙子,其实他也就比刘华小个十来岁,他姓马,未来对咱们国家海军建设有着这么大的贡献。

  未来湾湾曾经有人评价他是可以媲美钱老的国士,刘华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的中肯。

  他之所以要来找刘华,是因为当年刘华在琴岛研究消音瓦的时候,曾经给当初的海军基地留下了一份无轴泵推的资料。

  他对于潜艇使用无轴泵推是非常感兴趣的,正准备下力气研究,虽然海军方面这几年一直在预研无轴泵推的技术,但是进展并不是很大。

  所以这位姓马的同志就想到了刘华,他就拿着海军方面的介绍信来找,正好这些年咱们国家科研经费又比较紧缺,这位完全是自主承担的差旅费,所以看起来有些狼狈。

  当他介绍自己的姓名的时候,刘华听了以后直接肃然起敬。

  自己是依靠系统才成为大佬的,这位可是真大佬,虽然不是同一个领域,但也有一种李鬼遇上李逵的感觉。

  “刘院士,我这边准备研究无轴泵水,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头绪。”马同志很直接的说:“我看到您留的那份资料,给我很大的启发,所以我想过来当面跟您交流一下。”

  因为是面对未来的真大佬,刘华表现的很谦虚:“您客气了,支援海军建设,我责无旁贷,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马同志都迟疑了,这个院士怎么对自己这么客气,他哪晓得刘华面对他的心情,有一种羡慕的感觉,又有一种忐忑的感觉。

  看着这位挤火车过来的,身上衣衫褴褛,而且疲累不堪的模样。

  刘华赶紧先给他安排住处,跟总后打了个招呼,把他安排在就近的总后招待所里面,还从自己公司调拨了一辆车,有专门的司机接送。

  马同志连连推辞:“太破费了,我每天坐公交过来就行了。”

  刘华摇摇头:“行了,你就不用跟我客气了,我有这个钱,所以不算破费,反正小车在那里也是停在那里,你就当给我的车磨合了。”

  因为刘华很忙,所以每天只能抽出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跟他交流五轴泵推都技术。

  看着眼前这位还在他的钢笔和笔记本儿记录,如何又让公司的后勤给他配备了一台联想的笔记本电脑。

  这时候的联想还是民族骄傲想,对于马同志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件奢侈品,他依然想要推辞。

第459章 豆汁 臭豆腐

  “刘教授,这多不好意思啊,我是来跟您请教的,按照道理来说,我应该给您学费。”马同志不好意思的说:“你这又是给我派车,又是给我买电脑,还包我吃住。”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这么照顾你,那是因为你是为了工作。”刘华笑了笑:“只是咱们现在条件还不发达,咱们要是经济好了,你完全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

  “现在的待遇已经够好的了,比起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享受的待遇已经强上天了。”

  马同志在刘华这里待了三个月,刘华不仅仅把自己知道的倾囊相授,还采购了不少实验器材供他使用。

  刘华不仅仅给他讲无轴泵推的技术,还给他讲碳纤维的应用,给他讲石墨烯的应用。

  这三个月的时间,马同志那绝对是获益匪浅,他已经把无轴泵推的研究形成了一条严谨的脉络,等他回去以后,照着这个研究,绝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成果。

  三个月以后,马同志要回琴岛基地,上一次他来的时候挤的是火车硬座,这次走的时候,刘华让人开着奔驰一直送他到琴岛。

  马同志回去以后,琴岛基地的领导还特地打电话跟刘华表示感谢,把自己的科研人员照顾的这么好,不说一声感谢,就显得不懂事儿了。

  “我和马同志交流了许多。我觉得这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科研人员。”刘华夸奖道:“他要研究无轴泵推,我感觉成功的几率非常大,对于这样的同志,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

  这一句话就把马同志未来的科研之路铺平了许多,要知道,说这句话的可不是别人,是一个院士,还是要在多领域有建树的院士。

  三个月的时间,刘华已经把花为公司需要技术全部搞定了,他一个电话甩给那老任。

  “老任,你们公司需要的技术,我已经全部搞定了。”

  电话那边的老任在风中凌乱,他昨天带着公司的技术人员又搞了一次攻关,加班到凌晨两点,这会儿上班的时候,脑子里面还懵着。

  听到刘华这么说,老任感觉自己好像这多半辈子白活了。

  “我明天就去京城。”老任赶忙说道:“这些资料太重要了,我必须亲手把它带回来。”

  老任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就坐飞机赶过来了,刘华依约请他喝了今天最好喝的豆汁儿。

首节 上一节 205/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