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92节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用鱼骨做针线,后来用铜针、铁针,现在有了缝纫机还有电动缝纫机,这说明什么?哪怕是仅仅做衣服,人类的技术都一直在进步,这些技术进步,都是知识在推动。”

  “做衣服也是很有发展的,未来他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说单纯的把衣服缝制好,设计、制版、缝制都要革新,还有新材料等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会面临很严峻的挑战,现在有些小的服装厂压根儿就没有技术人员,就算有一两个,也是保养缝纫机的,这在未来肯定是要遭到淘汰的。”

  敬一丹继续问道:“有人说,咱们的工业生产现在净生产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我们科技的发展。”

  “说这种话的人,就不懂得一个词叫做好高骛远,更不懂得一个词叫做空中楼阁。”刘华批判的说:“不把基础打好了,我们怎么发展高科技?”

  “可是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工业基础。”

  刘华一摊手:“我们的工业技术很落后,需要更新换代,还有就是原材料哪儿来?不需要钱吗?全国上下一盘棋,不发展经济,我们怎么更新落后的设备和技术。”

  敬一丹继续问道:“我之前采访过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人士,他们认为应该使用有限的资金来突出发展几个行业,等这几个行业先达到先进水平之后,再回过头来发展其他行业。”

  刘华默默的点点头:“在技术上是可以的,但是在整个工业体系上发展是不可以这么做的。”

  “为什么,刘教授能给我们详细讲一讲吗?”

  “可是你也了解我们开放的主要目的,我们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赚钱是手段,是为了实现目的的手段。”

  “那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国家的伟大复兴。”刘华强调的说道:“也许有人会注意到我的用词,我用的不是走向繁荣富强,而是用的是伟大复兴,是因为在从古至今,我们都是这个星球上最发达的国家,只是最近一两百年没落了而已,所以我用了复兴这个词。”

  “想要实现我们的伟大复兴,不是说赚很多钱有用的,钱其实就是一种衡量手段而已,我们的复兴是需要很多实体工业来支持。”

  “我们这个国家又不比其他的西方国家一样,很多西方小国家,他只要有一两个行业做到世界领先,就足以支撑他的国际地位。”

  刘华摇摇头:“我们不行,因为他们同属于一种文明,属于西方文明,而我们是东方文明,两者之间有着最基本和最大化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同他们进行交流、一起发展的同时,还要提防他们。”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理论,叫做百分之七十理论,不可能只是一种潜规则。但是我们不得不提防。”

  敬一丹好奇的问:“什么叫做百分之七十理论?”

  “就是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的GDP,能够达到大老美的百分之七十,就会引起他们的忌惮,那么不管他跟你的关系有多好,大老美也会抽出一切力量来对付你。”

  敬一丹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理说,作为一个主持人,不应该做出如此失礼的动作。

  但是他已经明白了刘华刚刚那句话的潜台词,刚刚那些话总结出来就四个字,有备无患。

  刘华接着说:“那些西欧的欧洲的小国家,永远不可能达到大老美的百分之七十,但是我们不同啊,我们要有充足的人口,广袤的面积,丰富的资源,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国家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档的存在。”

第430章 双喜临门

  这个时代有很多人对咱们国家嫌那是真嫌,爱也是真爱。

  他们总觉得国家现在没有以前硬气了,开放了以后又觉得国家不如外国先进了,所以打心底里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但是如果个外国人敢说咱们国家的坏话,他又会打心底里想把这家伙给弄死。

  这其实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就好像母校一样,我可以嫌这个嫌那个,但是你不能说他坏话。

  所以刘华说我们国家必须是第一档的存在的时候,包括后台摄像的人都感觉到精神鼓舞。

  “强要全方位的强,我们不能让别人掣肘啊。”刘华笑着说:“所以,不要嫌弃我们国家在工业布局上这里一摊,那里一摊,我们是在为以后打考虑。”

  说到这里刘华神秘一笑:“当我们达成了全产业链工业布局的时候,会给大家一个巨大的惊喜。”

  “什么惊喜?”

  刘华摇摇头:“这可不能说,保持一点神秘感,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既然这不能说,那我问一下您对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是怎么看待的?”

  “欣欣向荣。”刘华点点头:“未来是一片欣欣向荣,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这其中肯定会有波折,也会有一些不顺,但是只需要大家保持乐观的精神踏实往前走,你会发现路子是会越走越宽的。”

  这第一期节目,虽然说准备的挺好,但是刘华这个人儿说话有点信马由缰,所以敬一丹采访到最后,已经完全不是按照她的流程来了,不过总体节目效果上,节目的编导还是很满意的。

  到了后台,敬一丹有点不死心的问:“刘教授,究竟等咱们全产业的工业布局完成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不是说保持神秘吗?”

  敬一丹摇摇头:“我是记者出身,记者都有个毛病,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到那时候,我们的工业规模将会超乎你的想象。”刘华笑着说:“我们会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实体制造业强国,到那时候我们将是实际上的世界第一。”

  “那就是把大老美也给比下去了。”

  刘华点点头:“大老美将会是名义上的世界第一,也许还会有某些方面比我们强,但是在综合实力上,那就不够瞧的了。”

  “好吧,我拭目以待。”

  刘家大概是双喜临门,因为南方传来了好消息,袁老的科研团队迎来了新成果。

  如华看见科研团队刊登在报纸上的照片儿,站C位的自然是袁老,他儿子竟然就袁老左手边。

  刘华比自己拿到了最高科学奖章都不高兴,跟媳妇显摆:“看看,咱儿子也有大出息了。”

  柳霏霏表现的更为激动,立刻去报亭,买了一大摞报纸,让办公室主任把每个车间、每个办公室都放上,这是自己辛苦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该显摆的时候就要显摆。

  柳霏霏当晚就打电话给儿子了,事后刘国栋说过,说当时接到他妈电话的时候,心里面还有点打鼓,生怕他妈是来催婚的。

  谁知道他妈妈满口都是表扬的话,什么妈妈以你为荣啊之类的,母子俩聊了半个多小时。

  半个多小时里,柳霏霏是绝口没有提对象的事,结果刘国栋聊嗨了,心理上比较放松,嘴上就没了把门的。

  他自己说了一句:“妈,我这忙着科研了,任务很繁忙,没时间谈对象。”

  结果,他又迎来了他妈长达半个多小时催婚,还不敢挂电话。

  因为这小半年里,柳霏霏已经去他们实验基地三趟了,他要是敢把电话挂了。柳霏霏说不定还得再去一趟。

  现在全基地的人都知道他妈催着他结婚,刘国栋也是个要脸的人啊,袁老还三天两头的拿这事儿打趣他,还张罗着要帮忙介绍女朋友,搞得他现在都不敢直视女性了,长此以往那还得了。

  刘国栋原以为,这一回他听他妈唠叨了一个小时,柳霏霏应该就不会去打扰他了,谁知道第二天早上起床,柳霏霏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去一趟。

  刘华也只能打电话提醒儿子,让他自求多福吧。

  把柳霏霏送上开往南方的航空,刘华就来到京城附近的军用机场,前两天马上打电话给他邀请他来参观新的军用直升飞机试飞。

  刘华带着帝俊的人,还有各种各样的仪器,在飞机旁严阵以待。

  “原本我们是想在直九的基础上改装一款武直九。”马山得意的说:“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发动机以后,我们决定直接上马一款新的武装直升机,就取名为武直九。”

  新飞机确实挺漂亮,跟咱们以前直升机的外形大相径庭,已经略带一些科幻风格。

  “咱们这个武直九跟长弓阿帕奇比怎么样?”

  马山遗憾的说:“暂时还没有可比性,但是我们比他差也差不了多少,有了你的发动机打底,经过改进的话,我们下一款直升飞机一定不会比大老美差的。”

  刘华摇摇头:“你不要瞧不起大老美,人家本来设计长弓阿帕奇就在咱们之前,他有多少杀手锏,我们并不知道,而且我还听说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就是我们当宝的那套黑鹰直升机。”

  “怎么了?黑鹰直升机的性能确实很好,有什么不对吗?”

  “大老美有一款隐形的黑鹰。”刘华笑了笑:“这事儿你们不知道吧?”

  马山都愣住了,好半天才说话:“黑鹰直升机有隐形款?”

  刘华点点头:“消息源头我不能告诉你,反正事情是这么个事情,能不能确认还看你自己怎么查。”

  马山叹了口气:“不愧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个底蕴深不可测啊。”

  刘华笑了笑:“把你吓的够呛吧,我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

  “什么好消息?”

  “他那个隐形直升机,可能是相对于无源相控阵雷达跟机械雷达来说的。”刘华笑眯眯的说:“大佬美他们自己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现在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大胆的猜测。他们可能还没有做这方面的升级,或者说压根儿没有这个技术升级,所以这款所谓的隐形直升机对于有源相控阵雷达来说,应该不是隐形的。”

第431章 歪了

  “吓我一大跳,你知道他们有个隐形黑鹰直升机意味着什么吗?”马山后怕的说:“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通过直升机对我们的边界进行渗透,这玩意儿只要超低空飞行我们就很难发觉,毕竟咱们的边界线实在太长了。”

  “我再告诉你一好消息吧。”刘华笑着说:“算是吓唬你的补偿。”

  “什么好消息?”

  刘华嘿嘿一笑:“大老美的建军思路走歪路。”

  “嗯?”

  马山心中顿时咯噔一下,要知道我们现在摸着大老美过河,要是大老美的思路错了,那咱们也就是跟着走歪路了。

  “走歪路?歪哪儿去了?”

  刘华笑着说:“自从大老美跟咱们南边儿的猴子大战以后,大老美这二十年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都是以大欺小,看起来他们军力确实雄厚,但其实都是一场场不对称战争,他们暂时还没有进行占领,一旦真的对某一个国家进行占领,以后不免就要开始打治安战,可是咱们跟大老美之间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战争的。”

  马山懂了,笑着说:“你的意思是,大老美虽然看的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实际上都是以大欺小的,跟大国之间的战争,他也没有经验。”

  “不仅仅是没有经验,甚至我估计他有可能已经把大国之间的战争经验给忘了。”

  马山摇摇头:“你这话说的就是无的放矢了,近二十年大老美也没像样的打过什么仗啊,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把大规模战争的经验给忘了?再说了,海湾战争你也不是没看见,那是把大规模战争的经验给忘了吗?”

  刘华见他不信,也不激恼,而是笑着说:“你不相信拉倒,时间会证明我所说的一切都正确,最多十年,大老美肯定会陷入战争的泥潭,没完没了的打治安战,到那时候,咱们的国运就来了。”

  马山疑惑的看着刘华,左看右看,把刘华都看急了。

  “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你凭什么说,十年之内大老美会陷入战争的泥潭?”

  “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推测的。”刘华笑着说:“这场战争,他不打都不行。”

  “什么战争?为什么不打都不行?”

  “在中东的战争。”刘华轻描淡写的说:“之所以说不打都不行,就是因为它国内的各方势力都要打这场战争,他不打,国内自己就得崩。”

  马山抬头看了一下,飞行员还没出来,可能还在做准备,他把刘华拉到一旁:“你长话短说,跟我说一下,为什么他国内非要打这场战争?”

  刘华甩三根手指:“华尔街的金融大佬,石油巨头,军工复合体。”

  “大老美家是真正说了算的人。”马山点点头:“这和他的三股势力有什么关系?”

  “金融大佬需要大老美在中东搞事情,这样他们的母国才能扩大。”

  刘华没有明说,但是马山知道这些大金融大佬都是哪个民族的人,对于刘华的说法,他只能点头表示同意。

  “石油巨头,他们需要赚钱,就是要掌握石油,全世界哪里石油最多,毫无疑问,中东。”

  “至于军工复合体,那就更简单了,不打仗,武器就得不到消耗,不消耗他们怎么赚钱啊,没有机会,他们也要创造机会打一仗啊。”

  马山点点头:“分析的很有道理,以后不要分析了,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首节 上一节 192/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