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86节
咱们当时最困窘的并不是芯片造不出来,而是没有高端的光刻机,这才是卡着我们脖子的真正原因。
有了高端光刻机,就我们这么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很快就可以实现高端芯片的量产。
阿斯麦尔那鸟总裁可是傲的很,他叫嚣着,即使把所有的图纸送给咱们,咱们都造不出来。
上一辈子刘华可是做过关于光刻机的视频,当时就阿斯麦尔总裁的这句话,刘华气的在视频里面飙粗口。
于是刘华一拍桌子,索性干脆不造光刻机,造光刻机还要规避那些外国的技术路线,省的用了他们的专利,还得让他们卡脖子。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刘华现在正在死磕3D打印机,索性芯片制造也使用3D打印机,正所谓3D打印,打印万物。
用3D打印来制作芯片,在上一辈子来说是一条不成熟的路线。但是现在有了刘华,那就不一样了,他有挂,不成熟也能成熟。
说干就干,刘华花了五万积分,兑换了3D打印机制造芯片的技术,仅仅只是稍稍浏览了一小部分,刘华就知道上辈子为什么这是一条不成熟的技术路线。
其复杂程度不比光刻机少到哪里去,人类已经沿着光刻机走了好几十年了,没道理要从头再起炉灶,这也是为什么3D打印机制作芯片一直没有起色。
复杂,又不舍得投钱。
不过刘华有的是时间,十年,十年磨一剑,他就不相信,不能把这个造芯片的3D打印机给磨出来。
为了能够更好的建造这一台3D打印机,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刘华做了一个十年的远景规划。
按部就班的在这十年里,陆续的突破一些关键技术,那么十年以后,一切都将是水到渠成。
看到第一项技术,刘华就笑了,不算简单,也不算困难,他毅然拿出一百万交给学校的科研团队。
接项目的物理学教授也高兴,这个项目对他来说也不算难,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百万经费,做完项目最起码还能省下五十万,自己可以用这笔钱来进行其他的研究。
就在刘华准备一展宏图的时候,马山带着一位相关部门同志找到了他。
刘华首先辩解:“我可没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啊。”
“刘教授,我们不是来找你谈聊问题的,我们是来表示感谢的。”相关部门的同志笑着说:“我姓徐,这一次带来了我们领导对您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感谢我什么?”
“你之前不是提醒我说,从国外回来的人要小心吗?”马山笑着说:“我就跟他们讲了,他们最近梳理了一遍,还真抓到大鱼了。”
你说这个刘华来精神了,就差泡茶拿瓜子儿了。
“要是不违反你们的纪律的话能跟我说说吗?”
徐同志笑着说:“大致的能跟您透露一些,就是最近我们发现有一个从汉斯国留学回来的人,跟我们一个研究秘密项目下面的工程师有交集,经过我们的布控,发现这个人总打听一些保密的事情。”
“不专业。”刘华摇摇头:“哪能一上来就这么问的?”
“人家当然不是一上来就这么问的,一上来只不过问一些不敏感的事情,然后给一笔钱表示感谢,慢慢的那位工程师就堕落了。”
刘华点点头:“温水煮青蛙,这家伙叫什么名字,这么可恨?”
“沃维汉。”
刘华两只眼睛顿时放光,这家伙他知道啊,原本应该是在二零零五年的时候才落网,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提醒咱们防患于未然。
刘华轻轻鼓掌:“抓得好,抓得妙,他没偷到什么绝密情报吧?”
“还没来得及呢。”徐同志高兴的说:“我们在这准备进一步打听情况以前就将他给拿下了,他所有的一些刺探都没有触及到核心。”
刘华松了一口气:“没触及到核心就好。”
徐同志握着刘华的手说道:“我们领导让我好好感谢你,多谢你的提醒,我们才能提前让敌人的阴谋开始腹中。”
“不客气,都是应该的。”
过了没多久,刘华就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有一个叫沃某的人被判处了死刑。
如果只能送他两个字,活该,本来是咱们的天之骄子,还公费出去留学了,结果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当狗。
时间慢慢过去,太一新材料的T1000系列碳纤维开始大规模量产了,石墨烯那边也开始了小规模产出,暂时的产量只够国内使用,所以并没有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
七月份的时候,刘华总觉得去好像有什么事情忘记了,但是一时又想不出来。
结果江南造船厂那边邀请他参加第一艘LNG运输船的下水仪式,刘华总算想起来,他忘记什么了。
银河。
这两个字,是咱们国人心中的痛。
但是刘华再回头想想,好像不论是报纸上,还是网上都没有这件事的报道。
现在已经九月份了,报纸上压根儿没有相关报道,所以刘华就纳闷了,难不成这一辈子大老美没有使坏。
按理来说,狗是改不了吃屎的,那么大老美不可能心慈手软啊。
就在刘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得到一个他认为是比较合理的答案。
他前往江南造船厂参加LNG运输船下水仪式,当时参加仪式的有很多人,包括香江的包先生也来了。
当时厂里面还有一些海军,因为江南造船厂还有建造军舰的任务,这些海军军官就是联络员。
刘华跟海军也不算陌生,它曾经帮大黑鱼改造过消音瓦,还提供过有轴泵推和无轴泵推的思路。
刚才几个海军官兵简单的聊了几句,刘华得到了一个消息,就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国家有大黑鱼执行了远洋训练任务。
刘华觉得也许这就是银河没有遭难的关键原因。
从古至今,我们都讲野蛮人是畏威而不怀德的,现在我们宣威于海外,恐怕这就是大老美退却的原因吧。
看着下水的LNG运输船,在阳光下分外的漂亮,刘华很开心,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第417章 小礼物
参加LNG运输船的下水仪式,刘华可不是空手而来的,他带来了自己的礼物。
7月份的事情虽然没有发生,但不代表就能掉以轻心,大老美想针对咱们大家儿的心思可一直没有熄灭,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再搞出一件事情来。
所以来之前,刘华就搞了一个电子定位仪,可以利用船只再加上天上的卫星信号定位出船只在太平洋的坐标。
咱们在太平洋上空还是有不少观测卫星的,刘华跟航天部门也谈妥了,在紧急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的卫星的信号进行定位。
但LNG运输船船上面有专门的gps信号接收器,所以刘华这个卫星定位仪就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
“刘工,你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咱们有更精确的gps信号,用不着你这个。”
刘华反问道:“如果你的船航行的好好的,大老美突然把你这一片儿信号给切断了,你该怎么办?”
“人家为什么会好好的就切断信号呢?”
“因为他针对你,因为他针对我,因为他针对我们这个国家。”刘华冷笑的说:“茫茫大海,一直依赖gps信号的你们突然没有了信号,你该怎么办?”
“就近靠港呗。”
刘华抬眼看了一下大聪明:“人家都在海上断你的信号了,还会允许你靠港吗,他在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军事基地,影响了上百个国家,想要针对你,还会允许你靠港吗?”
负责船舶工业的领导点点头:“刘工说的非常在理啊,在我们国家拥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以前,我觉得我们国家航运船只上,还是要有这么个玩意为好,反正成本也增加不了几个子儿。”
就是刘华这个无心的善举,后面还真帮荡了咱们国家的船运,大老美七月份没搞成,结果在第二年还真的就搞一次,不过,因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规定,远洋货轮上必须装这种卫星定位仪,让咱们的船只幸免于难,逃过了的大老美的刁难。
参加完下水仪式以后,刘华回到了学校,看了解一下金属3d打印机还有芯片3d打印进度。
学校的副校长在路上刘华,热情打了个招呼:“刘院士,早!”
“什么院士?”
刘华当然知道院士是什么,但是他不知道院士是哪一年开始评选的,此刻真是一头雾水。
“您不知道吗?”
刘华摇摇头:“没怎么关注这些事情。”
“真是高风亮节。”副校长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今年国家的最高科研机构进行改组,以前的学部委员现在统称为院士,代表着我国科研水平最高资历的一群人。”
“我怎么没有接到通知啊?”
副校长笑着说:“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两院院士了,既是科学院,也是工程院,只不过,正式评选工作将会在下个月才会宣布。”
刘华点点头:“啊,这还没有宣布的事情,不能做准吧?”
“别人不能做证准,您还不行吗?就凭碳纤维、石墨烯这两件新材料,您就已经妥妥的是院士了。”
刘华笑了笑:“这个头衔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啊。”
“还是您看的清楚。”副校长敬佩的说:“有些人就看见荣誉了,挖空心思的想让自己戴上这个头衔,他这个资历不够、成绩不够,不想着多用功却想着走旁门左道。”
副校长摇摇头:“我看他们这辈子都悬。”
刘华没予以评论,点看了就要到物理系了,而副校长要往另一个地方走,在前面岔道口两个人要分道扬镳。
副校长笑着说:“十月份您可得留出空档来,别太忙了,到时候还要参加大会,等正式宣布了,学校里面还要给你们庆功,这既是你们的荣誉,也是学校的荣誉。”
实际上没过几天,工程院就找刘华开会了,商量这次的人选问题。
刘华都感觉有一些莫名其妙,自己是被选举人,怎么能找自己来商量人选问题。
去了以后才发现,不止他一个人,好几十个人,大家商量的一份名单,同意的就都通过,不同意的也要提出理由。
大家交锋特别激烈,这不仅仅是荣誉的问题,还关系到资源的分配,自己的师兄弟多了,气势也就足了,那么将来在研究项目上,争抢的力度也就大了。
刘华基本上都是投的同意票,不同意的,他也没有直接反对,而是弃权,总的来说,他觉得第一届的院士的选举还是很严谨。
最后,相关领导看着刘华说道:“刘教授,你今天好像没有什么不同看法?”
“我觉得这次选择很严谨,至于有几票弃权票,是因为我对这个人不大了解,所以轻易也不敢说出反对意见。”
“那最后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刘华点点头:“我提两个人啊,我觉得这两个人应该有资格成为院士。”
“哪两位,您说?”
刘华站起来说道:“第一位是发明青蒿素的屠先生。”
“青蒿素不是他一个人发现的,那是集体的智慧。”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不足以体现她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她要成为院士的话,还需要继续努力。”
这个意见竟然有很多人赞同,刘华摇摇头:“在座的诸位很多是大项目负责人,哪一个大项目的成功不是集体的智慧,那为什么你们还成能成为院士,我们之所以要选举院士,就是为了体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屠先生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难道不足以体现她带头人的作用吗?”
有个生物学带头人说道:“可是青蒿素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在抗疟方面,奎宁等药物的作用同样明显,所以青蒿素我认为并不是多大的成功。”
刘华看着他:“看样子你并没有了解这方面的国际时事,现在非洲疟疾疫情严重泛滥,而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统计,传统的由西方发明的那些抗疟药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耐药性,这时候,疟疾病人需要一个救世主一样的药物。”
有人问道:“还没有经过验证,你怎么知道青蒿素就一定对非洲疟疾疫情有效果?”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