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63节

  “眼拙了。”傻柱自嘲的说:“我就一个厨子,看见食材我是倍感亲切,但是对于电影,我没有这个欣赏的艺术细胞啊。”

  柳霏霏笑着说:“一会儿吃完了,让你和我表妹合个影,到时候挂你们饭店墙上,这也是一种荣誉啊。”

  “那感情好啊,我让人请照相馆的大师傅来,保准拍的好看。”

  自家表妹来了,柳霏霏扔下工作,她现在在公司里负责财务工作,虽然也学了一个财会课程,拿了证,但是柳霏霏的作用象征大于实际意义。

  柳霏霏带着表妹在京城游山玩水,有人说京城哪有水可以玩,仨海子你以为是闹着玩的。

  刘华被李教授给拽过去了,超级计算机正在最后的实验阶段,李教授的压力很大,所以他把刘华拖过去分担压力,别说还挺有用的,刘华一来,分担了六成的工作,舒缓了李教授紧绷的神经。

  接受验收的前一晚,李教授拉着刘华谈心:“这是我最后一次做总工了,下一代超级计算机我就不参与了,身体受不了,脑子也跟不上,这次很多工作都是学生们做的,他们能够担当重任,所以我希望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总工由你来担任。”

  刘华摇摇头:“既然你说学生们已经能够担当重任,为什么总工不从他们当中挑选?”

  “总要有个老成持重的人主持工作吧?”

  刘华笑着说:“咱们两个人还能发挥点余热,当个顾问总没问题吧,扶上马,送一程,让这些孩子早日成材,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不能总靠老骨头来发光发热。”

  刘华继续说道:“曾经领导问我,我们国科技大爆发应该是什么景象,我说总师的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岁,底下担当研究员的中间二十五岁左右,所以不要总觉得老成持重是一种优势,科技发展需要朝气蓬勃的力量,其中需要一种欢欣跳跃的想象。”

  “我也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怕领导不答应。”

  刘华严肃的说:“无非就是怕担责任吧,咱们两个人联名力保,我就不信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

  第二天的验收自然成功通过,浮点运算速度超过三百亿,一跃超过小东洋的超算,成为了全世界第一。

  报纸自然是大书特书,刘华和李教授的名字在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没有下来过,这就相当于网络时代被挂在热搜榜上好几天,怎么撤都撤不下来那种。

  上级部门组织了很多会议,邀请他们两位参加,刘华只参加了一次总部的总结会议,其余的会议都给推了,李教授就没有那么悠闲了,马不停蹄的在全国传授经验,因为想搞超级计算机的不仅仅是华清大学,其他地方都想后来者居上。

  现在四个大工程已经完成两个,距离上次给大众交任务又过了几个月,于是刘华又拿出一点干货。

  大众的工程师对于刘华的科研成果简直惊为天人,上一次拿出来的东西,他们还没有消化透,又有新的东西,简直出乎他们意料。

  当刘华从魔都再回来的时候,又带回来五百万的研究经费,只能说大众公司实在是太大方了。

  而大众公司也觉得刘华实在是太超值了,以往这几个部分的研究,没有个上亿是做不出什么名堂的,现在不到三千万,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成果,他们觉得有必要要同刘华进一步加深合作。

  关之琳在京城玩儿的有点儿乐不思蜀了,有一天,他拿着报纸来找刘华:“姐夫,这报纸上这个人是你吗?”

  这报纸都是七八天前的,他们这个热度已经算是告一段落了。

  “是啊,这有什么值得好惊讶的吗?你在香江不是三天两头上报纸吗?”

  关之琳崇拜的说:“我那个报纸和你这个报纸有什么可比性,我那是娱乐报刊,说白了就是给人评头论足的,让人消遣娱乐的,你这个报纸可不一样,我问姐姐了,非常有含金量啊。”

  这个报纸能没有含金量吗,冠以人民开头,可想而知,这报纸多有深度。

  关之琳羡慕的说:“我这辈子就算是拿下奥斯卡奖,也不可能登上这张报纸,姐夫你可不一样啊,你这属于光宗耀祖啊。”

  刘华玩笑的说:“低调,低调,反正这也不是我第一次上这个报纸了,不要大惊小怪。”

  关之琳好奇的问:“姐夫,那你应该算是大人物了吧,我要是想在内地发展,你能帮我找找机会吗?”

  刘华这可就犯了难了,影视圈他没有熟人啊,罩着关之琳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还不是资本时代,有时候钱也不是那么好使的。

  可是当初自己给关之琳讲内地的未来多有发展,总不能空口白话吧。

  刘华只能硬着头皮说:“我帮你想想办法。”

第368章 电影

  刘华终于想起来自己的房客,这些年房客换了好几茬,但是都是混演艺圈儿,或者是音乐圈儿了,这就能挨得上边儿了。

  其中现在混的最好的就是小崔了,如今混了个摇滚教父的名头,在京城这片不大的艺术土壤中,他也算是有一号了。

  “小崔,有时间喝一杯吗?”

  “刘叔找我喝酒,那必须有时间呐。”崔建痛快的答应:“咱去柱子叔的火锅店吧,我馋这一口好些天了。”

  “咱就去吃呗,谁好像不给你吃似的。”

  崔建抱怨道:“我那经纪公司给我接了一大活儿,全国上下这一通溜达,三个多月没回来,要不然我能这么惨吗?”

  晚上崔建来的稍微晚一些,他进门的时候韩玉凤正好在柜台。

  “婶子,给我来个巨辣的锅。”

  韩玉凤摆摆手:“老刘在包厢已经点了,点了个鸳鸯,一个巨辣,一个微辣。”

  “刘叔不也是吃巨辣的吗?”

  “他还带了一个姑娘,长得挺漂亮,据说是个什么明星。”

  崔建点点头:“哦?我瞅瞅。”

  崔建推开包厢门,一眼就看到关之琳,但是他没有在意,而是顺嘴打了个招呼。

  “婶子也在呢,今儿气色不错啊。”

  说完之后,崔健就反应过来:“不对,你不是婶子,你比婶子要年轻很多。”

  想起刚刚韩玉凤说的,刘华带了一个明星挺漂亮,这女人和柳霏霏那么像。

  他们曾经说过柳霏霏和关之琳神似,于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真是关之琳啊。”

  关之琳站起来和崔健握了握手:“姐夫给我介绍过你了,说你是内地的摇滚教父,恰好我认识我们湘江的摇滚巨星家驹。”

  “beyond,神交已久了。”崔建客气的说道:“你姐夫是谁呀?”

  刘华点点头:“不就是我喽,她是你婶子的远房表妹。”

  “怪不得那么像呢,原来这么有缘分。”

  韩玉凤指挥服务员把各种涮菜给上齐了,刘华笑着说:“我在香江吃过你们打边炉,你没吃过内地的四川火锅吧,今天让你好好尝一尝什么叫做刺激。”

  边涮边吃,微辣也辣的关之琳有点受不了,火锅店里面有酸梅汤,有普通的用酸梅精冲的,也有傻柱亲手熬的。

  刘华你吃火锅吃的酸梅汤,当然是傻柱亲自熬的,关之琳逮着酸梅汤猛灌。

  刘华笑着说:“这就是国宴为什么不用川菜的原因,吃的汗流浃背的,太有失外交礼仪了。”

  跟刘华干了一杯之后,崔建好奇的问道:“叔,你今天喊我来有什么事啊?总不可能特地为了请我吃一顿火锅吧?”

  “你这位婶儿想在内地发展,我又不认识你们演艺圈、音乐圈儿的人,你有没有关系啊?”

  岂料崔建压根儿不相信,摇摇头说道:“叔,你别闹了,香江娱乐圈多趁钱啊,在那儿演一部电影大几十万,在我们这儿演一部电影也就几万块钱,而且这都已经算多的了。”

  “就是想为以后打个基础,以后咱们的经济发展肯定要比香江好,所以她先混个脸熟。”

  “哦。”崔建恍然大悟:“那我得扫听一下,毕竟我也不演电影,她要是想唱歌的话,我倒是能帮她写首歌。”

  刘华看看关之琳,她在演艺圈里被人称为瓷娃娃或者搪瓷娃娃,这要是唱一首躁动的摇滚,这反差得多大呀?

  刘华笑着问道:“你要不要唱摇滚啊?小崔写摇滚歌曲可是有一手的。”

  “好啊。”

  关之琳居然干脆的答应了下来,只关注关之琳美貌和演技的人,一般不知道关之琳其实在九四年的时候发行过专辑,只能说她的唱功在专业歌手当中不算出挑。

  刘华竟然莫名其妙的有点小期待,这样一个瓷娃娃唱摇滚是什么效果?

  后来小崔还真给她写了一首抒情的摇滚,没想到竟然成了关之琳的代表作了。

  三天之后,小崔来到刘华家,笑着说:“叔,这回我可是要大力气了啊,我扫听了一大圈儿,北影厂的王秉林攒了个剧本,正筹钱准备拍,主角是梁天,女主角还没定。”

  “帮忙牵个线,我投钱不就行了吗?”

  “得嘞。”小崔点点头:“我托托关系。把王编剧请过来坐一坐,还有一个电影,那就更不得了了。”

  “什么电影啊?”

  “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小崔一边说一边点头:“这店由八一厂、中影、枫叶国大还有高卢鸡联合制作。”

  “已经在拍了吧。”

  小崔点点头:“刚开机,叔你这么有关系,要是找找人把关小姐塞进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能参与这个电影的拍摄,那可不得了。”

  一听名字就知道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如果让一个港台演员加入到主旋律电影剧组当中去,说不定还有一种别样的意义。

  第二天,刘华跟马山打听了一下,马山是虽然不是八一厂的,但至少他是真正的军人啊。

  刘华是他的老朋友,关之琳就是老朋友的亲属,帮忙打听一下,马山也没觉得会费什么事。

  于是他就联系了八一厂,把这事儿给说了一遍,八一厂的人觉得一个香江的女演员愿意到内地来拍主旋律电影,而且没几年香江就回归了,这种象征意义是非常大的。

  于是直接联系了刘华,让关之琳去试镜,这年头的电影人拍对你那是真的奔着艺术去,票房什么的,他们反而不大关心。

  没想到试镜下来,关之琳竟然不是很合格,本身她的表演方式跟内地就不是一个流派,然后关之琳身上的洋气,跟电影的时代背景又有些冲突。

  王心刚导演都准备忍痛拒绝了,没想到接了个电话,最终还是决定让关之琳出演一个小角色,戏份不多,只有十几分钟。

  王心刚导演后来曾经做过访谈,说这十几分钟剧情是他这辈子最难拍的一段。

  倒不是关之琳的演技不够好,而是她的表演在镜头里面不和谐,为此导演花费了大力气去教导关之琳。

  王新刚以前都是演员,只导过这一部戏,就是因为指导了关之琳以后,他也没兴趣再去执导其他的电影了。

第369章 打是打定了

  把关之琳塞进了剧组,他们家里才算是安宁下来。

  刘华开始捣鼓一个小玩意,3D打印设备,都说咱们国家后来的航空制造技术突飞猛进,和超大型3D打印设备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一个技术宅、up主,刘华可是会手搓3D打印机的,之前把这事给忘了,这两天看杂志,看到有3D打印的文章,这才想起来。

  虽然说现在没有三十年以后那么便利,那时候想要点电子元件直接上淘宝、拼夕夕就能买到。

  但是这些电子元件对于刘华来说也不算太复杂,他可是有着一个很专业的电子实验室的,不能量产,还不能手搓吗?

  三个学生正在全力准备论文,超级计算机项目足够他们好几篇好的论文,硕士毕业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不过今年刘华又收了三个学生,刘华依然采用放养的模式,这仨孩子跟他们师兄一样可怜,别的研究生老师不带,还有师兄带。

  刘华只是把场地提供给他们,把资料提供给他们,每个星期来答疑解惑一次。

  用他们师兄的话说:“当初你想找个靠谱的门派作为靠山,没想到咱老师这么不靠谱。”

  仨学生一边互相讨论着老师教给他们课题,一边看着老师在那边忙的不亦乐乎,心中很是好奇,这东西看上去其貌不扬,怎么还要老师亲自出手?要知道超级计算机老师都没有亲自去做,当然,们不知道实情,是师兄告诉他们的。

  三个人心里好奇,但是却不敢上前去问,刘华用余光瞟了他们一眼,心想,这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考验,看看他们的求知欲能不能盖过一切。

首节 上一节 163/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