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60节
刘华嫌弃的摇摇头:“我就看不出来好在哪里,我认为这东西唯一的用处就是打架的时候手上拿这玩意儿能给自己安全感,跟拿板儿砖一样的有信心,至于打电话那个音质、音量,还有通信信号,也就那么回事儿。”
这是搞事情不嫌事儿大。
刘华转头拿出了自己的小灵通:“这是我要跟大家汇报的成绩,我们的新产品小灵通。”
这么小巧可爱,还有与黑色不同的配色,瞬间就俘获了一票女记者的心。
“请问刘教授,你们这个小灵通是基于GSM设计的吗?”
刘华指着这个记者说道:“哦,记者当中还是有懂行的,知道全世界下一代的通讯标准是GSM,但是很遗憾,我们这个小灵通并不是基于GSM的,并不是我们拿出了新一代通信标准,而是小灵通是我们设计的现在目前为止最适合我们国家的一个产取巧的过渡产品。”
“取巧?”
这个词儿不大好,跟偷奸耍滑有的一拼,有一些爱国的记者就皱紧了眉头。
“GSM标准也是刚刚发明出来,还没有经历商用,还没有进行推广,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款基于GSM的移动通讯终端,暂时还不现实。”
刘华接着说:“当然,我们也可以设计一款我们自己的通讯标准,并没有说非要遵循GSM,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我们暂时没有这么多金钱和精力。”
第361章 发售
刘华两手一摊:“但是我们迫切需要一款移动通讯工具,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想一想总会有办法的,于是我们拿出了现在这款产品。”
一位记者问道:“跟大哥大相比,你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
“优势太明显了,我们的产品小巧轻薄,待机时间长,通话质量也比较高,最重要的是相当的便宜。”刘华笑着说:“我跟京城邮政部门已经谈过了,我已经为家人们把话费打到了地板价,包月二十块钱,包含三百分钟的通话时间,每超过如果超过三百分钟,一毛钱一分钟。”
光这个价格就已经让人很激动了,要知道,大哥大通话可是一块钱一分钟,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能买得起,但是用不起。
“难道你们的产品就没有缺点吗?”
刘华点点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东西没有缺点,这不符合辩证法,当然有缺点。”
“什么缺点?”
刘华耸耸肩:“现阶段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我们这个产品受限于通信协议,暂时还没有办法打长途,只能用于一个市里面的通讯。”
有人觉得这个缺点简直致命,比如做大买卖的生意人,他们经常要跟外地的合作伙伴通电话。没办法打长途,这就有些鸡肋了。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联系对象大部分都属于同一个市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三百分钟已经足够他们一个月使用的了。
刘华笑着说:“当然,请大家放心,我们的邮政部门正在积极的研究新的通讯协议,我相信用不了一年半载,就我们就可以打长途了。”
接下来刘华又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了这个小灵通该如何操作,可不要小瞧他设计的系统,那简直是领先时代一大步。
虽然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功能,但刘华添加一个号码簿,可以输入汉字、记事本、时钟闹钟以及小游戏。
这就已经相当不得了了,虽然内存不大,可以添加五十个号码,记事本可以容纳一百字以内的文字,这种功能简直就是跨时代的。
小游戏也有三种,俄罗斯方块、贪吃蛇和推箱子,这玩意儿放三十年以后狗都不玩了,但是现在这就是领先科技。
现场准备了一百部小灵通,让记者随意拨打京城任何一个地区的电话,甚至还有几部车,载着他们在京城里面乱转,想去哪儿去哪儿,然后在任何地点互相之间打电话。
该说不说,刘华设计的小灵通的功能确实比较强大,通话质量确实比大哥大要高一截。
于是,第二天,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小灵通的新闻,媒体们极尽溢美之词,仅有的小缺点也被他们掩盖住了。
同时还让媒体吹爆的是新闻发布会的方式。以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都是一个发言人拿着稿子读几句,然后回答一些记者提问,这就是新闻发布会了。
刘华的新闻发布会另辟蹊径,这种互动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于是这种新闻发布的方式就被半导体和网络行业的人给继承了下去,并且最终被他的那个徒孙给发扬光大了。
小灵通预定是五月一号发售,现在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工厂都在全面备货,京城邮政的胆子还是不够大。
现在的京城有一千万左右常住人口,京城邮政觉得一百个人当中有能一个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们准备备货十万台。
刘华觉得即使你备五十万的货,到时候可能都会被一抢而空,要知道,这里可是京城啊,住在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非富即贵的。
虽然他再三劝说,但是京城邮政固执的认为,两千多的单价,再加上一毛钱一分钟的,还是有点贵了,普通人是承受不起的。
而且这个小灵通是新生事物,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大部分人会持怀疑态度,所以在发售方面还是要谨慎为好。
谁料到报纸上一刊登出新闻,每天都有人跑到附近邮政网点去问有没有小灵通发售。
大概是因为以前也没有这种预售模式,邮政有点猝不及防,而且现在还没有那种服务意识,所以邮政下面的员工有点怨声载道。
领导也感觉也许这次小灵通会火,所以打电话跟刘华聊的是这件事儿。
刘华笑着说:“不行啊,未来服务业将是社会支柱产业,你们底下的员工要有服务意识啊,这些来问的人都是衣食父母,怎么能对人家没有个好态度,最好是把这些来询问的人都给记下来,这样你统计一下就应该知道,大概会有多少人能购买小灵通?”
邮政部门从善如流,开始进行不完全的统计,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就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表明,已经干到了二十万台。
那么邮政先前准备备货十万台就远远不够了,只能紧急追加订单。
五月一号正式发售那一天,邮政在京城有将近五百个网点,大部分网点都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来买小灵通的,有些人就是来看热闹的,自己买不起,看一看别人怎么用也是好的。
刘华一家的小灵通早就装备了,一家四口人三个小灵通,就连号码都是吉祥数字。
买小灵通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个样子,紧紧的夹着一个包儿,毕竟好几千块钱呢,弄丢了可得心疼好几年。
这一天京城的公安也是如临大敌,每一个邮政网点外面都有。大批的警力维持秩序。
因为随着人们渐渐富裕了,三只手也的活动也日渐猖獗,今年的综艺大观,牛群和冯巩还创做了一个相声小偷公司,用来讽刺当时的乱象。
如今这么多人揣着大笔的钱来买小灵通,这人多眼杂,保不齐就有不少三只手。
据说当天公安抓了几百个小偷,最起码半年的业绩是充满了,精神的小偷集团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最起码半年之内一蹶不振,市面上的自然状况倒是好了很多。
八点钟,邮政开门,现场的气氛当时就烘托到了高潮。
第362章 很昂贵
不知道当时是谁第一个买到小灵通的,但是买到小灵通的人会在柜台上接受邮政工作人员的指点,插好电话卡,开机,然后学会初步的操作。
大部分人夹着已经空瘪包,走到邮政门口,然后傲气的看着那一群看热闹的群众,把小灵通举到眼前,然后拨打一个熟悉的号码。
“喂,二哥吗,我老三呐,我买小灵通了,你记一下我的号码,*******,以后有事直接给我这号码打电话。”
“喂,于老板吗?我老周,我报一下我的号码啊,以后有事打我电话,今儿你是不是到一批货呀?给我留一千件儿。”
这趾高气扬的劲儿,让旁边看热闹的人羡慕的要死。
当天全京城就卖出了十二万部小灵通,十多万张电话卡,所有人都选择了五十块钱的套餐。
现在的邮政单纯的很,就一个套餐,不选套餐,你就按基本资费收费,哪怕是个傻子都知道,用套餐要便宜很多。
当然,也有人不选,因为他觉得套餐还是贵。他买个小灵通就是让人别人羡慕的,其实一个月也打不了几分钟。
那不如就用基本资费来付钱,五块钱的月租,外加打几分钟,给多少钱,对于那种精打细算的人,也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当天晚上,在京城饭店,京城邮政联合华清大学、798厂搞了一个庆祝晚宴。
不庆祝都不行啊,十二万部收小灵通,就算是两千块钱一部,那也是两亿多的收入。
京城邮政从来没有在一天时间之内吃的这么饱过,虽然这些钱要四家分润,但但那也是吃的沟满壕平。
邮政领导高兴的跟刘华说悄悄话:“刘工,你是这个。”
他竖起了大拇指:“一天二点四亿的销售额,今天您来之前,我接到电话了,领导让我明天去汇报工作。”
刘华抱拳拱手:“恭喜恭喜呀,你这是产房传喜讯要升(生)了。”
“还不能这么说,不过我感觉领导应该是肯定我的工作的,当然,这也离不开您的支持。”
刘华笑眯眯的喝了一口酒:“客气了,我估计明天你汇报完工作以后,你们领导就该批示,要全国推广了。”
“八九不离十啊,您知道我最满意小灵通的地点是哪儿吗?”
刘华点点头:“最适应于咱们当下的基本国情。”
邮政领导笑着说:“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虽然说小灵通是现在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但我觉得吧,GSM还是要拿下的。”刘华郑重的说:“小灵通的PHS系统毕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未来的移动通讯还是要靠数字通讯技术,那是主流啊,不过我们只是一味的深挖PHS系统,那就是把自己隔绝在世界主流市场之外。”
“要不要引进GSM,这是一个很严谨的课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邮政领导高兴的说:“今天是来庆功的,不聊其他事情。”
可惜男人在一起喝酒,不聊点儿国家大事,这酒怎么喝的下去,这就是下酒的小零食、酒菜。
本来聊着今天的事,结果聊着聊着又结果又聊到邮政的业务上了。
刘华觉得给他提前打个预防针也是好的。
“领导,你别这么高兴啊,这件事儿,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啊。”
“什么意思?”
刘华若有所思的说:“本来你们邮政的作用是送报纸、收发信件还有汇款以及邮递包裹。”
“没错。”
“但是你没发觉吗?随着电话的兴起,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兴起,信件的功能现在越来越鸡肋。”
领导点点头:“没错啊,原来是互报平安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是现在有了电话以后,信件的功能就显得太滞后了。”
“而且随着电话技术的发展加速,越来越需要专业化,我估摸着到时候肯定会拆分出去,搞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电话和移动电话业务甚至网络业务。”
“那邮递的功能怎么办?”
“整合整合呀,成立一个银行以及快递。”刘华乐呵呵的说:“在这方面你们有的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你们可以辐射到全国所有乡镇,这是其他私营企业都不具备的,而且你们还有邮政法,公函文件的邮递找你们是最好的。”
“快递是什么意思?”
“快速传递,以往信件的邮递最起码需要一个星期,快递就是把这个过程缩短,两到三天,就要把包裹送到人家手中,增加时效性。”
领导摇摇头:“不可能的,你知道咱们国家这么大,怎么可能两到三天就把东西送到用户手中。”
“很可能,国家正在加大基础建设,近一点的使用火车、高速公路运输,远一点的直接用飞机。”
刘华说的犹如天方夜谭,领导根本不相信这话,飞机运送,那得要多少成本,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人压根儿就不敢想象,几十年以后,邮政快递能有四五十架飞机,一个私私人的快递公司机队数量接近百架。
“反正您早做准备吧,要是能把功夫做到前头,这可是一大功绩啊。”
这句话领导听到进去了,他虽然不再赞同快递的,刘华说电话业务会分出去,他还是觉得可以相信的。
第二天,媒体又是大书特书,把小灵通的盛世景象给报道出去,这下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小灵通一下子进入了很多地方邮政的眼帘,但是因为现在的风气还算是比较保守,所以说大家决定多观望一阵子再进行引进。
让刘华、华清大学以及京城邮政都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提出要引进小灵通的竟然是香江。
想想觉得这事儿也对,香江弹丸之地,一个小灵通足以支撑普通民众的日常通讯需求。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