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55节

  主持人给所有参加讲座的学生热情的介绍了刘华的身份背景,底下的学生,包括那个记者才知道这个昨天搓穿的跟古人类一样的男人,竟然是半导体这个是先锋科技的领军人物。

  记者的时候才发现,刘华没有穿那一身中身装而是换了一身西装,一看就和其他人的西装不一样,绝对是牌子货。

  刘华把袖标给剪掉了,这位记者一时也看不出究竟是哪一个牌子的西装。

第350章 姊妹

  讲座开始以后,刘华在台上挥斥方遒,给同学们详细讲解半导体的应用。

  深厚的知识功底,再加上他对日后二三十年半导体的广泛应用的了解,一开口就吸引了这些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还有很多媒体。也被你华车讲的内容吸引了,但是就那位记者,他一直注意着刘华的西装,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呀,因为你的西服看起来就比他身上穿的要高级。

  所以他一直举手试图想要提问题,但是刘华却从来没有点他的名,相反,那些学生举手发问,刘华都一一点名,然后给予了自己的回答,博得了阵阵掌声。

  半个小时以后,这个记者终于忍无可忍,忍忍的站起来了。

  “刘生,我已经举手好长时间了,为什么你从来不点我的名?”

  刘华摆摆手:“这是一场属于港城大学学生的知识讲座,他们才是主角,你们媒体有什么问题,我们会在讲座以后再进行统一回答。”

  学生们眼中透露出清澈而又激动的眼神,然后就是一阵阵掌声,他们没有想到教授把他们地位摆在媒体之上。

  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以后,这位记者迫不及待的问道:“刘生,我请问你的西装是什么品牌的?”

  “Hugo boss。”

  “不可能。”那位记者不敢置信的说道:“你怎么可能买得起这种品牌的衣服?”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刘华笑了笑:“不要用你固有的眼光来看待我,来看待祖国大陆,我们现在确实不是很富有,但不代表,没有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就好像香江一样,也是有贫有富,而我掌握了知识也就掌握了财富。”

  接下来,刘华他们还在学校方面的陪同下,观看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就比如他们争夺宿舍之间那种激烈的喊口号跳舞,好像是叫dem beat。

  “所谓河东精神就是团结,我的河东姐妹自成一族,不但精明能干,做事爽快……”

  其实所谓的河东精神,应该是何东精神,指的是他们学校女子宿舍何东夫人纪念堂。

  咱们其他的专家教授了都感觉挺好玩儿的,刘华知道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港城大学的宿舍比较少,学生们只有通过这种活动来争抢有限的宿舍,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

  那位记者不好意思把自己的窘态给登到报纸上,但是其他报社可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既能发新闻,又能打击对手,何乐而不为?

  交流活动也是有自己私人时间的,刘华就带着媳妇儿游览香江的大街小巷,好歹他住的是丽晶酒店的总统套房,出入都有丽景酒店的专车接送。

  柳霏霏长的神似关之琳,再加上刘华要求丽晶酒店给媳妇儿配备了一个化妆团队。

  这么一打扮,虽然柳霏霏比关之琳年纪要大,但是两个人看起来更加像了。

  当刘华带着他媳妇儿在中环购物的时候,就引起了狗仔注意,他们还以为关之琳又跟谁谈恋爱了。

  第二天娱乐周刊就出街了,关之琳新恋情曝光。

  因为带着一个孩子,大人孩子还比较和谐,于是很多人还以为关之琳给人做后妈了。

  关之琳一大早上起来,无聊的看娱乐周刊,有没有什么八卦新闻,没想到吃到自己瓜了。

  自己确实男朋友挺多的,但是也没给人做过后妈呀,但是她马上又反应过来不对啊,我最近没跟谁谈恋爱啊。

  当天关之琳去开工,就有记者访问她关于新恋情的事情,关之琳直接否认了,可惜全港的八卦群众都认为是她。

  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有人认出了照片里面那个男的,这不是新来交流的内地大学教授吗,他应该跟关之琳没什么交集啊。

  经过资料的收集,狗仔就发现关之琳在片场开工的时候,刘教授陪着那个女人在逛街,那就说明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只是有狗仔经过坚持不懈的蹲点,终于发现,刘教授的老婆跟关之琳极其相似。

  关之琳也闹明白了,原来新从内地来了个教授,他的夫人跟自己特别相像关之琳也很好奇,到底有多像?

  于是跟自己相熟的狗仔一打听,原来刘教授一家住在丽晶酒店的总统套房。

  这是关之琳来到了丽晶酒店,见过柳霏霏的服务员又把关之琳当成了柳菲菲。

  等到刘华带着媳妇儿从外面逛街回来,在大堂就不期而遇了。

  真的就好像照镜子一样,不过柳菲菲多了一丝成熟的感觉。也多了一点点雍容华贵的气质,而关之琳正是青春洋溢。

  两个人的语言又不大通,于是在酒店找了一个既会说普通话又会说粤语的服务员作为翻译。

  那个服务员好兴奋啊,在线吃第一手的瓜。

  两个人一对族谱,柳霏霏是钮钴禄家族的,关之琳是瓜尔佳家族的,两家之间互有通婚,追溯了一下,还真是有亲戚关系。

  可以追溯到关之琳的一个太奶奶,就是钮钴禄家的,两个人算起来应该算是表姐妹,这种大家族的事情也挺复杂的,光是亲戚关系就能绕死人。

  虽然算不得他乡遇故知,但是他乡能遇亲戚也是一件比较幸运的事情。

  正好刘华的交流活动也比较繁忙,不能一直陪着柳霏霏,于是关之琳自告奋勇陪着自己这位新姐妹去逛街。

  于是商场里面一下子出现两个关之琳,把很多人都给搞蒙了。

  关之琳也感觉挺纳闷儿的,她听说内地挺穷的,怎么自己这位表姐花钱比自己还大方。

  临出来之前,刘华特地委托中银办了一张长城国际卡,本身刘华的钱就存在银行里面,再加上公司流水也基本上从中银走的,可以说中银比刘华还自己清楚他有多少钱。

  柳霏霏给自己这位妹妹买了两件衣服,花了三四万,包包又花了好几万,关之琳就忍不住了。

  “表姐,我听说内地还不是很富裕,要不还是我来买单吧。”

  柳霏霏笑着说:“放心吧,我们内地现在有一拨人富起来了,你这位表姐夫就是先富起来的这一部分人,他除了是个教授,还是两家企业的老板,不差钱。”

第351章 装叉

  关之琳对自己这个表姐夫瞬间就起了好奇心,当然,仅仅知只是好奇,不带其他的异样感情。

  现在的内地对于绝大部分香江人来说,他们只感觉落后、贫穷、神秘。

  自己这个表姐给自己买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十几万就这么花出去了,甚至连关之琳自己都感觉有点心疼,要知道,现在她一部戏的片酬也不过在四五十万。

  刘华因为还忙着学术交流的事情,所以他能陪伴媳妇儿,时间还是很少的。

  而关之琳正好有档期,于是他就热心的陪着自己这个表姐,在整个香江到处游玩。

  所以她也从这个表姐口中知道了他们家很多信息,但是却一直不知道这个表姐夫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好像是做发动机的,但又好像被不仅仅是做发动机的,至于其他做什么,聊到这里,他表姐就好像顾左而言他。

  有一天,三个人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关之琳就再也忍不住了。

  “姐夫,你到底做什么买卖的呀?姐姐这两天为我花钱如流水一般,我看着都心疼,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刘华笑都笑说道:“开了两个厂子,一个生产发动机。还有一个嘛,生产高科技的材料,碳纤维。”

  “碳纤维?”关之琳歪着脑袋说:“我好像听谁说过这个东西,好像是哪个公子哥向我炫耀他的跑车,说车身材料用的碳纤维,所以特别轻,但是有非常有强度。”

  “没错,就是这个碳纤维的原材料。”

  “很赚钱吗”关之琳继续问道:“能用在跑车上应该很贵的吧?”

  “确实比较贵,能大规模生产这东西的,以前只有小东洋和大老美,其余有些国家虽然也能够生产,但是成不了气候,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大规模生产这种高科技材料的国家。”

  “这么厉害啊?”关之琳佩服的说道:“应该比钢铁要贵得多吧。”

  “售价一百二十美元一公斤。”

  “那也没多贵呀啊,等等,您说的是一百二十美元一公斤?”

  刘华点点头:“没错,这玩意儿售价都是按公斤来说的。”

  “姐夫,那你一年能生产多少公斤啊?”

  刘华竖起一根手指:“一年差不多一万吨。”

  “一万吨?”

  关之琳都不需要心算,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超出她认知的天文数字。

  如今香江有很多大亨,大部分都是搞房地产的,也有一些搞实业,比如什么服装大王啊、玩具大王之类的。

  但其实这些人甚至包括那些房地产大亨,想要掏出一个亿的现金都不是那么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么贵的材料都是谁在买啊?”

  刘华笑了笑:“咱们国内的客户是以国家为主的,我卖的比较便宜,几百块钱本币就卖了,国外的客户才卖上百美元,我目前国外只有几个顾客,都是汉斯国人但是他们都是奥迪、宝马这些厂家的股东。”

  关之琳一瞬间就想到了好多,她这个表姐夫绝对是一个粗大腿,一定要抱好了,抱住了,未来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刘华笑着说:“你要是想买宝马或者奥迪的车,我可以跟我的客户说一下,帮你定制一个。”

  关之琳摇摇头:“那倒用不着这么铺张浪费。”

  自己这个表姐相当于是捡的,既然他们家是粗大腿,那就好好相处,没必要占这些小便宜,相处好了,能得到的好处比这些小便宜要多的多。

  关之琳还是有一定投资眼光的,要不然后来也不会投资楼市发财了。

  刘华每天就在学校里面跟那些教授进行交流,要不然就是给他们的半导体方面对于研究生上上课。

  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这些原本的略带一些傲气的港城大学研究生,终于知道锅是铁打,刘华这个作为国内的半导体方面的领军人物不是浪催的。

  之前他们的导师告诉他们,通用电气曾经以总工程师的待遇虚席以待,都没有请到刘华,可见刘华的本事有多大。

  因为香江本地的制造业已经渐渐走上了末路,这些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好,刘华跟他们交流的时候,能够感觉到他们的忧心。

  “如果工作实在不好找,可以去内地,虽然暂时工资比较低一点。”刘华笑着说:“但是从长远来看,内地的发展潜力是不可限量的。”

  有些学生则不以为然:“刘教授在内地工作一百年,也不可能在香江买得起房。”

  “为什么把你们自己局限在这么一个小岛上?”刘华摇摇头:“香江未来的定位是没有工业的,这里是未来是祖国的金融中转站,是一个金融国际都市,以金融行业和服务业为主,想要买房,为什么不干脆在内地定居,至少未来你能住的房子要宽敞的很多。”

  “离乡背井啊。”

  刘华笑了笑:“像你们这样的研究生,要想有发展,要么就去内地,要么去国外,不都是背井离乡吗,至少在内地同文同种,你不会被人歧视啊。”

  “可是内地现在的条件太差了。”

  “差吗?我感觉不差,那个现在只是没钱。”刘华笑着说:“但是能够买到的物资一样不差,丝毫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只是不会像国外那么奢靡罢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你们的未来,对你们下一代都是有好处的。”

  让刘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番操作,确实为咱们改革初期吸引了不少香江的人才,这些人未来在国家半导体建设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和港城大学的交流也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其他的老师都回去了,刘华还留在香江。

  他还没有陪老婆好好玩儿游览一番,所以准备继续再呆几天再回去。

  他带着老婆孩子还有关之琳在陆羽楼喝茶的时候,有个不速之客来到他的面前。

  “刘生,我们老板想要请你共进晚餐。”

  刘华不认识眼前之人,皱着眉头问道:“未请教您的尊姓大名,你的老板又是哪一位?”

首节 上一节 155/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