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49节
刘华被分到的材料和动力装置研究的任务,作为这方面的负责人,他管理七个研究室以及两大炼钢厂、三大造船厂的相关技术人员,攻克这两个难关。
开完大会之后还要开小会,总师和负责各方面具体工作的副总师以及行政人员互相通通气,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杨先生对刘华说道:“我听说是你这个小朋友首先提议要拿下LNG运输船的,有战略眼光,这艘船未来的应用潜力巨大,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且你作为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开创者,主动承担了材料和动力装置攻关任务,我只能说后生可畏呀。”
“杨先生,您过奖了。”刘华笑了笑:“这也是逼上梁山啊,我们工业部的领导让我弥补他,思来想去,我觉得这个项目是最适合的了。”
“那我以后要让我们的领导多跟你交交心。”杨先生乐呵呵的说:“好吧,咱们言归正传,谈一谈你的想法吧。”
刘华拿出两张草图,通过幻灯片投射出来,指着图纸说道:“现在全世界LNG运输船的动力装置使用的是双燃料锅炉加蒸汽透平推进系统,虽然这种操作推进系统比较稳定,但是它也有它的弱点,热量利用效率太低,经济性也比较差。”
刘华停顿了一下说道:“所以我认为我们的LNG运输船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对比双燃料锅炉系统要有明显的优势,这样才能增加我们的竞争力。”
第336章 联盟
杨先生放下手中的笔,点点头说道:“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我这段时间在家里面苦思冥想了两种推荐方式。”
杨先生眼前一亮,笑着说:“怪不得你会提议拿下LNG运输船项目,原来是肚子里面有货呀,快好好跟我说道说道。”
“二冲程低速柴油机推进系统+再液化装置,以及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刘华笑着说:“这两款推进系统在我的设想当中,都是比较安全可靠,而且效率比较高的。”
接下来刘华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两种推荐系统的原理大致讲了一下,就把优缺点都说了一遍。
七十多岁的杨先生,他那个笔头就没有停下来过,时不时的还要插嘴问一句,他老人家不愧是船舶方面的权威,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核心。
会议连开三天,这三天可不轻松,每天最起码要坐在会议室里七八个小时,但是也是卓有成效的。
几十万吨的LNG运输船,被拆分成了成千上万个子项目,交给一个个研究所,一个个研究小组,乃至一个个技工小组。
可不能小看那些高级技工,有船体怎么去焊接,怎么切割备料,都是他们在研究。
柳霏霏看着刘华在家里面整理那些个图纸,就笑着说:“你还真的是劳碌命啊,总说着自己要多休息,多玩玩儿,不想再操心了,可是总也闲不下来。”
刘华笑了笑:“幸好娶了你这个贤内助,这一次,我要全国各地到处飞了,不过好在还都是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吃不了什么苦。”
“我才不担心了。”柳霏霏笑着说:“跟你一起生活了十多年了,我还能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吗,我不敢说你大公无私,但在你心里,国家永远是最重要的。”
“难道不应该吗?”
柳霏霏点点头:“所以啊,我一直支持你,你就放心去闯吧,家里边儿我会照顾的好好的,不会让你分心的。”
刘华半个月飞了六个城市,每到一个城市,也没有别的工作,就是跟研究所的人开会。
开会布置任务,把自己的设计给布置下去,让他们进行完善,他们进行实现。
每一次开会都是六七个小时,刘华要给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给他们讲懂了,才有继续研究下去的可能。
等刘华回到京城的时候,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儿,怪不得上辈子在电视里看到那些研究人员,大部分都是瘦长条的体型,不谈研究工作,就全国各地这样奔波,那都是一件辛苦的事儿。
在家休息了两天以后,刘华又赶到了首钢,因为离家最近,所以刘华把首钢和轧钢厂放在了最后一站。
“刘工啊,早就盼着你来了,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首钢的总师热情的说:“你还真是让我们望眼欲穿啊。”
副厂长是个精明人,一看刘华的神态和脸色,就知道最近忙的够呛。
于是他赶忙打圆场:“周工,刘工家就在京城,他跑不了的,重头戏在后面,所以刘工才把我们放到最后的,今天咱先不谈工作,估摸着刘工最近一段时间也是忙的够呛,咱们好好招待一番,今天先聊点闲话,让刘工放松一下心情,明天再说正事儿。”
周工在首钢也是经常研究起来就废寝忘食的人物,听副厂长这么一提,他才注意到刘华似乎真的很疲惫。
他立刻明白因为什么了,一个这么重大项目的副总师,劳心劳力,怎么可能不疲惫?
“厂长说的对,今天咱们不聊这事儿。”周工赶紧说:“今天给刘工接风洗尘,刚从外地回来,怎么能不洗尘呢?”
大排筵宴,喝的四十年的黄酒,小酌三五杯,图的就是个活络血脉,放松精神,如此恰到好处。
虽然说今天不聊正事儿,但是在酒席上面还是说了一些项目的事情,这其中着重就介绍了宝钢。
宝钢和首钢一同承担了炼制船用钢的任务,两家虽然说是合作,但也有竞争关系,谁能在里面拔得头筹,未来造船厂的可能订单会更多一些。
宝钢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得到了大力的支持,如今的科研能力不可小觑。
刘华着重介绍了一下宝钢的实力,首钢的这位副厂长顿时震惊不已。
“真是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啊。”副厂长叹口气说:“要说他们是在我们之后建设的,用的还是我们厂的图纸,建设宝钢的时候,我们支持了工程师,没想到终究是养虎遗患,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这话说的就过了,什么叫做养虎遗患?”刘华笑着说:“增强的都是我国的综合国力,我觉得还是要良性竞争的好。”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副厂长笑着说:“每一次部里开会,宝钢可神气了,人家用的矿石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那是巴西的富矿。”
“你们应该也快了吧?”刘华笑着说:“这应该是国家大战略,既要从经济层面考虑,要从战略层面考虑,从经济层面考虑,用富矿消耗的能源比较少,从战略层面讲,国内的铁矿封存,作为战略资源。”
“还真是啊,以前还没考虑过。”
刘华笑着说:“这是以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铁矿石、煤炭、石油等等,随着我国越来越富裕,所有的战略矿产资源都要暂时性封存。”
副厂长眼珠子一转,立刻笑着说:“趁着这个机会,我们首钢干脆就跟上级打个申请,我们也从国外进口铁矿石。”
“这绝对是好事儿,我相信上面会同意的。”刘华点点头:“我建议咱们国内的钢铁企业组成一个战略联盟,每年统计一下一共需要多少铁矿石,联合起来跟国外采购。”
“没错,量大从优。”副厂长笑着说:“他巴西铁矿石不降价,我们就找袋鼠国买,这么大的量,我不愁他不低头。”
“要不干脆一点,每年铁矿石要进口的时候搞一个招标会。”刘华笑着说:“谁出的价儿低就跟谁买。”
第337章 发际线
刘华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是有意识的引导,他记得咱们国家九十年代的时候出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个黄皮白心的玩意儿,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这货在咱们国内跟各大钢铁企业,小到门卫,大到总裁,都混得透熟。
借着这些便利,他就统计了各大钢铁厂每年的原材料需求量,然后把这些数据卖给必和必拓、淡水河谷。
咱们家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一下子就让人家拿捏住了,每年不得不花费海量的资金去购购买原材料。
一直到后来,全国钢铁企业联盟起来,集体施压,才把价格给压了下去。
当然,这货后来也被发现了,最终绳之以法,但是损失的资金回不来了,咱们国家遭受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研究LNG运输船传递材料是可是个细致活,刘华给首钢的工程师们上了半个月的课,这已经是相当给首钢面子了,给宝钢的工程师们也顶多不过上了四天课。
首钢的管理层们那是感激涕零啊,,想当年困难的那些年,送的那些土特产可不是白送的,到底留了一份香火情。
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以后,刘华在家里面休息,必须要好好休息,他以前是跑单帮的科研工程师,突然间率领这么多科研团队,一下子还适应不过来。
媳妇也曾经问过他:以前他搞科研都是一个人默默的搞,这次怎么搞这么大一个动静。
刘华则笑着回答:“你知道这次搞的这个东西有多大吗?能装十几万吨的天然气,如此的庞然大物,要是我一个人慢慢儿搞,那得搞到猴年马月去啊。”
就是因为一个人把这么一艘船给搞出来,太不符合实际情况了,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刘华才要求领导搞一次大会战。
其实,刘华就是休息在家里休息不安生,如今他也是全国知名人士,尤其是在摩托车发动机这个圈儿里面,那是如雷贯耳。
如今国家的经济情况非常利好,各地的摩托车生产厂商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
很多摩托车厂压根儿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是从这儿买点零件儿,从那儿买点儿零件儿,七拼八凑的拼个摩托车出来。
其中最核心的自然是发动机,每天,太一重工门口都有络绎不绝的各地厂商前来拜访。
一般的杂牌子,刘华自然不用理会,但是有很多企业原来是国企,并不生产摩托车。但是后来为了寻找出路,给工人们找口饭吃,于是改行换当,闯进了摩托车这条赛道。
他们的级别度还挺高,这些厂里的负责人拿着各地区头头脑脑开的介绍信来找刘华,鞠伟压根儿不够级别,只能由刘华亲自接待。
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懂得摩托车是怎么生产的,刘华跟他们聊起来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他们张口就要是要最好的发动机,刘华只能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我的发动机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了。
刘华也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明明压根儿不懂技术,却还要放肆的说自己要造全世界最好的摩托车,不是说刘华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他们的要求高,希望刘华再优化优化。
气的刘华都想甩给他们两巴掌,有本事你自己优化。
但是人家背后有人,而且如此的有恃无恐,刘话也只能是虚以委蛇。
“优化发动机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时间,一款好的发动机研究,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是研究不出来的。”刘华假装很无奈的说:“我暂时没有时间,因为我还要负责其他的工程,另外我不知道贵厂等不等得起。”
刘华心想,你们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闯进这条赛道的。
果然,这话一出,他们也就妥协了,直接开始谈订单价格是一压再压,更有甚者,有不要脸的希望合同上写的价格和实际价格有点儿误差,具体啥意思,懂了都懂,不能明说。
对于这种要求呢,刘华当然是断然拒绝,有一些人还是不依不饶,刘华也不在意,如果这些人敢动用特别的手段。刘华也可以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背景深厚。
我愿意跟你在商言商,你就应该知情识趣,真要动用手段,你小子不是下来就是进号子。
面对这种不胜其扰的拜访,刘华实在是烦不胜烦,后来实在没办法,李怀德给他出了个招。
李怀德帮他联系了工业部一位退休的老主任,原则性极强的那种,反聘他当自己的办公室副主任,让这位老主任代替刘华来接见这些各地来拜访的人。
这位老主任一辈子在工业部兢兢业业,认识他的人极多,哪个要是敢在他面前不讲原则,老主任不介意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原则。
刘华现在实在太忙了,平均每个星期就要飞一趟外地,他的差旅费之高让工业部都感觉惊讶,好在刘华自己承担了差旅费。
领导虽然觉得这有点不符合程序,谁让咱们现在兜里的钞票实在不多,也只能默认的这种情况,谁让刘华真的有钱了。
八八年底,还没有过年之前,刘华又全国各地跑了一圈儿,了解了一下各研究所的研究情况,总体来说情况是一片大好的,虽然没有大的突破,但是进度一直在朝前发展。
搞完了LNG的事情,华清大学那边也要开会,他的研究生他得过问,系里面的科研任务他也得过问。
李教授对刘华说:“现在上面决定搞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我给你争取了一个副总师的位置。”
刘华非常抗拒:“你想累死我吧,我在工业部那边,还有个超级大工程,我也是副总师。”
“能者多劳。”李教授笑着说:“在超级计算机架构这方面,你是全国无人能及,我都比你略逊两畴,就是因为考虑到你还有其他的工作,要不然你应该担任总师。”
刘华摸摸脑门,他感觉自己的发际线有上移的可能性,要知道他如今四十多岁,还是一头浓密乌黑的头发,他可不想要地中海呀。
第338章 忙
刘华是真的不想接这个挑子,奈何有两个部门都派出人来游说他,科工委和科学院。
而刘华的编制偏偏就隶属于这两个部门,这面子刘华不能不给呀,他还指望着以后能混个院士头衔呢。
于是万般无奈之下,一会儿只能成为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副总师,手底下三个硕士研究生,暂时是别想毕业了。
在他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刘华把他们全部扔进了超级计算机项目组,并且要求他们以总师的眼光来制定一条可行性的超级计算机搭建路径,当然了,最好是一人能够构思一个。
这仨孩子没看过甄嬛传,要不然他们真的想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刘华看着愁眉苦脸的三个学生,直接开口训斥:“多大点儿事儿啊,我平时教你们的还少吗,软件硬件儿我不都教了吗,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基础给你们打好了,你们得知道力争上游啊,不想当超级计算机总师的研究生不是好的研究生。”
仨小子原本以为考了一个大牛的研究生简直是三生有幸,现在看来,他们简直是三生作恶。
刘华忙着两头兼顾,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儿用,今天在这边讲船舶,明天在那边讲超级计算机,也就是他大脑精神力太强大了,要不然真的能串台。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