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46节

  “可是我觉得我们老师特别有天赋,所以我就想,能培养出我老师那样人才的人,一定是个很伟大的人。”

  刘华摆摆手:“别给我戴帽子,我也就是个普通的人,有七情六欲,有缺点,有优点。”

  说到这里,刘华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个雷俊也是一个写程序的高手啊,据说当年WPS的核心就是他搞定的。

  现在他的三个研究生正在全力以赴的编写数据库的程序,要是再加上雷俊这么一个生力军的话,那估计数据库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学海无涯苦作舟,你能够知道认真学,我很欣慰。”刘华玩笑的说:“既然你说想跟我好好学习学习,那我就给一个机会。”

  雷俊惊喜的问道:“真的吗,师公,什么机会?”

  “我这边要编写一个咱们自己的数据库软件。”刘华笑着说:“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让你加入到项目组当中去。”

  雷俊有一些纠结,但是犹豫再三之后,雷俊还是点点头:“我愿意加入。”

  刘华一拍桌子:“好,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不是一般人,我告诉你,这绝对是一个非同一般的经历,对你整个职业生涯都有着不同一般意义。”

第329章 内卷

  把吃的饱饱的雷俊又给拉回了自己的实验室,这年头要做软件科研,必须要在实验室里面,没办法,孩子们不可能人手一台电脑。

  “梁宇、英会平、柳志涛。”

  刘华指着自己的三个学生介绍道:“这是雷俊,他老师是我当年带的第一届学生,这孩子非常聪明,而且基础牢靠,并且对于电脑编程有着异乎常人的能力,别看你们今年研一,但是电脑编程,你们还真不一定有他厉害。”

  都是热血方刚的年轻人,谁也不服谁呀,尤其是对方还是个本科生,老师竟然说自己的电脑编程不一定有他厉害,三个人顿时就不服气了。

  雷俊也感觉到大事不妙,他是一个多有情商的人啊,要不然以后当老板搞直播,也不会有那么多粉丝。

  他在心里暗叫不好:师公这是给我上强度呢,纵然是望孙成龙,但是别给我拉仇恨啊,这三个妥妥都是师叔级别的人物,还是研究生,我哪比得过呀?

  但是雷俊也不是个服输的人啊,师公这么介绍,他心中还有一些沾沾自喜,因为他确实有本事。

  因此,雷俊只是淡淡的自谦:“哪里哪里,师公过誉了。”

  刘华笑着说:“你们仨可得加把劲儿啊,他喊我师公,也就是你们的师侄,别到时候你们都比不过他。

  于是四个年轻人就分成了两波,开始互相较劲,眼神在空气中交错,都要激出火花来了。

  刘华自然能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他也没说什么,年轻人互相较劲,这是好事儿。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嘛。

  一会儿到教务处给雷俊申请了临时的通行证,完了之后,还帮他申请了一个单独的宿舍,又给他发了两个月的补贴。

  刘华对待自己的研究生一向是很大方的,每个月好几百块钱的补贴,比市面上大部分工人的工资都要高好多。

  雷俊看见这么多钱,有些错愕:“师公,你给多了吧,日常零花用不了那么多。”

  “这是我给我研究生的补贴,有一部分是国家给的,有一部分是我私人给的。”刘华笑着说:“你只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就行了,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雷俊又有些紧张了,师公有压力,他是真给呀,我一个本科生,他现在就给我研究生的待遇,我要是做不好的话,那不辜负了师公的厚爱了吗。

  于是,当雷俊投入到工作当中的时候,他使出了百分之一百五十的精力,每天最早到实验室,最晚走。回去以后还要学习好几个小时,每一个星期的组会,他问的问题最多。

  他的三位师叔私下跟刘华吐槽:“老师,你不是一向最反对这种偷偷的内卷吗,小师侄现在卷的不像样子啊。”

  内卷这个词,还是刘华跟他们说的,现在在华清大学校园里面也有一定的流行度。

  “可能是跟你们仨研究生在一起工作,他有压力吧。”

  梁宇叫屈:“压力,谁该有压力,我们三个有压力,两个星期以前,他还跟不上工作进度,现在他已经能超额完成了,他写的代码太漂亮了,我们仨甘拜下风。”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放光。”刘华笑着说:“你们要放平心态,他应该是个天才。”

  柳志涛低落的说:“想当年我考上华清大学的时候,人家也叫我天才,万没有想到天才贬值的这么快,我都研一了,还比不过一个本科生。”

  “定位不同而已。”刘华笑着说:“他将来也许能开创一个时代,而你们能建设一个时代。”

  英会平摇摇头:“老师,你还是别说了吧,你越说我越失落,原本我以为我是这个时代弄潮儿就已经够牛的了,感情我弄的潮是这家伙在兴风作浪。”

  有着雷俊这条鲶鱼在里面不停的搅动,他们四个的工作进度前所未有的快,两个月的暑假,数据库就已经搭建完成了。

  毕竟,这只是一个适用于军队单一性能的数据库,再加上负责编程工作的又都是不同程度的天才,再加上刘华这样一个bug般的存在。

  所以两个月写一个数据库程序已经绰绰有余了。

  经过再三的bug测试,刘华觉得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去总后交货了。

  然后这次一共给了十万块钱的经费,除了用电什么的,基本上没花多少,不得不说,那时候的人工真便宜。

  领导诧异的问道:“这么快就研究好了?”

  刘华点点头:“是,我们也经过测试了,应该能够满足现阶段所有需求。”

  领导点点头:“很好,有点好的过分了,我们这边还没准备好呢,你那边就交货了。”

  刘华笑着说:“要不先搞个试点吧,在京城周围,再加上在远处再搞一个地方。”

  领导点点头:“京城这位我搞好了,其他军区有点难办,没选择好,主要是我们要培训技术人员啊。”

  刘华想了想:“有了,可以把这个远处的试点搞在长江中游,就比如武昌。”

  “为啥?”

  刘华笑着说:“两个月前我学生的学生来找我,我觉得这小子是个可造之才,就把他拖进项目组啦,事实证明,他在整个项目当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人才就应该好好培养,最重要的是要能让他尽早成为顶梁柱。”

  刘华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他马上要回去上学了。”

  “上学?”

  刘华点点头:“没错,马上大二学生,珞珈山技术学院的,把试点放在她那边,可以让他看顾一下,顺便培养一下那边的技术人员。”

  领导点点头:“可以,就放到武昌吧,我让那边给你的徒孙办个技术顾问的头衔,培训技术人员顺便解决问题,每个月我也给他发点工资。”

  “那敢情好。”

  第二天晚上,刘华带着三个学生给雷俊践行,饭桌上刘华说道:“俊啊,还有个事儿要你去做?”

  “师公,你说吧。”雷俊拍拍胸口说道:“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不会推辞。”

第330章 出口

  “咱们这款数据库,是军队里面用的,现在需要试点运行。因为军方也缺乏技术人员,所以我就建议一部分放在京城,一部分就放在武昌。”

  雷俊赶忙问道:“那师公我有什么能做的?”

  “你能做的事情还不少。”刘华笑着说:“上面领导说了,给你在武昌办一个临时的技术顾问头衔,到时候你要帮他们解决计算机程序当中的bug,还要帮他们培训技术人员,当然了,都是有工资的。”

  雷俊拿着证件心满意足的走了,光刘华这两个月给他的补贴怎么的,七七八八就有上千块钱,再加上马上回去,每个月还有工资。

  这就足够他大学几年的生活费了,要知道从八三年开始,一般家庭的同学生就不再享受助学金了,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过了没几天区里面给刘华送来了一纸文件,太一重工还有太一新材料公司享受三免两减半的政策,这个时代能享受这个政策的都是外资或者合资企业。

  刘华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个资格,毫无疑问,是因为他最近立功太多了。

  这些功劳都没办法放到明面儿上来说,容易引起别人的侧目,只能暗地里给他一些好的政策优惠。

  另外市里面也给了一个政策,就是给了刘华一块地皮,很大,得有轧钢厂占地的一半大小,不用花钱的。

  刘华暂时没要兑现,市里面也说了,给他保留着,什么时候刘华想要扩大生产了,就可以跟市里面提出来。

  这政策好的刘华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他主动跟市政府约定,保留十年,十年以后要是还没有兑现,就可以做废了。

  实际上,刘华已经做了决定,九二年以后一定会把这块地兑现,因为那会儿关于民营经济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了。

  之所以还要说这句话,其实就是留个好印象。

  市政府的人也觉得刘华厚道,明明是白给他一块地,人家也只是让保留十年,虽然不知道十年以后地价是什么样,但到底是一大笔钱。

  太一新材料现在蒸蒸日上,每天都有大笔资金进账,之前区里里能收到税,虽然一大部分要上交,但自己还能落下不少。

  这一次国家给了三免两减半,区里面落不下钱了,不知道会不会闹什么幺蛾子。

  不过即使闹,刘华也不怕,虽然已经扩大生产了,但是现在主要还是供应国内需求,那甲方都是大爷,但凡FS区敢闹,估计会有人教他们做人的。

  话说现在刘华已经可以着手准备自己的碳纤维出口事宜了,厂里面的生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上面的需求,现在还有两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等建成以后,产量足够出口了。

  但是现在又有个难题摆在面前了,怎么才能出口?

  现在国际上就认东丽化工,咱们国内出产的东西的质量一向被人维护好这是一种固执偏见,但就是这种固执偏见,一直到四五十年以后还是存在。

  当然了,这其中有BBC、NBC的功能。

  现在的碳纤维主要厂商主要以小东洋、大老美还有约翰国为主,其实欧洲国家虽然也有涉猎,但是产量很小,技术相对落后。

  刘华咂摸了一下,想把碳纤维销售给小东洋、大老美或者约翰国是没戏了,但是刘华一下子想到了三个国家,汉斯国、披萨国和高卢国。

  这三个国家在这个领域,在这个时代都相对比较落后,那么把碳纤维销售给他们应该是有市场的。

  刘华琢磨着该怎么把碳纤维销售出去,突然他就想到了运十,运十的发动机是跟罗罗合作的,这也导致这些年我们国家民用航空跟空客都有合作。

  找航空部门联系空客,空客的飞机生产是需要碳纤维的,而大老美和小东洋的碳纤维对他们肯定是高价出售,毫无疑问的把他们当成了韭菜一样的割。

  说干就干,虽然现在还没有产量,但是不不代表不能先谈判,等东西生产出来再去谈判的话,恐怕就有一些被动了。

  刘华跟航空部门联系了,对于帮刘华推销碳纤维,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

  因为在国内有业务,所以空客在国内也设立了一个子公司,航空部门联系了他们以后,他们听说有高强度的碳纤维,空壳公司的人既高兴,又表示了将信将疑。

  高兴的是空客的碳纤维采购量一直不足,而且小东洋和大老美卖给他们的碳纤维也是加了价的。

  大老美一项把欧洲当成自己的血袋,疯狂的从这里吸血,再加上波音和空客又有竞争关系,他怎么可能让空客的成本降下来。

  而小东洋没有定价权,卖多卖少得听大老美的,所以当他们听说种花家有碳纤维,这是完全游离于老美价格体系以外的,不用问都知道,肯定会便宜很多嘛。

  但是他也有表示怀疑,种花家的碳纤维,以前没有听说过,而且中华家现在的科研能力能不能研究出碳纤维,他们也表示怀疑。

  但是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他们还是把消息汇报总部了,总部虽然也怀疑,但是不能够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性,还是让子公司进行接触。

  子公司的负责人是汉斯国人,相当的严谨,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所以当初才坚持向上汇报的。

  这次和太一新材料接触,他决定亲自出马,空客的子公司在是魔都,他亲自飞到京城。

  刘华派人派车去机场接他,等到了太一新材料厂门口的时候,这位斯特劳恩已经心凉了半截。

  因为如此简陋的厂房,他实在想象不出是怎么可能生产出高科技的碳纤维,没有让司机调头回机场,已经是他有涵养的体现。

  刘华看见这个不苟言笑的人眼中有一丝落寞,笑着上前握手:“施密特先生觉得很失望吗?”

  “确实有一点。”

  刘华哈哈大笑:“你们汉斯国人就是这么直率,放心吧,我们外面的厂房虽然很简陋,但是生产车间并不差劲,技术和产品更是靠得住。”

首节 上一节 146/2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