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44节
飞行员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到刘华身后,他准备近距离学习如何操纵无人机。
联络员好奇的问刘华:“为什么你要问人家飞行员有没有打过电子游戏呀?”
“因为未来的无人机操控跟电子游戏非常相像。”刘华笑着说:“等无人机什么时候发展成为战场的主流的时候,到时候你们招兵,就要看这孩子有没有电子游戏经历,最好是能得过奖的。”
“净瞎扯,玩物丧志,哪还有人专门为电子游戏举办大赛呀?”
刘华很肯定的说:“有的,未来不仅仅电子游戏会有大赛,而且会是世界级的大赛,就跟奥运会一样。”
“绝对不可能,要是孩子都去玩儿电子游戏了。那谁还读书啊?”
刘华并没有跟他争辩,因为他站在上帝视角的角度上,只是淡淡的说道:“任何一个行业如果要想做好了,是离不开知识支撑的,包括游戏。”
联络员接到空军方面的通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加满油的双尾蝎经过短暂的滑行以后,直接一个旱地拔葱冲上云霄,刘华通过操纵杆不断的操纵着双尾蝎做出各种机动动作。
“延迟不多啊。”
无侦一都团队羡慕的说:“这架飞机侦察能力比咱们的飞机都要好。”
刘华上辈子也算是个游戏高手吧,虽然不是最顶尖的,这一辈子虽然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练手,手艺回来了个七七八八。
飞行员站在旁边看着刘华潇洒的推动着操纵杆,做出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作,有时候还不忘回头跟飞行员炫耀一番。
“这个动作你开飞机的时候开不出来吧?”
飞行员只能无奈的点点头:“是,第一,咱们的飞机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强度,第二,人也受不了这么大的机动过载。”
“这就是无人机的优势,因为没有飞行员,所以设计无人机以后,能设计多快就设计多快,最好快到让导弹都追不上,只要飞机的结构强度够得上,不需要考虑人的因素。”
飞行员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不对不对,太快了眼睛也跟不上啊,胡乱的横冲直撞。在战斗当中可是致命的。”
“人的眼睛跟不上,那就让电脑来。”刘华笑着说:“超高速无人机,到时候配上人工智能,在关键时刻辅助飞行员,电脑的运算速度至少要比人快得多。”
“有道理,但是我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工智能。”
刘华笑了笑:“大老美现在有一部电视剧叫做霹雳游侠,那上面车子上配备的电脑就叫做人工智能,通过电脑分析能够做出各种战斗动作、路线规划,甚至帮人驾驶汽车。”
飞行员不知道什么是霹雳游侠,联络员也不知道。但是他上心了,他记下了霹雳游侠这部电视剧的名字,等回去之后查一查资料,看看什么叫做人工智能?
看着飞机已经飞了半个小时了,联络已经问:“刚刚飞机是空载还是满载啊?要不扔个东西看看?”
“想什么呢,刚刚是空载。”刘华没好气的说:“再说了,怎么扔东西,怎么加外挂,那是你们空军自己个儿的事情,这是我能研究的吗?”
“不能研究,你还不是把飞机给研究出来了。”联络员笑着说:“再多研究研究又咋啦?咱是自己人,我们又不找你的麻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刘华摇摇头:“还是要按规矩来的,刚开始我这个可是打的航模的名头,谁家的航模真的能丢炸弹发射导弹?”
六爷团队的人都被逗笑了,领导乐呵呵的说:“这是我们的专业啊,你放心把飞机交给我们,半年之内我们肯定能研究出无人机投弹舱和外挂。”
“就是嘛,专业的事情,你得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事儿你得麻烦六爷团队的人。”
领导好奇的问:“你为什么管轰六叫六爷?”
“六八年首飞到如今也有二十年了,人家辈分在这儿呢,再加上六爷这么大本事,尊称一声爷不为过吧?”
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刘华接着说:“咱们国家没别的本事,新三年旧修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们把六爷已经改到轰六D了,接下来不出个EFGH可说不过去,怎么的也得把二十六个字母轮一遍吧。”
“倒是真敢想啊,改进一款飞机得有多难呢?”
刘华摆摆手:“没关系,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估计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出来的六爷和现在的六爷可能就是完全两款飞机了。”
“既然是两款飞机,那我们为什么不设计一款新的机型呢?”
“新机型,下一代轰炸机?”刘华摇摇头:“不是我说丧气话,下一代轰炸机超长航程,隐身性能要好,载弹量要大,最好还得超音速,这就不是说改进改进能改出来的,没有三四十年之功是磨不出来的。”
飞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刘华的控制无人机降落在飞机场上,周围的技术人员一哄而上,拿着各种设备开始对飞机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
刘华站起身来对联络员说道:“接下来全交给你们了,我可以功成身退了。”
第325章 优势明显
联络员跟刘华走出机库,看到四下没有人,联络员小声抱怨:“为什么你每次都是这个样子,及时的抽身离开,就不能深入研究一下吗?”
“第一,我对我研究的东西有信心。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都是非常先进的。”刘华自傲的说:“第二就是我现在已经不是纯体制内的科学家了,你看着我研究的挺热闹,但有些事情我得掌握一个度,不能过度深入,我这边还有很多企业要养活。”
“我有点弄不明白你,要是你给咱们研究新装备,那我们的战斗力不得蹭蹭蹭的往上涨啊。”
刘华摇摇头:“不是,战斗力固然体现在武器和兵员素质上,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综合国力,大老美为什么能整合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就是因为他们得到综合国力最强。”
联络员摇摇头:“你这么说也有失偏颇,那咱们抗战的时候,那个中国国力一塌糊涂,不也打赢了吗?”
“这时候咱们的综合国力确实一塌糊涂。但你要分跟谁比,跟那些列强比确实样,但是就那时候,我们的综合国力也吊打世界上百分之七八十的国家。”
看着个联络官有点不大服气,刘华笑着说:“光我一个人强是没有用的,或者说强的有限,如果我们国家全产业链兴旺起来,到那时候科技自然会大爆发,到时候不用打,全世界那些国家都得让我们干稀碎,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包括大老美?”
刘华点点头:“包括大老美,咱们现在在开放,在发展经济,大老美也乐得把那些个低附加值的工厂搬到我们这边来。好像我们在给他们做苦力,其实我们在暗暗积蓄自己的实力,打好基础,这个阶段算三十年,三十年以后就是我们爆发的时机。”
“我有点不大相信,但是我拭目以待,您比我有学问,我就等着您说的爆发的那一天。”
刘华是坐着大卡车回厂的,因为面包车上被装了控制台,直接被留下了。
联络员笑着说会赔一辆车给刘华的,刘华估计很有可能是津门大发,刘华那辆面包车可是从小东洋进口的。
当然他也知道,现在各个部门的经费都不足,能赔一辆大发就已经很不错了,也就不再斤斤计较。
谁知道第二天,联络员就把那辆面包车给送回来了,还安上了原装的座椅,就连有点磕磕碰碰的都被修好了。
“领导说了,不能白拿你的车,连夜让汽车连帮你把车复原,控制台被专家们装到了一辆全地形车上了。”
“那可真是怪不好意思的,我也没拿这车当回事,你们还给我修好了。”
“应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要遵守的。”联络员乐呵呵的说:“领导说了,你这次的功劳很大,但是不能宣扬,只能给你记下一功,合适的时候再公布。”
“我无所谓。”刘华淡然的说:“跟两弹一星的元勋比起来,我还差的远呢,人家都没计较,我有什么好计较的。”
“领导问你,愿不愿意去北航或者哈工大带带学生,你在兵器方面也是很有建树的。”
刘华直接摆摆手:“不了,没那么多闲工夫,华清大学的学生已经够我忙活的了。”
“带一带吧。”联络员全说道:“就北航,也不要带多少,每年带一两个有天赋的,就发动机方面的,你知道轰六项目组和无侦一项目组对你有多敬佩吗,尤其是你设计的涡喷,太让人吃惊了,他们不提,领导也不会有这个想法的。”
“领导咋说的?”
“领导说了,咱们国家发动机一直是弱点,既然您有能力,就为国家多培养一些人才吧,能者多劳吗。”
“这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啊。”刘华玩笑的说:“我这没办法推脱,领导一开口就给我带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不接住了,就显得我有点不识好歹了。”
最终还是接受了去北航带两个研究生的建议,把联络员送走以后,刘华把鞠伟叫过来。
“咱们这两年怎么还是去招不到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啊。”
鞠伟直叫屈:“老板,我可是尽了全力的。按理说咱们工资水平也不差,但是人家大学生要么去部委或者是国企,要么去外企,咱们这个小厂虽然说客户都比较牛,但是说穿了也就是个挂靠集体的小加工厂,对人家天之骄子没有什么吸引力。”
“死脑筋。”刘华摇摇头:“你就不会展示一下我们厂的过人之处。”
“我跟人家说了。”鞠伟无奈的说:“我跟人家说了,我说我们都是发动机供应国内所有主要的摩托车生产厂商,并且专利授权给了本田和雅马哈,但是人家学生不信啊。”
“这有什么吸引力啊。”刘华摇摇头:“你没明白,这些孩子刚出学校门,养家糊口的重担还没有压到肩上,他们更看重以后的发展。”
“那以后的发展咱们肯定比不过国企、部委,就是现在比外企也要差一截啊。”
“我就是优势啊。”刘华着急的说:“我的优势多明显啊,隶属科工委和科学院,华清大学和北航的研究生导师,我就问你这优势明显吗,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子有没有吸引力。”
鞠伟一拍巴掌:“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这太有吸引力了,哪个学子能拒绝跟在一个著名科学家后面学习。”
“老板,您就放心吧,今年我高低给您找几个大学生回来。”
“那就把我的招牌打出去啊。”刘华挠挠头:“不能什么研究工作都由我来啊,”
刘华摸摸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的说:“话说领导让我带两个北航的研究生,反正是学习发动机的设计,我带到厂里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肯定没问题啊。”刘华自己回答道:“这导师白用学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当年多少兄弟不都是这么被导师忽悠过去的。”
然后他又点点头:“我给他们发补贴,对标外企。”
第326章 喝茶
刘华在打他未来那两个研究生的主意,那两个研究生也在打他的主意。
北航在在能源与动力专业当中,挑选了两个佼佼者直接保研,院里面给他们选的导师就是刘华。
这两位佼佼者还有一些不满,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听过有刘华的名字,虽然说现京城现在各大院校之间已经用电脑组成了一个网络雏形,但毕竟还没有奢侈到把专业的老师都晒到网上去。
所以刘华的名气也仅限在华清大学内部,外院校可能在半导体专业方面有人听过刘华的名字,但也只是局限在半导体和软件工程方面。
俩人觉得自己的前途暗淡,于是向学院申诉:“院长,不是我们挑肥拣瘦,院里给我们保研,那是我们的无上光荣,但是挑选导师,我们希望能挑选一个实力雄厚的导师,毕竟我们在本专业当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这个刘华导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能跟他学到点什么。”
“你们俩小孩子懂个屁呀。”院长不客气的说:“学院精挑细选给你们选的最好的导师,还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两弹一星工很伟大吧?你们知道那些元勋的名字吗,有些名单就是保密的,这位刘华刘教授,虽然你们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不代表他是实力差,我不能告诉你们他的具体成绩,等你们成了他的学生以后,你们自己慢慢儿就会知道的,也就是他现在还名不见经传,要不然还轮到你们俩到他手他手下去读研。”
听人劝吃饱饭,俩小子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是院长都这么重视这位导师,这俩人估摸着自己的导师应该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院长,那我们什么时候能见见导师啊?”
院长笑了笑:“想通了就好,你们导师也挺忙的,我跟他约个时间吧,让他见一见自己的开山大弟子。”
两人面面相觑,敢情这位以前没教过学生啊?
他们这点心思全写在脸上了,被院长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你们的导师是个全才,他没教过这个专业的学生,不代表没有教过学生,跟他好好儿学吧,等你们正式拜到他的门下,你们就知道你们这位导师究竟有多么厉害。”
院长琢磨着挑个好时间跟刘华打个电话,约他到北航来坐一坐,参观一下实验室,熟悉一下环境,以后也为北航的建设添砖加瓦。
没等这位院长约到刘华,刘华就被人喊走了。
联络员亲自开车把他带到总部的办公大楼:“领导也是思考再三,觉得不见你有点不大合适,毕竟你立了这么多功劳,领导说了,怎么着也得见见真神,感谢一下,这是最起码的礼貌问题。”
联络员是直接把刘华送到领导的办公室,而不是在会客室里等着,刘华进去以后,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联络员出去泡茶了。
趁着这个空档,一会儿好好打量了一下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茶几上放了一些报纸和杂志。
刘华只是稍微一打量,就知道领导最近的工作重点在哪里了。
领导抱歉的说:“刘工,你稍微等一下啊,等批示好这两份文件,我要好好的跟你聊一聊。”
“您忙您的,我可以看看那个报纸吗?”
“可以。”
联络员把茶送进来,刘华一边喝着茶,一边翻着茶几上的报纸和杂志,等了大概半个小时,领导终于忙完手头上的工作。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