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571节
“这是特区蓝水农场今年的玉米产量实测报告,以及用我们自配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的肉鸡增重对比图。”
“刚才那位领导,问我全国都没有多少畜牧场,引进饲料厂的必要性在哪里。”
“那我就给诸位解释一下。”
“首先今年我们特区,有些地方的秋收玉米,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九百斤。”
这个数字一出,会场顿时响起轻微吸气声——因为这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然这也是苏文宸耍的一个小聪明,他可没说平均亩产。
所以听到苏文宸这话,不少地方各省列席的代表,一个个都好奇的看向苏文宸。
显然都被这个产量,吓了一跳。
只有苏皖两省的代表,表情有些古怪的看着苏文宸。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他们知道那是实验室产量。
可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期待特区发展起来了。
特别是苏省。
这样他们南面承接沪市外溢的资源。
北面可以承接特区的外溢资源,那着实是美滋滋了。
苏文宸则继续道。
“这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农科院指导下摸索出的合理施肥方案,这离不开大量有机肥的帮忙。”
“而有机肥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家禽才可以。”
“另外我们尝试过,混合氨基酸的饲料可以让肉鸡增重速度至少提升30%。
“这意味着我们能把玉米,豆粕等粮食原料更高效地转化为肉。”
“所以一间大型饲料场,就相当于一座源源不断的粮食生产厂。”
苏文宸转向提问的干部。
“所以化肥提升土地潜力,高品质饲料则可以减少禽畜对粮食的消耗,把粮食更高效转化为肉蛋奶。
“而且这种大型生产线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终压低单位成本,再搭配后面的两个项目,甚至我们准备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不仅仅是引进一条饲料生产线。”
“如果项目落地,我认为这能够让我们人民群众,以最低的成本吃到肉。”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次买肉都跟打仗似的,甚至农村地区一年都舍不得吃一口肉。”
“领导,你觉得这有必要吗?”
对方张了张嘴,直接没说什么。
虽然他心里觉得这事不怎么急迫,可是他也知道,这说出来就有点不正确了。
特别是元旦过完之后,后面很快就要过年了。
估计真传出去,都能有买不到肉的群众朝他扔石头。
他才不干这种事情呢!
其他不少人想法也差不多,毕竟苏文宸提的是民生,可能在急迫性上确实不急。
但都苦了这么多年了,再忍一忍也没什么嘛。
但是这话能说出来吗?
说了,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场面一度沉默。
上面的领导点了点头。
“黄淮海特区代表,你继续!”
苏文宸见状,开始阐述家禽孵化环境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领导,我们的速生鸡虽然生长速度很快,但是繁殖速度还是跟不上目前的扩张速度。”
“孵化这一环节受温湿度影响很大,我们国内出雏率波动在70%左右。”
“可是引进这套系统,能把出雏率稳定提高到90%以上,还能有效控制疫病感染,这对扩大优良种禽规模至关重要。”
“有了这套设备,不光是我们特区,我们就能快速朝着附近省份提供优质种苗。”
“特别是跟我们特区相邻的鲁豫苏皖四个省份的国营畜牧场和社队养殖场。”
“都可以直接从我们这边大量采购雏鸡种苗,搭配我们饲料厂,我们也可以顺势带动周围四个省份的养殖业快速发展。”
显然苏文宸也知道,光靠他自己单打独斗那是不行的,所以直接拉上可能被拉过来的四省当队友。
显然对方听了苏文宸的一番话。
在看着资料描述的一行行详实的数据,四十天就能出栏的肉鸡料肉比直接一比六左右。
这也太划算了。
毕竟苏文宸附近的四个省,也都是目前的产量大省。
如果能用粗粮一比一点六换粮食,那他们能高兴坏了。
所以对苏文宸这番话,苏省代表第一个跳出来支持道。
“我赞同,这位黄淮海特区代表的话。”
其他人见状,顿时略显无语。
不过随后其他三省也都跟上。
毕竟虽然项目不是落实在自己省里,可是也不远,多少也能落点好处不是嘛!
苏文宸见状也一鼓作气做最后陈述道。
“各位领导,我们畜牧业发展本来就缓慢,现在全国一年的人均肉蛋摄入连五斤都不到。”
“而美国那边的年人均肉食摄入都已经两百斤以上了。”
“我们主要的肉食供应,甚至大多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农村地区的肉食供应可想而知。”
“是我们的人民群众不喜欢吃肉吗?”
“那为什么一到节假日,所有城市的肉联厂下面的国营肉铺几乎都会一开门,就只剩下边角料了。”
“所以我认为,关于畜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我们前面已经耽搁太多了。”
“现在我们重新追赶,这难免要多需要点资源。”
“当然如果领导您这边觉得我们需要资金实在太多,我们也可以不让上面拨款。”
“给我们特区临时开个外贸窗口,让我们把后面治碱肥和金羽鸡出口赚的美元全部专款用于引进设备。”
显然这次苏文宸也不是非要上面拨款引进。
如果上面同意他们特区外贸资金自用的话,他自然也无所谓。
那样反而发展更快。
上面的领导,听到苏文宸居然这么自信,居然打算用特区赚的资金引进项目。
立刻好奇道。
“你们治碱肥打算出口,美国那边有采购意向了?”
毕竟上面领导是计委的,虽然知道前面有先遣团去过特区。
但是具体内容他还真不清楚。
苏文宸想了想,没提治碱肥涉及到后面选票的事情直接,只说了正常的经济利益。
“目前谈了一个大概的采购意向,光是目前得知的大概数据,美国那边大概五百多万公顷的盐碱地。”
“而现在美国那边的一公顷盐碱地的治理费用,基本是五百到八百美元一年。”
“而我们这边的成本嘛,换成大概几美元可能就够了。”
“毕竟咱们人工成本其实真不高。”
“不过出口价,肯定不是这个价格,目前我的心理价位是一百到三百美元左右一年。”
“如果太高了,别人就没有必要采购了,而且美国那边如果人家没有利润,也不会千里迢迢过来采购。”
“至于金羽鸡,就要复杂一些了,作为高端肉鸡,我们准备跟月华兔一样,采用高价模式。”
“定价的话,几十到几百美元一只,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底,毕竟对于美国有钱人能否接受,我们也不确定。”
苏文宸这话说完后。
下面有人皱眉的用笔算了一下。
结果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道。
“你们这个什么治碱肥,按照你最低一百美元算,一年就能赚5个多亿?”
“那按照三百美元的价格,你们一年能赚十五亿美元?”
听到这话,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
不少人又算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有算错。
都震惊的看着苏文宸。
好家伙,难怪人家有底气一口气喊四个项目落地呢!
一年能赚十五亿,他们也敢这么大口气啊!
甚至他们敢申请十个项目。
至于金羽鸡,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他们觉得这个鸡再好吃,人家美国人还能真花几百块买只鸡吃啊!
真把人家当冤大头宰啊!
对于性价比高的治碱肥,所有人都很有信心,毕竟在他们看来,土地才是一切。
低成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没道理不行。
至于这种高价的鸡,没人放在心上。
就连计委的领导也这么觉得,所以面对苏文宸这个要求。
上一篇:万界穿越:从生化危机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的无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