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高科技军阀

高科技军阀 第608节

“当我呆在西伯利亚的时候,我没有机会仔细研究德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的战斗行动的过程。利用这个机会,我问道:‘如何理解西方战争的形势?下一步战事将会如何发展?’”

“杨朔铭说道:‘英国和法国没有认真对德国作战。他们一直希望我们成为同苏联作战的主力。他们现在虽然同我们建立了反对轴心国的同盟,但这对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好处,我们必须要为自己考虑,而且他们自己也得为这种近视的政策付出代价。德国和苏联结盟使得他们的力量空前强大,西班牙已经倒向了德国,苏联也攻下了希腊和土耳其,这样的话,帝国军队下一步一定会攻陷英国本土。’”

“结束了这次重要的会谈,我回到住所后,久久不能入睡,这次谈话时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

“杨朔铭的外表,他那低沉的声音,对问题深刻和具体的分析,渊博的军事知识,听取报告时那样聚精会神,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钟离卫聚精会神的做着战场记录的同时,在日军的战线里,也有人在做着同样的事。

在昏暗的灯光下,西伯利亚驻屯军司令部里,一位德国军官正在奋笔疾书。

“……在这里,我想总的谈谈对中国军队的印象。”

“西方文明人士,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了解中国人的性格和灵魂。其实,只有了解中国人的性格,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人的素质以及他们在作战中表现出的各种优点和战斗方法。战士的坚强性和他们的精神状态,永远是作战中的首要因素,常常比兵力兵器的数量都重要。自古如此,现代的战争也不能例外,我想,将来打仗恐怕也会是这样的。”

“永远也不能事先猜出,中国人要干什么!他们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根据经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人将作些什么,但是对于中国军人可是例外。中国人的天性不寻常、而且是复杂的,就象他们的辽阔的、难以捉摸的国家一样。很难想象,他们有多大的忍耐力,他们无比英勇顽强,但有时又表现得十分懦弱。竟有过这样的情况,中国军队部队不怕流血牺牲一次又一次地击退帝国军队的冲击,但是遇到对方一个小小的突击群,却突然逃窜。有时,中国军队的步兵部队刚听到枪响就慌了神,但第二天同是这个部队又勇猛顽强地投入了战斗。中国人是反复无常的,今天他可能根本不考虑翼侧的安全,明天他可能又害怕翼侧受到威胁。他们对一般战术原则采取玩忽的态度,对他们的条令则字字信守。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行为也并不检点,只是根据他们的情绪来行事,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从本质上看,中国人生性骁勇,但是又受着一定的感情和本能的制约。他们的个性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群众的影响,而他们的吃苦耐劳却是从长年累月的病苦和穷困中磨练出来的。由于具有这些固有的特点,中国军人在许多方面都优于更有觉悟的西方军人。”

“中国军人以忍受寒暑和饥渴的痛苦著称。天大的困难也不会对他们的精神产生影响,他们缺乏虔诚的宗教式的稳定情绪,他们喜怒无常,时而象野兽一样残酷,时而又出现了纯朴的仁慈,他们有同伴在一起时,对敌人表现出满腔仇恨和无比的残忍,但在同他们个别相处时,他们又表现出友好和宽厚。具有这些特点的中国人,多半是北方的中国人。”

“中国军人有一种狭隘的祖国观念,因此,他们可以为现行的民主宪政制度而战,但是,一般说来,他们并不是热心于政治的人。我审问俘虏时常常发现他们对执政党和它的官员们并不信任,他们的勇敢接近于卤莽,他们明智而果断。这是中国军队的动力,也是中国人取得巨大政治、经济和军事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军人不受季节或周围环境的影响,无论在什么地方和任何条件下都是好兵。他们是指挥官手下的驯服工具,指挥官可以毫不踌躇地让他们经受欧洲人所远远不能忍受的痛苦。中国军队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他们经受得住大规模的破坏和屠杀,将领们可以向当地居民和作战部队提出苛刻的要求。”

“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机构来说,给养问题是很次要的,因为他们的士兵实际上不依赖于军队的食物供给。别国军队几乎把野炊车奉为神明,对中国士兵来说,如果它偶然看到炊事车,也表示欢迎,但是如果没有它,也可以几天、几周地过去,他们有一把玉米或大米就很满足了,甚至说大自然能提供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享用什么。他们是非常能适应自然条件的。中国军人是进行伪装、掘坑、挖洞等土工作业的能手。在一般短得出奇的时间内,他完全可以藏到地里去,采取挖洞或巧妙利用地形地物的方法,使你几乎找不到他的阵地。中国军人非常善于掩蔽,适应大地的环境并进行周密的伪装,从这方面看,中国军队是加倍危险的敌人。有时甚至经过长时间的仔细搜查,都发现不了他们的阵地。因此,甚至在已经没有敌人的地面上,也要倍加小心。”

“由于中国大力实现工业化,中国军队获得了大批新式装备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中国人很快就掌握了新式武器,而且事实证明,他们很善于使用复杂的技术装备作战。他们把精心挑选的技术人员分配到士兵中间去,教他们使用最复杂的武器和装备。但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良好军事素质,被思想僵化和天生的懒惰所抵销。但是,在战争期间,他们一直在提高自己。他们从美国人那里和自己的经验中学得了许多东西,他们变得适应性很强,精力旺盛而坚决果断。中国拥有象蔡锷、张孝准、钟离卫这样高水平的集团军和方面军指挥官。初级军官和许多中级军官仍然是笨拙的,还不善于定下决心,因为有严厉的军纪,他们都怕担负责任。单纯、刻板的训练强使这些低级指挥官去顺从条令和教范,剥夺了他们对于运用战术至关重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士兵中间,群居的本性是很浓厚的,单兵总离不开同伙。中国军队士兵和低级指挥官本能地认识到,如果他们离开集体,他们就会被遗弃。根据这样的群居本性,就可以找出他们失群就惊慌的根源,也可以明白他们那种非凡的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是从哪里来的。”


第五百零五章 东方最可怕的军队


“然而,尽管有这些缺点,中国人能够训练出色的士兵,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些士兵在卓越的指挥官掌握之下,是我们非常危险的敌人。即使他们还不很适应由现代军队打的现代战争,但低估他们将是严重的错误。西方军人士兵的力量,决定于他们个人的素养,他们高度智力和精神境界,他们的独立行动能力以及他们丰富的文化知识。要求一个中国士兵有独立活动的能力,这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是充满矛盾的,也可能他们有一种潜在的能力未得发挥,如果不去考虑他们这些素质,也是错误的。自从一九一七年以来,中国领导者们民主宪政和工业化的努力已经使中国出现了令人吃惊的变化。毫无疑问,中国人已经变得更加清醒了,他们的教养在稳定地提高。完全有可能,经过长期的和平时期的训练,中国人也会发挥出主动精神。”

“中**事当局对这样的进步必然会十分重视,使其进一步得到发展。中**队最高统帅部当然最了解自己军队的情况,他们深知中**队的弱点,他们要尽一切努力克服这些弱点。据说,他们的训练方法目前是针对提高单兵的个人战术动作和鼓励低级军官能机断行事。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制度来说,提高个人动作和发展自由思想,被认为是真正的进步;因此。这种倾向同他们之前那种要无条件执行的纪律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如果有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中**队就会找出一种妥协的解决办法。”

“中**队的作战,特别是进攻。特点是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中**队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大量兵力兵器投入战斗。而且还往往取得一定战果。中国人常把生死问题置之度外。中**队集中兵力的冲击,目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见效。已经发起了两次冲击,还要不顾损失地发起第三、第四次冲击,而且第三和第四次,还跟第一或第二次一样,呆头呆脑,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这种方法是非常残酷无情的,同时也是消耗最大的作战方法。”

“直到东西伯利亚的战斗结束。中**队都没有放弃他们的波浪式进攻的方法,他们一直让士兵们几乎是肩并肩地去冲击。由于他们群居的本能,再加上下级指挥官不会机断行事,只得采取密集队形实施冲击。多亏他们占有数量优势。因此也能取得多次的胜利。但是,经验表明,如果防御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拥有大量的武器,而且指挥官也果断。那么,这种密集队形的进攻,是完全可以摧垮的。”

“************人数很多的师,常常在狭窄的正面上实施进攻。防者阵地的前面。很快就会出现黑压压的中**队,他们象是从地里钻出来一样。形如潮涌,势不可挡。我们用炮火打开的大缺口,刹时间就封闭住了。他们后浪推前浪地前进,直到兵力接济不上为止。或许也有退潮现象。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是不后退的,而是以不可抑制的锐势冲向前去。要想击退这种进攻,不光是士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只有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能克服紧扣心弦的恐惧心理;只有意识到本身职责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于掌握自己行动的士兵,才能抵挡得住中**队密集队形进攻的势头。有时,中**队的突击部队领到一些烈性酒,在进攻的前夜,常常听到他们阵地上野兽般地一片吼叫。”

“1939年以后,中**队给集群的士兵增添了集群的坦克。这样的进攻就越发难以对付了,面对这种进攻,也越发使人精神紧张。”

“虽然中**队并不善于随时整编部队,但是他们懂得应经常掌握有新部队,以便能及时替换那些在战斗中被击溃或消耗殆尽的部队。他们常以惊人的速度替换已经消耗差不多了的部队。”

“我已经说到过中**队渗透的天才。渗透是一种作战形式,搞这种活动,谁也比不过中国人。我还强调过,他们对建立桥头阵地和其它的前进阵地,都有强烈的兴趣。我必须着重指出,中**队一个登陆场并不止起一次作用。一个登陆场将不断地接受新部队、新坦克、新火炮,直到它完全没用了为止。”

“中**队喜欢让部队夜间转移,而且行动起来很高明。但是,他们不喜欢在夜间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这似乎是因为,他们的下级军官还没有受过充分的夜间训练。不过,他们有时也进行有限目的夜间进攻,或者是为了收复失地,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昼间进攻。”

“跟中国人打仗,必须惯于采用新的作战方法。仗要打得无所顾忌,而且要灵活。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准备随时应付突然的袭击,不要光靠众所周知的战术原则去战斗,因为谁也不得而知中**队会作出何种反应。面对包围,突然袭击和欺骗行动,说不上中**队会有什么反应。在许多情况下,中**队都是靠本能的反应,而不是靠战术原则。必须承认,他们的本能的反应,经常比军事学院教出来的那些东西对他们还有用。乍看起来,他们采取的办法似乎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却经常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中**队有一个战术上的错误,但是尽管有惨痛的教训,他们也不愿意纠正这个错误,我指的是他们一味地相信高地的重要性。他们拚死拚活地去攻打高地,扼守高地,根本不管这块高地是否重要。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占领某高地在战术上并不是有利的。但是中**队却理解不了这一层,拚命去夺高地,以致遭到很大损失。”

“我前面所说的,主要涉及到中**队的步兵。尽管在战争中使用的技术装备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步兵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他们之所以那样难以对付,是因为他们最能适应自然环境。天然障碍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们在密林里、沼泽湿洼地以及在没有路的大草原活动就象在家里一样。他们用最简单的就便器材就可以渡过宽阔的河流。他们到处都能修筑道路,几天的功夫,他们就可以在难以通过的沼泽地修筑几英里的木排路。冬天,他们用横十人,纵百人的方队到积雪的森林里去开路。这一千人在半小时内就可以踏出路的痕迹来,然后再派一千人换班踏路,几小时后,就出现了一条道路。而根据任何西方的标准。这一地段似乎是不能通过的。他们有无数的人力,不要任何运输车辆,就可以在各种地形上拖运大炮和其它武器。此外,中**队的装备是非常适应他们的需要的。他们的汽车是最轻型的车辆,体积也很小。他们的马匹能吃苦耐劳,不需要多少照料,他们不受辎重的拖累,使西方国家军队受到拖累的那些物资。他们根本就不携带。”

“中**队步兵装备有很好的武器。中国人和他的反坦克武器是分不开的。有时,好象每一个步兵都随身携带一支反坦克枪。或掌握一门反坦克炮,他们使用反坦克武器得心应手。并且带到各处使用。中**队具有低伸弹道和高精度的反坦克火炮,是便于在各种战斗中使用的武器。”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队步兵不善于调查情况,他们的侦察一般是很弱的。即使是专业的侦察分队发挥作用也不大。原因多半是他们不愿意独立行动,另外他们也不能把侦察结果以情报形式反映出来。”

“中**队的炮兵,象步兵一样,也是集中使用的。步兵很少不经炮火准备就发起冲击,但是为达成突然性,他们对短促的火力急袭是不很重视的。他们有的是火炮和炮弹,他们喜欢浪费炮弹。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中,中**队在每半英里的正面上,就有200门火炮注:这一数字包括重迫击炮,但不包括火箭。如果认为需要,可以增加到300门,但是总不会少于150门。炮火准备一般持续两小时,炮手们得到的命令是,在整个炮火准备阶段,可以消耗一至一日半用量的弹药。另一日份的弹药则准备用于突击的第一阶段。弹药储备则控制在后方。经这样集中的射击,薄弱的日本帝**队阵地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打得乱七八糟。重武器,特别是反坦克火炮,不久就对残存的兵器进行射击,不管是精心配置的,还是进入掩体的兵器,都在被打击之列。随后集群的士兵和坦克就冲入被压制了的阵地。如果防者拥有机动的预备队,还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恢复原态势,但日本帝**队一般是没有预备队的。全要靠幸存的前沿部队来承受这样的战斗重担。”

“中**队的炮兵还能消灭日军防御纵深的司令部和指挥所。他们常常不专门集中火力,也没有明确的重点目标,对整个防线都进行同一强度的炮击。中**队射击计划的死板,有时是惊人的,炮兵在配合前进的步兵和坦克行动上,也不够灵活。火炮跟进缓慢,常常是原地不动,因此,一波一波的冲击部队,在完成深远突破以后,在一段长时间内没有炮兵的支援。”

“因此,日本帝**队坚持扼守大规模楔入的中**队的两翼的办法,是很大的错误,而且常会使防御者遭到失败。日军经常接到的命令是拼命死守翼侧,以便仓促调上来的预备队能直接攻击突入之敌的翼侧,并将楔入部队从根部切断。显然,集中在敌人突破部队翼侧的预备队就会完全暴露给中**队,成为中**队火炮攻击的重点,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打垮。因为日本帝**队战术上的错误,不够机动灵活的中**队炮兵反而占了上风。看来对楔入的中**队翼侧的攻击。应尽量靠后一些,而且要在中**队火炮射程以外。同时,要将配置到中**队这些‘边角石’翼侧的部队收拢回来,而不让它们去参加损失很大的战斗。有的时候。不按上级的坚守翼侧的命令办,一切都很顺利。这时就会有可能阻止没有炮兵支援的中**队步兵和坦克的前进,并建立起新的防线,这时,中**队会被迫拟制新的火力计划,并寻找新的炮兵发射阵地,这就使防御者获得了喘息时机。”

“对付中**队密集炮火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惜弹药立即实施炮火反击。中**队展开这样规模的炮兵并储备大量的弹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时要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尽管他们伪装得很好,我们的空中侦察和空中照像通常可以发现他们的准备情况,并查出其展开情况。每天夜里。中**队都要构筑新的发射阵地,但是几天之内这些阵地一直是空的。不一定哪天早晨,你会发现有几个阵地上已经有了火炮,进攻以前的两个夜晚,他们的火炮全部进入阵地。少数情况下。当我们拥有足够的火炮和弹药时,趁中**队开始配置火炮之机,进行有组织的炮火反准备,这样会取得极好的效果。对其实施空中突击。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有时,空中突击能全面破坏中**队炮兵的展开。”

“中**队炮兵采用的进攻战术。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他们的炮火准备形成了真正破坏性的急袭火力。特别是,他们采用了在非常狭窄的地带内进行间断射击的技术,这一狭窄地段有时宽不超过一百米。同时,还对其余整个防御正面进行猛烈的射击,这就给对方造成一种印象,即炮火准备还正在全线进行,而实际上,他们的步兵已经在这一狭窄地段发起了冲击。”

“中**队炮兵尽管有许多缺点,但不失为强大的兵种,外国观察家们对它的称赞还是恰如其分的。战争期间,中**队在战场上使用的重型火炮比任何敌国都多。”

“下面谈谈中**队的坦克兵。中**队拥有的‘行者’坦克大大优于日本帝**队任一型号的坦克,因此中国坦克兵在一开战时就占有很大优势。对他们1939年使用的‘白象’重型坦克也不应低估。后来又生产了‘行者’改进型坦克,最后,到了1942年,又生产了‘黑熊’式重型坦克,这给我们的‘虎’型坦克增添了新的麻烦。中国的坦克设计师精通他们的坦克事业,他们集中精力解决几个主要问题:火炮威力,装甲防护力和越野能力。到目前为止,他们坦克的避震系统比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都先进。”

“据我现在观察得到的结论,以前中**队的坦克战术是很死板的。坦克以小分队为单位分散使用在宽大正面上,到了今年夏天,中**队统帅部吸取了前段作战中的教训,开始组建编有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坦克集团军。坦克军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方面力量是不很强的,其任务是协助实施突破的步兵师。机械化军的作用则是向纵深发展突破并追击敌人,据此,它拥有与坦克军同样数量的坦克,只是没有重型坦克。此外,机械化军编有大量的摩托化步兵、炮兵和工程兵。中**队坦克兵就是自从这样的改编以后才发展壮大起来的。1942年,坦克兵已经成为中**队在战争中最强大的进攻力量。”

“中**队的坦克集团军,由于缺乏经验,起初曾遭受不小的损失,特别是他们的中下级指挥官不甚懂得,也不甚适应坦克战。他们在使用坦克方面不够大胆,缺乏战术眼光,不善于迅速定下决心。坦克集团军最初的一些战役是完全失败的。他们把坦克密集地使用在日本帝**队的防御正面上,他们的行动迟疑不决,完全没有计划。成群的坦克互相干扰,常常碰上日军的反坦克炮;在突破日军的防御阵地以后,本来应当继续发展胜利,它们却停顿下来。这可正是日本帝**队单个的反坦克火炮和用反坦克手雷武装起来的步兵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我们曾经想过,中国人既然自己制造了这种武器,为什么又不去学会使用它。直到1942年冬天,中**队的坦克战术才有所改进。”

“对于中**队坦克兵来说,1942年仍然是学习的一年。日本帝**队在东西伯利亚的惨败,不是由于中**队战术的高明,而是由于日本帝**队最高统帅部战略上的错误,以及中**队在兵力兵器上的巨大优势。”


第五百零六章 旭日西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的坦克和机械化大兵团发挥了高度的快速力和突击力,并成为中国军队中勇敢而有才能的指挥官手中的强大力量。甚至下级军官也起了变化,他们已经能够机断行事,而且愿意承担责任。日本帝国两个军团的覆灭,中国人的坦克由桑叶河向托尔特河的进军,标志着中国军队历史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这也是对西方的严重警告。在一个月后中国军队的大举进攻中,我们再次领教了中国军队坦克的迅猛行动。中国军队不断增长的力量,及其坦克兵实施远距离、高速度作战行动的能力,我们应当格外注意。”

“中国军队坦克兵突飞猛进的发展,值得研究战争的人予以重视。没有人会怀疑,中国能造就象赛德利茨、穆拉特或隆美尔这样的人。他们现在有几位将领就快达到这样的水平。然而还不只是成长起来几个有才华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军队中一群冷漠而无知的人,既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什么本领,却成了有头脑、有才干的人。经过战争的严峻考验,中国军队的坦克乘员比原来的水平提高了许多。这样的发展要求有高标准的组织和计划工作。当然,这样的发展也反映在其它方面。例如,他们的空军和海军舰队等都在发展,中国军队最高统帅部将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促进其发展。”

“从清帝国时代到1911年革命,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时代和第二共和时代,中国军队一直是一支庞大的、装备笨重、行动迟缓的军队。在欧洲的战役和第二次对日本作战的行动中,对于中国军队可以作出同样的评价。中国军队坦克兵的兴起改变了所有这些情况。”

“中国军队的一个特点是,即使是他们的坦克师,所拥有的车辆也要比西方军队少得多。如果把这归咎于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差,那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是装备有马拉运输车辆的步兵师,其牲畜和四轮货车的装备数量也是很少的。而且,中国军队任何一个团或师在人数上,都大大低于西方军队的同级单位。但是,中国军队任何部队中的战斗分队的人数,却同西方的水平差不多。这是因为他们的后勤和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要少得多。中国军队除注意保持军官、军士和专业人员的额定标准外,不会为争别的人员名额而伤脑筋。当部队需要补充时,往往要补充大量的士兵。中国军队的后勤机关不要担心服装、帐篷和毯子以及西方军队认为十分重要的其它物资。在部队开进中,他们可以丢开给养不管,因为部队是‘就地取食’的。补给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油料和弹药。甚至这些物资也时常用战斗车辆来运送。在中国军队的摩托化师里,士兵除了他自身携带的东西以外,再没有别的行李。但是,士兵却常常挤到运送油料或弹药的车上,聊以代步。”

“缺乏运输汽车有双重的影响:战术上的和精神上的。由于摩托化师的车辆比西方军队少得多,因而它行动起来更加灵活,而且便于指挥、伪装和铁路输送[注:中国军队以铁路输送部队的能力是很强大的,他们没有什么‘铁路运输图’,也没有象西方军队司令部门制定的那样精确的计算,但是他们从一地向某地输送部队时,总是没有什么时间上的耽搁。精神方面的影响也值得注意。每个西方士兵都与后勤休戚相关,因为后勤可以给他们带来食物和使他们得到安慰的东西,这样就使他们的艰苦生活能够过得去。若某支部队在战斗中被歼灭了,幸存者常常聚集在野炊车或载有辎重的火车周围,一方面躲进一下,再者可以找些安慰物。甚至开小差的和患弹震休克的人通常也会以某种借口出现在这些地方。这一点跟中国军队的士兵是不一样的。中国军队士兵只有他的武器,后方没有什么吸引物,没有野炊车,也没有行李车,能保护他的只有他的火炮、坦克或机枪,如果他失掉这些,就等于失掉了一切。如果是负伤到了后方,迟早也要再次被召上战场”。

“这就是中国军队装备车辆少给他们带来的重要好处。中国军队最高统帅部深明其士兵的心理,并正在设法变其弱点为优点。”

“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中国军队的空军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们在战斗开始损失很大,因为好多的飞机被中国政府偷偷的卖给了美国人和英国人。但是,随着这场灾难而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大规模的复兴,只有这样国土辽阔的国家取之不尽的资源才能使这种复兴成为可能。”

“中国空军从来没有被日本人击败,日本方面也曾实施了几次有效的突击,给中国空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中国空军仍然拥有制空权,但是他们并不能控制广阔战场的所有地段,中国军队时常握有局部的制空权。到目前为止,形势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到了秋天,日本帝国军队第一线飞机有1500架,中国军队却有14000架,后来的数量对比就更不利于日本帝国军队了。”
首节 上一节 608/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新覆雨翻云

下一篇:冒牌知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