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零售业到制霸全球

从零售业到制霸全球 第135节

到时候他们张家的地位将会在沈市达到巅峰。

就在张龙心里YY着时,张华的电话响了起来。

张华心里咯噔一下。

现在他最不想听到的就是电话铃音,保不准又是因为张扬的事情来找他。

他特么哪里能管得了那小子,都给他电话做什么?

当拿出手机看到是苏超的打来时,张华才算松口气。

苏超是他好友,也是搞房地产的。

都说同行是冤家,其实也不尽然。

他和苏超两人的关系却非常要好,有时候两人还一起拿地,一起开发。

“老伙计,是打算带我一起发财吗?”

接起电话,张华笑着问候道。

“哈哈~~

应该是你带着我一起发财才是啊。

对了,晚上有时间吗,一起吃个饭。”

苏超发出邀请。

“行,没问题,哪里?”

对于苏超的邀请,张华从来不会拒绝。

“假日小厨吧,七点不见不散。”

“好。

我一定准时到达。”

张华也没有多想,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

他可不知道钟正浩已经找到苏超那里了,不然会不会赴约,还真不好说了。

惠丰这一次引起的轰动可不小,而张扬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之前他们只知道惠丰,不知道老板是谁。

在大多数人看来,惠丰老板很神秘,只有商界的人知道他的一切。

可就算是他们知道,也不会说出去,因为丢人啊。

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竟然不如一名18岁的孩子,他们还要脸呢。

所以说,惠丰老板是一名18岁少年的消息,他们没有跟任何人透露,包括是自己的妻儿子女。

总之就是不说。

可这一次,纸包不住火。

青年大街那块商业用地,很多人都盯上了,没想到被惠丰拿到了,能不引起关注吗?

不过目前大家也只知道惠丰老板叫张扬,具体年纪多大,还不清楚。

一般这个很少有人打听,就算了解惠丰老板,人家也不会给他们一分钱。

所以没有必要知道那么清楚,他们只要知道惠丰物品价格公道,喜欢搞活动就是了。

谁价格公道,他们就去谁那里卖消费……

说下订阅情况,感谢打赏大哥

感谢“常熟欧巴”大哥的打赏的10000点币;感谢“尾数3927”大哥的打赏3000点币,谢谢您们的支持。

说下订阅情况吧!

不到500,很扑街,但是会写下去。

每天保底4000字,常熟欧巴大哥和尾数3927大哥这么给力,打赏这么多,更新9000字,狗作者码子了!

超过千订时,每天6000字,不过作者说了,这是给自己订的小目标,就算没有做到也尽量保证每天6000字。

特别要感谢订阅的小伙伴们,谢谢您们的支持。

您们的支持,就是作者写下去的最大动力,爱你们呦,么么哒……

第113章 沈城第一人,这尼玛要上天啊!

在公布这一消息后,惠丰再次成为沈城焦点。

大家本以为惠丰只是经营超市,没想到进入商场领域了,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可能是怕这把火填的还不够吧,随后惠丰再次发出一则公告。

投资2个亿,打造东北第一家奢奢侈品商场。

好吧,其实这就是个噱头。

这个时候沈市已经有奢侈品店了,不过他们强调的是商场。

2004年时,卓展、华润这些大奢侈商场还没有进入沈市,所以他才会打着这个名义。

甭管怎样,这一次惠丰的热度在攀新高。

东北第一家奢侈品商场,投资2个亿?

艹!

2个亿,真尼玛有钱。

奢侈品商场,一般都在南方那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有,没想到惠丰竟然进入这个领域,这不得不让沈市人民感到震撼。

这尼玛惠丰是要上天的节奏啊!

这可是2个亿啊,特别是在这个购买力强悍的年代。

试问除了惠丰,谁还敢玩这么大的手笔?

整个沈市,挑不出来第二个。

就凭借这一点,张扬打败了所有人,称他为沈市第一人也不为过。

如果其他人不服气,让他来试试,看敢不敢玩的这么大,投资两亿弄一个奢侈品店。

恐怕借他两个胆儿也不敢。

要说投资房地产,这帮家伙一个个脑袋削个尖;一说投资其它,超过1000万别跟找我,躲还来不及呢。

这就是目前商界的现状。

南边可能要好很多,北方特别是东北,都在内卷房地产行业。

其实有关部门也不是没想过其它办法,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特别是招商引资过来的那些商人,在拿到贷款之后,都跑了。

俗话说,就是骗子。

骗钱、骗地。

这跟渣男有什么区别,还不如渣男。

有的说的挺好,来投资,在拿到地后,突然间变成房地产投资了,最后批复的人只能扭着鼻子买单。

总之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失败!

目前东北这边能生存的产业只有两个,一个房地产,一个零售业。

所以张扬选择零售业。

在这边,制造行业,很难崛起。

当然了,很难不代表不行。

想要成为伟大的企业家,必须要做出其他人所不能之事。

目前张扬是没有能力带动其它产业,但不代表以后没有机会。

沈城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经济越来越差?

第三产业不行,工资低,营商环境不好,总之总总原因吧。

想要改变目前的面貌,最重要的一步是提升员工的工资。

可以说,这一点上,惠丰起了一个好的开端。

在2003年时,工资超过1000的企业,在沈市基本很难找到。

别说沈市,在东北都很难找到。

可是惠丰却给了。

加上奖金,每个月员工最少1300多,普遍在1500。

这还是工资,不算五险一金。

试问这个待遇,沈市其它企业哪个好使?

对标公务员。

就算是公务员看到这个待遇,也羡慕的直流口水。

也是因为惠丰的缘故,很多零售行业整体把工资提升了200元。

因为这个,惠丰没少被同行漫骂诅咒。

给员工多开一分钱,就是从他们嘴里掏食,试问他们能高兴吗?

不过没办法啊,惠丰已经开了第一枪,他们跟上,员工还不得暴动啊。

所以每家平均涨了200元左右。

这一下员工们算是高兴坏了。

能不高兴吗,涨工资了谁不高兴?

首节 上一节 135/9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辆房车,套路井川里予去旅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