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于火红年代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975节

根据铁交部的指示,只有这六家公司才有机会获得与国外企业合作的机会,而真正的原铁交部下属企业只有五家。

所以首先闹起来的就是铁交部下面的诸多机车厂,尤其是那些没有在铁道部指定名单上的企业。都是铁路系统出来的,都是华国机车车辆工厂,凭什么只给他们机会而不给我们?

最不能容忍的是,部长还吃里扒外,竟然把华夏动力下属的燃气机车请了过来,这个为了升官不管铁交系统死活的家伙,立刻成了千夫所指。

不过丁部长不管不顾,燃气机车与英国人合作的燃气机车已经在华国的铁路上跑了十几年,不喊上他们,万一他们捣乱了,孙祖杰不爽了,你们负责?

孙祖杰的全力支持是第一次丁部长大胆行动的本钱之一,再说了大功率内燃机车的需求量相对最小,所以要求华投,下面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还要执行。

事实上此时确实有机车厂不顾铁交部的三令五申,与国外企业偷偷进行私下谈判,达成攻守同盟,不过这件事被早有准备的铁交部发现了,当事人立刻被撤职查办,并且严禁他进入华铁市场。

当时非议颇多的还包括配件企业,各种谣言在配件企业横飞,指责铁交部只是购买了国外企业的大壳子,而核心零部件都要从国外购买,华国高铁根本就没有拿到核心技术等,诸如此类。

除了国内企业躁动异常以外,国外企业也同样纷纷组团进入华国忽悠推销,今天德国开了技术推销会,明天换成了倭国,后天就换成了高卢。

除了技术推销会以外,高卢的阿尔斯通想起了舆论,他们公开宣布会向华国全面转让技术,当然他们指的主要是设计图纸,并不是指设计能力,所以他们的转让并不能保证中方可以获得高速列车的总体设计能力,因为能力是无法转让的。

这是明面上的明争暗斗,暗地里的就更多了,私下结盟、离间反间、谍战情报、挖墙脚、使绊子、打黑枪,不一而足。

六月中下旬,谈判终于开始了,华国铁交部拿出来的筹码是要求能够满足时速200公里运营,总计140列。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让觊觎的企业垂涎欲滴。

这次招标对投标企业资格进行了严格限定,规定必须是“在华国境内合法注册的,具备铁路动车组制造能力,并获得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国外合作方技术支持的华国制造业(含合资企业)。”

这句话太绕了,简单解释一下,主要就是强调了如下几个因素:第一,投标企业必须是华国境内合法注册的。这个条件就把西门子、阿尔斯通以及众多日本企业统统挡在了门外。

第二,这个华国企业还必须有国外合作方作为技术支持。这个条件是为了确保能通过一对一的绑定关系,把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拿过来。

第三,这个国外合作方必须拥有成熟的时速200公里铁路动车组设计和制造技术。

总之一句话,国外的企业不能投标,国内的企业也不能随便投标,只有成功结对子,与国外高手绑在一起的企业才能投标。

这样,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重工等企业要想直接拿出产品来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不可能了,同时什么华夏之星、先锋号、中院之行统统歇菜了。

仅此两个机会,就是看谁能与长客或者四方结成对子。这就是铁交部抛出来的那两个桃子。

之所以搞得这么麻烦,就是因为铁交部看中的不是他们生产的动车组车辆,而是车辆背后的技术。

只有将国外高铁装备先进制造企业与华国这两家企业捆绑在一起,才能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让华国国这两家企业拥有先进的高速动车组开发平台,才能以这些平台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开发,才能最终拥有世界一流的高速列车制造技术。

为了达到目的,铁交部做出了一个硬性规定,参与投标的企业必须是已经与国外企业签订完整技术转让合同的企业。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当然也就失去了投标资格,外方合作伙伴自然也就失去进入中国高铁市场的机会。

当时中华国一次性招标的动车组数量高达140列,这是世界有史以来高铁史上一次性招标动车组数量最多的一次,更何况这还只是用于第六次大提速的动车组,而中国还刚刚规划了四纵四横一万多万公里高速铁路网。

当时,全球各大咨询机构的口径非常统一,华国已经成为世界高速铁路最大的市场。所以,对这些行业国际巨头而言,谁都承受不起投标失利带来的重大打击。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正是这个巨大的诱惑,将他们一步步带到铁交部事先规划的道路上。

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是一个硬性条件,但是技术怎么转让,转让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华国那两家企业跟外方进行谈判。

当然,为了保证最终的成功,铁交部还设了一道防火墙,叫技术转让实施评价,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霸王条款。

也就是当合同执行到一定阶段时,铁交部将会对技术转让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对象是四方股份和长客股份。

虽然,你中标了,但是铁交部先不付钱,国外合作企业作为老师要向华国企业传授技艺,铁交部不考核老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考核学生学得怎么样,只要华国企业没有学好,钱还是拿不到。

所以,国外企业不但要用心教,还怕遇到笨学生,因为即便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心教,如果笨学生学不会,他的钱还是要打水漂。没办法,这些外国老师们,只好把压箱底的活都拿出来了。

面对四方股份与长客股份公司这两个桃子,来自德国、倭国、高卢的行业巨头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

代表德国出马的是西门子,代表高卢出马的是阿尔斯通,代表倭国出马的则是包括川崎重工在内的6家企业联合体,被称为倭国大联合。

三方国际公司中,四方与倭国大联合重工眉来眼去,然后又与阿尔斯通勾勾搭搭;长客则与西门子郎情妾意,同时与阿尔斯通眉目传情。

阿尔斯通本来是当时出口高速动车组最多的一家,但是他们的动车组研发一直走的是动力集中路线,多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而此次铁道部招标要求动车组必须是动力分散型的,而转向架不能是铰接式的。

所以面对华国市场,阿尔斯通一下处于下风,加上倭国大联合与西门子似乎都表现出跟自己的对象私定终身的样子,更是搞得阿尔斯通着急上火,上蹿下跳,像一个用情不专的“小三”,一会跟四方打情骂俏,一会跟长客卿卿我我。

此时正处在华国与倭国两国关系的低谷期,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反对引入新干线技术的言论,有人放言,如果华国在建设高铁时引入新干线技术,就发起抵制运动。华方更担心的是,如果项目进行到中途,华倭关系进一步恶化下去,项目被迫中止,怎么办?

与此同时,倭国国内对向华国转让新干线技术也是反对声一片。但是华国这个蛋糕实在太大了,面对这样的诱惑,倭国到最后还是让步了。

他们同意向华国四方只转让时速200公里新干线技术,不转让时速300公里的技术,而且是转让技术的是从来没有对外出口过高铁技术的川崎重工。

现在皮球踢到了华国这一边,面对倭国拿出的这个条件,丁部长想了想,给孙祖杰打了一个电话,虽然他内心已经准备接受倭国的技术方案,但是如果得到孙祖杰的支持,他也会减轻不少压力。

孙祖杰听到丁部长的描述,并没有表示同意与否,而是很明确的问道,“老丁,在引进的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平台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开发出3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丁部长立刻回道,“高铁办副主任张破晓同志认为,只要加大投入,我们可以做到!”

“我明天过来,你们现场向我汇报!”

第二天,孙祖杰来到了铁交部,跟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在京的多位铁交系统的老专家。孙祖杰和这些位专家作为评审,听取了张破晓的技术报告。

张破晓就华国目前的技术缺陷,倭国可以提供的大概技术,差距在哪里,哪些我们可以补上,哪些还有待攻关,哪些必须技术引进,做了两个小时的汇报,最后得出结论只要有足够的投入,我们自主研发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是有可能的。

张破晓汇报结束后,和孙祖杰一起过来的专家,开始询问起来,但是孙祖杰听出来了,这些专家的主流意见就是不相信,认为是浮夸风。

华国现在只能说是刚刚达到了高速铁路的边,而且技术很不稳定,你买下了200公里的平台,就敢吹牛可以做到350公里以上,真敢吹呀!

孙祖杰一直没有做声,见大家越吵声音越大,他笑着说道,“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倭国200公里的技术谈下来再说!

能不能在这个平台上开发下一代技术,当然也要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至少知道哪些地方我们还做不到,以后的研究就更有针对性了!”

孙祖杰确定之后,专家们也不再说话,中枢会议成员确定下来,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孙祖杰笑着说道,“破晓同志,听说这一次的谈判方案是你制定的?”

“是的!”

“下一代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也将由你领衔开发?”

首节 上一节 975/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