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于火红年代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11节

虽然办事人员基于家乡情结内心有些腹诽,但是上级交代下来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所以孙祖杰这段时间的行踪被人关注就不足为奇了。只不过盯一个孩子,具体办事的人心里也没当回事,就派了几个小年轻练练手,要不然孙祖杰根本没可能注意到。

盯了一段时间,就发现孙祖杰生活非常有规律,要么就待在学校学习,要么就在书店看书,其他地方也没见他去过,也是家里太穷了,孩子这么懂事,怎么可能乱花钱。

工作人员又询问过孙祖杰的室友和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发现他自去年入学以来一直如此,所以工作人员就决定打道回府,现在工作这么紧张,宝贵的人力物力可不能浪费到孩子身上。

半个月之后,孙祖杰就发现他不再被盯着了,又过了半个月,京师的少儿出版社竟然给他回信了,在这封信里编辑将他的这份稿件点评了一番,说写的很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符合少儿出版社对于科幻类小说的收稿要求,说白了,被拒了。

但是接着,少儿出版社又给了他一个惊喜,说他的这本小说刑侦内容写的很精彩,被军队出版社看上了,但是要求他修改删除相关的科幻内容。同时随信还有三百元的汇款单,军队出版社说等他的稿件修改好了会将其余的稿费连同样书一起汇给他。

孙祖杰看完了这封信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所以他立刻拿出了无面人的初稿,吭哧吭哧的修改起来,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改好了寄往京师,殊不知他的这些举动被有关方面的人盯在眼中,到了此时他们才真正放心。

第17章 轰动

孙祖杰特意跟学校请了事假,说家里有事要回家一趟,然后带着那封出版社的回信和汇款单坐火车先去了隔壁公社,然后又从隔壁公社坐车赶回家,这来回一趟竟然用了一天时间,他很早出门,一直到傍晚时分,才赶回了周吴村。

孙祖杰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大队找到了张支书,把那封信和三百元的邮局汇款单递给了张支书,把自己想通过写小说赚钱帮杨妈治病以及筹集学费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张支书。

现在钱来了,所以孙祖杰请求张支书帮忙提取这三百元钱,拿到的钱一来归还学校,公社和大队的助学金;二来归来左右邻居当时的赠款;三就是给杨妈治病;这要是还有多余的,可以用作孙祖杰未来的学费。

孙祖杰承诺未来如果还有稿费,除去他在学校的学习日常开销和杨妈的治病花费之外,其余部分就捐给公社和学校,作为国家的建设费用。

可怜的张支书这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牛的小朋友,这才多大了,就会自己赚钱了,还赚了这么一大笔钱,是的,此时的三百元确实是很大一笔钱,要知道当时的公社书记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二三十元,而孙祖杰一下子就拿到了书记一年的收入。

听他的意思,这本书的稿费似乎还有不少等书出版了才会寄给他,而对于这笔钱孙祖杰的说法更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大事,张支书发现他必须上报,想想都可以明白,公社大队和学校的助学金给了,现在又退回一笔钱,那这笔钱的来历不交代清楚怎么可能,所以张支书先是亲自带着孙祖杰回到家中,此时杨妈刚好也回到家。

张支书当着众人的面把孙祖杰的丰功伟绩告诉了杨妈和这些左右邻居,这下子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世上竟然还可以这么赚钱,一时之间以为听到了天方夜谭,所有人都难以置信,一个十一岁娃娃赚的比五六个壮汉还要多。

一个碎嘴的老太太见杨妈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很快就反应过来,“大嫂呀,小杰这么小就这么会赚钱,你应该高兴呀,哭什么呀!”

说完之后,这位老太太又嘀咕了一句,“这么多钱,该怎么花呀!”

似乎是为了因应老太太的这句话,张支书又把孙祖杰跟他说的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乡亲了,听完了孙祖杰的安排,杨妈连连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心中充满了喜悦,豪气万丈的说道,“他大嫂,你说的对,这伢子这么孝顺,我是不该哭的。”

孙祖杰拿到汇款单之后,找上张支书,把这笔钱的用途分的清清楚楚的,而张支书公开说明,很明显也是帮了孙祖杰一把,要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张支书也是清楚的。

事实上,当时那些小气不愿意拿钱出来的人已经开始懊悔,要知道这孙家小子这么能干,当时就应该出点力,现在机会错过了,白白被人指指点点不说,日后要想请孙祖杰母子帮忙也不那么容易呀!

只不过现在听孙祖杰这么分配这笔钱,大家伙都没有意见,先归还国家的,再还欠个人的,然后给妈妈治病,最后才是自己学习生活用的,可以说考虑的十分周到。

而孙祖杰之所以找上张支书来帮他取钱,就是把这些钱的来历和用途完完全全的暴露在组织眼中,日后无论出现什么风波,他不会因为这笔钱而倒霉,毕竟赚钱的日子需要再等等,他还很小现在需要的是健康长大。

当天晚上,张支书就骑车把孙祖杰的请求报告了公社领导,公社领导听完了也是面面相觑,一个娃娃这么厉害,谁也想不到。

既然想不到,那就别想了,孙祖杰让张支书帮忙取钱,那他跟着一起去取出来,有些事情他一个娃娃确实不方便,也帮着孙祖杰照看一下他妈妈的病情,这么孝顺的娃子太难得了。

至于孙祖杰别的稿费,这些公社领导也没太在意,能有多少,公社再怎么也有几万的家当,但是一个本乡本土的孩子成了作家,大家伙都很开心,这也是他们工作有方呀!

所以公社给张支书开了介绍信,第二天张支书和孙祖杰母子就又上了那台老解放,直奔湖县县城而去。

此时孙祖杰写书赚了大钱的消息已经流传出去,整个公社都在议论,自然孙爸孙妈一家也都知道了。

第一反应肯定是不相信,但是传信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到了最后孙吴大队的村干部都来恭喜他们生了个好儿子,这就板上钉钉了。

一家人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是什么反应。过了好久,孙爸一拍大腿,“他妈的,这辈子老子值了!”

孙妈听完,有些欣喜也有些吃醋,“小三拿到钱首先想的可是大嫂,也没见他想想咱们两口子!”

孙爸摇了摇头,“这孩子聪明不假,品行也好,知道知恩图报,大嫂对他那么好,他这么做是应该的。你这个老娘们日后对他好点,别整天咋咋呼呼,他也会对我们好的。”

被孙爸这么一吼,孙妈脸色一红,呐呐的嘀咕了两句,也没说话。而孙祖文在一旁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什么时候自家小三这么能干了,跑城里念书不说,现在竟然写了一本书就能赚钱了,可怜他一年到头累的半死,可到年底在生产队才拿工分换了多少钱,说出去都丢人。

而二姐秀英则是十分开心,不管孙祖杰跟家里人亲不亲,亲兄弟有出息了,她也高兴呀,而且可预见的未来,家里人也会沾光的。

家里人的反应如此,外面的人反应当然也各不相同,只不过有一点这三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而这笔钱的花销也都说了出去,所以本来还有心问孙爸孙妈和杨妈借点钱的人也就消停了。

有识字的算了一笔账,孙祖杰赚了三百块钱,用来给自己读书最多也只能支撑三四年,现在又要还钱又要给他妈治病,自己用都不够,哪能借给别人。

当然他也可能继续写书赚钱,但是村民们再糊涂也明白,这国家的书店又不是孙家开的,说出书就出书,搞不好就是一棒槌生意,所以慢慢的议论的人也少了。

但随着对孙祖杰议论的增多,淳朴的农村人慢慢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娃是要读书的,人们心里明白孙祖杰只是一个特例,但是读过书的孩子会认字会算账,不太容易吃亏这总是事实,所以当年周边几个公社儿童的入学率普遍提高了不少,大家宁愿紧衣缩食也要让孩子读书,这也算是孙祖杰的贡献吧。

第18章 后续

张支书带着孙祖杰母子先是拿着汇款单和学生证户口本一起把钱取了出来,这笔钱不少,已经相当醒目,办理业务的邮局工作人员看了好几眼孙祖杰。事实上收款也许用不着张支书,但是孙祖杰请他过来,目的就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张支书是否真的理解,孙祖杰并不知情,不过这个严厉的村干部确实是很好的同志,取完了款,又带着孙祖杰母子到地区医院安排诊断。

医生经过诊断之后就判断杨妈属于严重的胃溃疡和营养不良,还有很严重的妇科病,需要立刻住院治疗,要是再拖下去,真的危险了。

杨妈本来很不乐意待在医院,只是张支书劝她,你儿子有本事,赚了一笔钱,就是想为你治病的,你不看病岂不是辜负了他一番孝心。

杨妈被这么一劝说,只好同意在医院住下了。然后张支书又带着孙祖杰办理好住院手续,缴纳住院的押金五十元,这才带着孙祖杰交给公社和大队的五十元钱回去了,多给了一些,就相当于借的利息,张支书也不客气,谁让孙祖杰现在有钱呢。

临走时张支书交代他会安排人照顾杨妈,让孙祖杰放心,好好读书。至于亲戚朋友,左右邻居资助孙祖杰的花费要到杨妈回家才会一一付清,而这时候医院的住院病人并不多,而且她这种病也不需要孙祖杰陪床,所以孙祖杰只好恋恋不舍的回到了学校。

因为孙祖杰是在一中报名的,后来又转学到二中,他这种情况归还的助学金到底交给哪一家,孙祖杰也不太清楚,所以他只得找学校领导问清楚,中学的校长大多是领导,孙祖杰也见不到,所以负责日常事务的林副校长接见了他,等问清楚情况,这位林校长也完全意想不到。

最后林校长叫来出纳,收下了孙祖杰退回的十元助学金,然后开了条子给他,让他妥善保管,至于他这种情况怎么处理,等他汇报了再告诉他。

到第二天,孙祖杰再次出现在医院时,二叔母已经陪在杨妈身边了,正在和他聊天。这一次所有的花费加起来,孙祖杰还剩下一百九十元,他留下了五十元用来生活和买书,其他的他都交给了杨妈,孙祖杰很明显的看到二叔母的羡慕。

农村的日常开销太大,家家户户手里的活钱十分有限,像杨妈一下子能拿到一百四十元已经很多很多了,当然她还要归还以前欠别人的钱,还有亲戚朋友左右邻居资助孙祖杰的钱,要知道现在孙祖杰有钱了,总要加一点钱归还,要不然要被人说闲话的。

这样算下来,杨妈手里留下的钱到最后绝不会超过一百,而考虑到孙祖杰未来的学习,他们母子同样会捉襟见肘,这一点二叔母同样也知道,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投来羡慕的眼光。

过了一日,孙妈也过来看望杨妈,然后又陪着杨妈住了两天,又换成了别的亲戚,这是这个时候农村的惯例,谁家有人生病了,亲戚朋友帮助照料,道理很简单,都是吃五谷杂粮的,生病很正常,所以照顾别人也相当于照顾自己。

首节 上一节 11/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