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第219节


此时山东、河北一带巨盗丛生,骚扰地方,许多州县都不得安宁。但这北京大名府不愧是河北第一重镇,有梁中书及麾下的闻达、李成、索超等猛将坐镇,将这大名府境内治理得甚好,没有盗贼敢在此落草劫道。

不过,那梁中书坐拥重兵,却是以邻为壑,只是把大名府管内的盗贼赶到其它州府,却从未歼灭过多少盗贼。此举固然是让大名府平安了,但是周边的州府里强盗却更多了。

其它州府对梁中书这种驱赶盗贼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梁中书乃是宰相蔡京的好女婿,当朝红人,任谁也不好与他理论此事,只得无奈地接受了如今这般局面。

其实,大名府境外州县盗贼众多,让躲在大名府内的梁中书也深受其害。他连续四年给老丈人蔡京送的生辰纲,在出了大名府管内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强盗劫走了。

在杨志护送生辰纲失败后,梁中书又送过两次生辰纲。然而,不论是派兵押送还是暗地偷运,都没有逃过强盗们的毒手。此事实在是透着诡异。

半途上丢失生辰纲的那些州府也很无奈,不是本官不努力剿贼,实是本地盗贼太多,本官手下又没有大名府那样的精兵强将,只能徒呼奈何啊!

可惜西门庆没有关注大名府梁中书每年要押送生辰纲之事,否则他或许会义愤填膺地见义勇为,派人暗中护送梁中书的生辰纲。

西门庆会待到强盗们下手抢夺后,再劫富济贫,从强盗手里将那些金珠宝贝夺回来,并将这些值钱的宝贝送给阳谷县西门堡里的穷苦百姓。

只可惜,西门庆穿越过来后,完全忘了散财童子梁中书的这件烦心事。

……

西门庆一行骑马欣赏着道边农田里村民们秋收的景象,一路平安地过了大名府和魏县,进入了相州临彰县境内。

临漳县地处河北最南端,西望数十里外的太行山,东眺齐鲁大地,位居中原腹部,扼守燕赵南门,素有“天下之腰脊、中原之噤喉”之称誉。

这临漳在宋代虽然只是相州管辖的一个县,但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

临漳古时称邺,相传为黄帝后裔颛顼帝孙女女修的儿子大邺的封地。

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时期,魏文侯将它定为陪都,乃是魏国的东北重镇。

东汉末年,曹操战胜河北的袁绍之后,从许都移居邺,在这里兴霸业、筑铜雀三台,为曹魏建立奠定了基业。

西晋时,为避最后一个皇帝愍帝司马邺讳,将邺城易名“临漳”,因北临漳河而得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境内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临漳这块土地有许多历史典故。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就是在此地投巫凿渠,破除迷信。现今哪个小儿未曾听过西门豹废除河伯娶妻的故事?

秦末,霸王项羽为推翻秦朝,救援赵国,誓师于漳南,率军北渡漳河。他命令全军只带三日干粮,砸烂做饭的锅,凿沉渡河的船,以不留后路、死中求生的决心在巨鹿城下与秦军主力展开决战,打败了秦将王离和章邯,为秦朝的灭亡奏响了葬歌,也在历史上留下了“破釜沉舟”的著名典故。

三国时,曹操虎视中原,战败袁绍,据邺而统一北方。“曹冲称象”、“七步成诗”、“文姬归汉”等成语典故均出自临漳。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历史上有名的铜雀台依然屹立在临漳县的邺城。

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于是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水之上,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

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后赵、东魏、北齐屡有扩建。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在楼顶又置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神态逼真。在台下引漳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可见当年景象之盛。

不过西门庆进入临漳县后,却没有先去铜雀台凭吊曹操,而是去了另一处所在。

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门庆的祖宗

西门庆进入临漳县境内后,没有在县城里逗留,而是向西直奔邺镇而去。此时的邺镇正是历史上的邺城,城北漳河边就是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西门庆马不停蹄地赶到邺镇后,却没有去登那邺镇最为有名的古迹铜雀台,而是寻了个当地人问路后,直接转向西南,去了洹水北岸的西门豹祠。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任邺令。在治理邺时,西门豹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此举使得原先因“为河伯娶妻”而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同时,西门豹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十二条水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西门豹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曾对西门豹有过高度评价,他在《史记》中说:“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故后人纷纷为其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邺城西南,洹水北岸的西门豹祠始建于东汉年间,魏文帝曹丕的《述征赋》曰:“羡西门(豹)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可见当时已经建有西门豹的祠庙。

后赵建武年间,又对西门豹祠进行了修葺。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写道:“漳水又东北径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

经过历代百姓的修葺和一步步美化,西门豹祠里的西门豹神像被改成了帝王袍服冠冕。百姓们早已将西门豹当成神仙供奉,也将西门豹祠改称为“豹神庙”。

可是到了北宋嘉祐二年,当时的邺县令马益却跳出来多事,又把西门豹神像的帝王袍服冠冕,改为了古县令装束。同时,他又将“豹神庙”改称为“西门大夫祠”。

西门庆急着先来瞻仰这西门豹祠,自然不是为了游玩古迹,而是为了来祭拜先人,沾一沾西门豹的光。

西门一姓的郡望就在这临漳县,叫作魏郡堂,乃是以望立堂,亦称临漳堂。

穿越前,西门俊的祖辈正是从这临漳县搬迁出去开枝散叶的,说起来,他的根就在这相州临漳。

而阳谷县西门氏,恰巧也是从这河北相州临漳县迁到山东阳谷去的,有可能西门俊与西门庆真的是同根同源。

西门庆虽然不确定自己这一族是否当真是西门豹的后代,但既然西门庆有心干一番事业,就认西门豹为祖,拉虎皮做大旗,先给自己罩上一层光环,又有何妨?

在这个愚昧迷信的时代,百姓们大多是文盲。西门庆与西门豹认个亲,将一个已经封神的历史人物宣传成自己的祖先,对于日后裹挟百姓追随自己可是大有益处。

族谱甚么的,自己伪造呗!西门庆对此可是没有一点儿的心有愧疚。

这次来拜西门豹祠,西门庆一是给“老祖宗”上几柱香,二就是来看一看,能不能再花些银子,将西门豹神像的服饰由古县令装束再改回成帝王袍服冠冕。

当年邺县令马益那个撮鸟,想必是与本地望族西门氏有甚么矛盾,为了打压西门氏的威望,才费尽心思地干出给祠庙里的神像换服饰,给祠庙改名的莫名举动。

如今西门庆想干的,就是纠正马益那个蠢货当年犯下的错误。

西门庆等人到了西门豹祠外,将侍从和马匹都留在外面,西门庆与焦挺、乔郓哥二人一起入了西门豹祠。

三人都给西门豹这个豹神上过香后,西门庆随口就对焦挺和乔郓哥二人提起,这西门豹正是自己的祖先。

焦挺和乔郓哥二人听了,信以为真,看向西门庆大官人的眼神又增添了一分神秘的光芒。
首节 上一节 219/9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大唐当奶爸

下一篇:互金巨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