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560节


如果这还不像一步玄幻小说主角该有的身世,那么接下来的剧情,简直就是一切小说主人公经历的最好模板。

马歇尔的上司哈古德将军,在1916年有关军官能力的报告中写道:“马歇尔理应在常规军中任准将职,推迟一天任命,军队和国家就遭受一天损失!”

没错,从小天赋異稟,在一个并非最有名气的学院里学习淬炼,然后以及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他身边一起较量的,都是比他等级更高的竞争对手,但是他又完美的胜过了这些对手。之后,他无论在哪里混都被上级百般赞誉。并且还获得了将军的大力赞誉,给出超高评价。

但事实发展方向是,美国提升军官委员会只是在看过哈古德的超高评价后,仅仅任命了马歇尔一个上尉军职。

如果说上帝是一个作家,马歇尔是他笔下的一个主人公的话。那这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写作手段了。

让所有人都说这人非常厉害,各种美誉,各种吹捧,但马歇尔的级别就是没有一步登天,而是慢慢的晋升,然后每晋升一级后,又在新的岗位上被各种惊为天才。

这还不算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马歇尔被任命为临时中校衔参谋,参加了一个大剧情,并且很是表演了一番,因在前沿阵地表现出色,又被提升为临时上校。

不过接下来,为了剧情的发展,上帝又取消了他的临时中校,重新放在上尉的位置上。

但似乎是为了让看官过瘾,上帝又给马歇尔小小的晋升了一下,让他成为少校,算是取消临时上校军衔的一种补偿。

接着,马歇尔又被安排在国内当军校教官,在一堆学员面前牛逼了一把,之后慢慢被升为中校。

马歇尔的教官生涯期间可不是简单的剧情过渡,而是为后面埋下了一个很大的伏笔。。马歇尔在此期间建立了一个学员档案,并把他认为有才华的青年军官的名字一一记在上面。

而后来,马歇尔担任陆军参谋长之后,这个档案便成了重要的杀手锏,让他他常据此选派优秀的指挥官。

不过可能是这位描绘马歇尔的小说家为了水情节,在把马歇尔提拔为中校后,就一直让他在这一级别发展。这段剧情,一水就是十五年!

可能是水的剧情太多了,也可能是感觉到对马歇尔太不公平了,在马歇尔55岁的时候,他终于被上帝由中校越级晋升为准将,算是过了平生第一次飞速晋升的瘾。

与此相对的是,在马歇尔飞升的这段期间,德国一位叫做莱因哈特的上士,已经从士官升到了上将。

当马歇尔好不容易越级晋升一次的时候,莱因哈特已经早就从上将转变为了国家元首。

这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就说现在,罗斯福总统任命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后,也才正式授予他少将军衔。

至于他现在这个上将军衔,还是暂领的。

不过,坎坷的晋升过程与不相匹配的才华与天赋,并没有掩盖马歇尔的光芒。某种程度上来讲,他的人生经历,比德国元首莱因哈特还要丰富,还要有意义。

哪怕是作为一个小说的主人公原型,马歇尔的人生经历,都更适合被写作一本书。

大器晚成的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才终于有了足够的计划展示自己。

作为罗斯福亲点的陆军参谋长,他非常睿智的首先提出“无论愿意与否,美国必然要卷入战争。所以美国必须趁着还没遭遇战火时,就积极备战。”

而他也是一开始孤立主义盛行时期的美国里,少数强烈支持罗斯福援英战略的明白人。

马歇尔从一开始就提出,英国人的战斗是在为美国赢得准备时间。

而现在,哪怕英国的战斗已经结束了,马歇尔都还利用兰道夫这名代言人,紧跟英国政府一个接一个冒出的这个大潮流,弄出了第四个英国政府。

正文 705两线作战结束,大西洋壁垒成型

马恩岛战役的结束,意味着以德国为主导的同盟国军事集团在西欧,已经再没有剩下任何敌对势力的存在。

西线最后一个反对势力的头目,法国重犯戴高乐,被魏刚亲自押回国内。英国战犯丘吉尔,也被德军派人送到了柏林接受审判。

毫不夸张的讲,第三帝国的两线作战,自此已经彻底结束。接下来,德国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东线,结局最后一个近邻威胁——苏联。

当然,德军在西线也并非没有任何留守兵力。只不过,算上维希法国和挪威在英国的远征军,以及即将成立的莫斯利傀儡英国政府的国防军,光是德国的盟友在英伦三岛上的驻军,都已经稳稳的将会超过20万人。

此外,德国统帅部还将派出一个党卫军英国志愿军支队,前往英伦三岛征募愿意加入党卫军的外籍部队。这支党卫军英国支队,初步预计也将在最后扩编为一个加强师的规模。

当然,德军的国防军也将留下2个新编的步兵师,负责一同保卫英伦三岛这个“大西洋壁垒”的安全。

国防军的这两个新编步兵师,其实就是从原有进攻英国的部队中,留下了两个伤亡最为惨重的步兵师,在这两个师的指挥框架上,大量补充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与老兵混组,形成两个满编的步兵师。

这样的步兵师,战斗力一开始自然不会太高。不过,由于在短期内,没有提前准备好超强运力的美国,也不大可能越过大西洋进攻欧洲,登陆德国的“大西洋壁垒”,所以,新编的步兵师新兵们,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军事训练,与老兵磨合,强化部队战斗力。

另外,其余参加英国战役的德军部队,除了斯徒登特的3个伞兵师在迅速补充优质兵源后调往了东线,剩下的各师仍旧是都以补充新兵的方式补充战损人员,然后驻扎在法国本土,与英国本土上的同盟国联军,一同构筑“大西洋壁垒”。

同理,这些部队,也一样有足够的时间去训练新兵,恢复战斗力。

如此一来,算上维希法国自己留守本土的驻防军,同盟国在西线的兵力,也已经接近80万的规模,在大西洋天险的加成下,这支联军用于保卫“大西洋壁垒”,已经绰绰有余了。

而要是算上西班牙统治者弗朗哥留在本土的西班牙部队,同盟国在西线部署的总兵力,甚至超过150万。

这样一支强大的岸防部队,就算是美军准备好了足够的海上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也未必可以突破。

再加上,德国海军中邓尼茨的潜艇部队,已经在拦截美国援英物资船队的训练后,相当熟悉大西洋的作战环境,成为美国入侵西欧时必须面对的,一支非常难以解决的阻力。

雷德尔麾下因为航母战术实力大增的帝国公海舰队,在获得了英国投降后交出的大量军事港口,船坞,以及英国本土舰队剩余的部分战舰后,实力也在次上了一个台阶。

而挪威海军由于英国的战败,失去威胁本土的力量,存在于同盟国势力的内海中。于是,挪威首相吉斯林干脆也与德国签订了一份协定,把挪威海军全部调离本土港口,停驻在英国交出的港口中,继续供雷德尔的联合海军司令部调遣。

由意大利新首相罗西控制的意大利海军,本身就拥有大量战列舰,在获得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后,如今势力也不容小觑。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供雷德尔的联合海军司令部指挥,但是以罗西那德国盖世太保成员的身份来讲,莱因哈特未来想联合意大利海军协同作战,其实并不难。

西线维希法国的海军实力也很强,只要利益给够了,贝当也没理由拒绝联合作战。再者,如今的维希法国已经彻底绑在了同盟国这条大船上,如果贝当不愿意跟着德国一起沉船,那他就必须和莱因哈特一条道走到黑。

而弗朗哥西班牙舰队,虽然不太好控制,但是莱因哈特也并不需要去控制他们了。西班牙海军早就落寞许久,经历了一场内战后,更是再次实力大减。如今的西班牙海军,摆在那里当一个摆设就够了,已经固若金汤的“大西洋壁垒”,还真用不上他们。

比当年所谓“永不被攻破”的马奇诺防线靠谱一百倍的大西洋壁垒安定下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分享战利品。

英国战役中,德国众多盟友里,最大的出力者就要属法国和意大利了。

意大利那边还好说,在意大利完全掌权的罗西首相是自己人,莱因哈特非常巧妙的沿用了当初与墨索里尼定下的协定。只要非洲战役结束,意大利除了需要把德军帮他们打下来的利比亚,分出一部分地区全部交由德国控制外,其余由联军共同收复的殖民地,都全部还给意大利执掌。
首节 上一节 560/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拜师九叔

下一篇:成神从搓装备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