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527节


“首相命令,要坚持到最后一个人。”那名军官,对国民自卫军的士兵。

最后,士兵哀叹道:“哦,这么说,用不了多久啦。”

虽然这只是一个冷笑话,但是这却是反应了驻防在泰晤士河北岸英军的士气。

除了英军,自由法国留在泰晤士河的2千部队,也全是老弱病残。戴高乐把所有主力部队,全都拉去马恩岛驻扎了。留在伦敦的,不过是他没能一切带走的那些军队。

只要是个正常的指挥官都会选择把更好的部队自己带走,留下一下最差的当带不走的充数部队。

这也就导致,泰晤士河北岸的2千自由法军,战斗力根本不比国民自卫军高多少,防段脆弱异常。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道纸扎的防线。

看上去,英法联军利用泰晤士河建立了一道天险防线,依托险要地势炸桥驻防。

但实际上,无论戈特还是戴高乐,都已经把自己的精锐部队给运走了。伦敦保卫战,还没开始打,英国与自由法国的高层领导,就已经做好了放弃首都的准备。

当然,丘吉尔誓与伦敦共存亡的口号,还言犹在耳。可真正还相信伦敦能够守住的,就只剩下那些无知的不能更无知的平民。

某种程度上来讲,伦敦还能守住多久,其实看的就是汉密尔顿公爵能够靠着和平谈判的幌子,拖延多少时间。

毕竟,伦敦泰晤士河防线,简直就是漏洞百出,光是最明显的大错,就已经占了三大处!

一是战略上的错误。英德战役爆发后,丘吉尔认识到,英国的对同盟国战争只能是消耗战,然而他提出的战略原则却是硬抗防守作战。在伦敦保卫战前,英国军队集中兵力于伦敦城郊格林尼治,做消极防御,固守野外如同坐以待毙。

而当德军进至伦敦城下时,伦敦卫戍部队奉命戈特谨慎的命令,不得主动出击,而采取分兵把守的下策,每个部队负责的正面防御都很宽,缺乏纵深配备,也没有充足的预备队。德军进攻时,集中兵力坦克,在大炮飞机的开路下专攻一点,致使英国部队处处被动挨打。在激战中,有的部队提出主动出击的计划,也得不到批准。

例如守卫肖和特广场的1个英国陆军主力团,曾于德军猛烈围攻侧翼国民自卫军之际,向伦敦城防司令部建议,趁德军大举出动进攻的机会,集中全部英军陆军部队的机动兵力,主动出击德法挪三国联军的驻地,威胁敌人后方,以争取主动。

可是,这一出奇制胜的战斗方案,竟因为戈特一心撤离伦敦,不想出现差错,而未获批准,致使伦敦南部各大主阵地更趋危急。

此种因为想要逃跑到爱尔兰岛而不再用心打伦敦保卫战战略思想上的错误,贯彻整个伦敦保卫战的始终。

二是军力上的差距。格林尼治刚沦陷的时候,留守伦敦的部队总兵力19万人左右,但很大一部分是刚从格林尼治战场撤下来的残缺部队,正规的英国陆军士兵很少,国民自卫军大都又没有受过训练,许多连枪都没打过。

据戈特指挥部内的参谋长统计:伦敦守军中,能直接同敌人厮杀的战斗兵只占30%,国民自卫军的,民兵兵又占了将近70%。

而且英国军队之前在敦刻尔克丢掉了绝大多数重武器装备,之后又在英吉利海峡沿海一带丢掉了剩下一小部分重武器装备。导致现在他们还能收集起来的火炮,甚至还没德军一个整编炮兵团火力配置强。

在战火烧到泰晤士河南岸时,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机也己损失殆尽,剩下少数幸存战机,也已经转移到北爱尔兰的机场避战了。

至于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主力舰艇几近于全部被炸毁,剩下一部驱巡舰队已撤至爱尔兰岛的各港口内,同样在避战保舰。

同盟国远征英国的军队,共辖21个师外加一支加强的挪威作战分队,现在除7个被安排第一批转移回国的德国师外,其余14个师都还在投入作战,总兵力超过15万人,都是各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大多由训练有素的老兵组成,战斗力较强。

另外,同盟国联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作战时有潜水坦克、火炮等重武器装备,并且还有飞机的轰炸支援。

尤其是维希法国与挪威派来的部队,基本都是他们国内的精锐之师。

最后还有防御工事的缺陷。

伦敦外围阵地的防御工事虽经营一年有余,但大部分不符合实战要求。格林尼治一带阵地上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有的甚至用土埋着,有的碉堡还存在门打不开的问题。而那些临时构建的机关枪掩体的枪眼做得都很大,很容易被敌人发现进而集中火力加以摧毁。位于四郊的炮台工事,虽以钢筋水泥构筑,但暴露而且密集于狭小之地域,完全不切实用。

更恶劣的是,戈特用在防线上的部队,大多还都是最差的此等部队。

这些战斗力最底下的英法军队士兵们,从一开始就是被当做弃子,炮灰,消耗品在布置。

最重要的是,由于布防仓促,伦敦城防司令部并没有给所有的国民自卫军部队配发工事分布图,再加上各处工事和大量民居混在一起难于查找,于是有的部队在这方圆十几平方千米的地面上疲于奔波寻找防御工事。

而国民自卫军有编制混乱,难以统计,只好有一个算一个的往防线上面前填。

于是,泰晤士河防线就成了一道纸扎的垃圾防线,没有任何人对他抱有希望。

正文 663 无心和谈

“尊敬的德国元首,您开出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被我国政府接受!”

如果说要问什么是打不过又干不掉对方的感觉,那么,作为英国谈判大使的汉密尔顿公爵,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莱因哈特明显就是无意和谈,这一点从他给汉密尔顿开出的和谈条件上,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出来。

与之前希特勒拼了命的鼓吹萨克逊人与日耳曼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同,这一世第三帝国的元首莱因哈特可从来没有把英国人当成是自己可以联手对付苏联的盟友。

通常来讲,和平谈判的双方都会在一开始开出一个相对较高的条件,用来讨价还价。这一点,并不是什么新奇事。

关键就在于,莱因哈特这次开出的架马,已经不是讨价还价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当汉密尔顿公爵到达柏林,终于见到第三帝国的元首,声称希望和谈之后,莱因哈特毫不犹豫的就随口开出了自己的和平条件。

随口开出条件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连想都不用细想,根本不用担心各种谈判可能出现的场景,只需要漫天要个价!

至于答不答应,那就不是莱因哈特要担心的问题了。

说实话,他还真怕汉密尔顿脑子一短路,把自己的条件都给答应了。那样的话,已经运往英国临时建造的机场,为明天准备好的凝固汽油弹可就丢不下去了。

为了让汉密尔顿千万不要答应,莱因哈特开出的和平条件,与其说是苛刻,倒不如说简直就是扯淡!

莱因哈特提出英国现在想要求和需要答应的和平要求是:英国海军只能保留十分之一,且不得拥有巡洋舰及以上吨位的战舰,而那些剩下的英国海军主力战舰统统要交给德国海军使用。

没错,这就是当年英国人对德国海军做的无理要求!

以彩虹行动起手发家的莱因哈特,当然不会忘记造成彩虹行动的原因。

虽然他无意和谈,更不会让英国人有机会搞出一场彩虹行动。但是,他不介意用一战结束后,德国海军的悲惨遭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嘲讽刺激汉密尔顿公爵。

同时,莱因哈特还提出,英国本土所有的造船厂和重工业基地,都必须划归给德国,统一安排生产,并且交出自己的所有专利技术。
首节 上一节 527/6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拜师九叔

下一篇:成神从搓装备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