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两界:我以武道问长生 第137节

  在座众人,与他关系不好的,基本上就没有。

  “嘿,那不就是吗?怎么还有一个小和尚?”

  身形略显微胖的是薛家薛玉亭,此时正在东张西望。

  突然伸手一指,就看到曲径通幽处,一袭白袍,谦谦君子般缓缓踱步前来的,岂非正是李元康。

  与往常不一样的是,他的身后一步之远,还紧紧跟着一个眉目清秀,年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和尚,那圆溜溜的光头,反射着橙黄粉红灯光,就如一个灯笼。

  “家父世交之子,非得跟着愚兄前来见见世面,也不好推拒,只能带着。”

  李元康虽然说的是这种比较荒谬的事情,却有一种奇异的气度,让人觉得理所当然。

  稍稍解释一句,众人就全都接受下来。

  最离谱的是。

  小和尚就算是来到了浣花楼,也不似其他小孩一般,左看右看。

  而是十分老成的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手里念着一串,嘴中喃喃轻语,声音低不可闻……

  看他那宝相庄严的模样,不是念经就有鬼了。

  “这位小师傅看着不简单,莫不是跑到楼子里炼心来了,不过,他年纪也太小,炼心也未免太早……”

  张元昊说到这里,自己都好笑起来。

  众人捧场齐齐附和。

  张元昊的意思很明白。

  你功能都还没有呢,这时候炼哪门子的心?

  “不用管他,也不用特意避开荤腥,他这一派,百无禁忌。”

  李元康爽朗笑了两声,转首就望向周平安:“平安兄那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可是让小弟热血沸腾,恨不得前往边塞,浴血厮杀……

  如此雄豪诗作,无有天生气魄,可真的做不出来,来来,小弟敬周兄一杯。”

  “一起,一起。”

  周平安举杯洒然一笑,再次忍不住感应脑海莲花,却是仍然没有半点异常。

  甚至,对方的表情诚恳真切,眼神也是清澈无比,这就有些厉害了。

  如果不是从张元昊的心声之中,听说,这位李元康李公子,曾经在背后说过自己的坏话。

  他几乎就以为,对方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好朋友。

  越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

  这事就越严重。

  证明对方手段之高明。

  几人谈了一会诗,论了一会词,并且,说了说近日发生在青羊城的一些趣事之后,有琴音隐隐传来。

  “青姑娘到了,这次,非得让她也喝上两杯不可。”

  张元昊起哄道。

  他看起来五大三粗,身体健硕,但似乎酒量并不太好。

  只是喝了七八杯的样子,脸色已然微红,有了酒意。

  李元唐也是凑趣,“若是真想让青姑娘也喝酒,那自然得劳动周兄出手,我等可没那个分量,也不太好唐突佳人。”

  “就是,周兄,等会就拜托……”

  其余几人也是跟着起哄。

  “喝酒还是算了,不如,就让奴家多弹一首琴曲。”

  人未到,声先闻。

  青女身后跟着两个侍女,一袭橙黄罗裙,上绣大红牡丹,既典雅,又喜气,面上更是挂着盈盈浅笑,与往常时日,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很是有些不同。

  众位猪哥一时之间,看得有睛发直。

  哪里还顾得上提出半分异议。

  连连叫好。

  “这首鹤冲霄,就为诸位助兴。”

  不愧是“问仙琴”。

  随着琴音响起,周平安都不想说话了。

  只觉琴音铮铮,一洗往日浮华迷乱之音,转而如同听到海潮拍岸,看到白云悠悠,空灵之中,透出些许壮志豪情。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感觉,昔日无需念,把握今日,展望来日,此生大有可为。

  琴曲刚停,气氛就变得更热切。

  周平安暗暗赞叹一声。

  能得到“红莲天女”称号的,果然是极出色的人才,也不知那位圣女,到底又是何等模样,有何等手段。

  他知道,随着这首《鹤冲霄》之后,紧接着,就是一首《长相思》,这一次,青女不会再是娱人娱己,而是要动真格。

  她要运转[忘情天音],替周平安试上一试。

  两人现在正处于合作愉快的蜜月期。

  周平安提出的这点小小要求,青女自然不会不满足。

  当下,说了几句吉祥话之后,再起一曲。

  这一曲弹来。

  先是平平无奇,众人正纳闷间,心想青女琴技怎么大失了水准?

  音符再转,先是张元昊,就变得有些沉默,突然间,感觉了无趣味,这酒喝得有些没甚意思。

  其余几人,也是若有所思。

  想起了某年某月,某些已然忘却,在心头留下难以抹灭痕迹的某个人。

  周平安心中微微一动。

  脑海里的红莲业火心焰,猛然跳了一跳。

  把心底深处,那股惆怅之意,排除一空……

  不经意的视线掠过李元康,眉毛就微微一跳。

第117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忘情天音”这门音功,周平安已然领教过数次。

  他知道,以青女如今的琴艺水准,既可奏出令人忘忧的绝美音调,也可以反过来操作,让人百转千回,勾起心灵深处的一些不堪情绪。

  若是心底无有杂念,没有缺陷之人,听了自然也不会有太多反应。

  若是心灵有缺,表里不一之人,非得在这种奇特至极,直攻心灵的琴音之下,露出破绽不可。

  之所以定下此计试探一番。

  主要是因为,他不想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定人善恶是非。

  他心中隐隐有着一个猜测,却是太过悚人听闻。

  而且,若是猜测为真,自己也只有一次机会。

  要么就下杀手,要么就不动手。

  猜错了,杀错了人,也过不去自己内心这一关。

  按理来说,想要解去心中之疑,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县衙后院查探一番。

  但是,当他趁着夜色靠近县衙,就能感觉到一种深重危机,涌上心灵。

  不用问,那位真气境的明王寺老和尚就住在县衙之内。

  不能打草惊蛇。

  李元康端着酒杯,右手颤抖起来。

  先前的温润气度,早就消失不见,眉间紧锁着,面皮疯狂跳动,似乎在强忍着什么。

  周平安目光微微变冷,眼见着,全身气血悄然运转,一丝杀机,凝聚手指之间,脑海中的数百根心念丝线,蓄势待发。

  “咚……”

  一声轻响。

  如同暮鼓晨钟,响在琴音的变奏之间,把琴音搅乱,耳中就听得小和尚略带稚气的声音念诵:“如是我闻,悉达多摩薄加梵,尔时俱寿阿难陀……”

  随着经文入耳。

  众人颠倒迷醉,伤怀感叹之意,一扫而空。

  青女都叹了口气,“小和尚好深厚的佛门根性,竟然能念出梵音,着实了得。”

  虽然她只是动用了三成天音造诣,琴音之中的勾魂摄魄之意,也是用得极其隐晦,并无丝毫伤人之意。

  但是,这个才十一二岁,个子不到自己腋窝高的小沙弥,竟然能够应付得来。

  想想也知道,就算是在佛门后起之秀中,无论怎么排,这都是上好的“佛子”苗子。

  这种优秀根苗,是哪个寺,哪个庙,竟然舍得放出来行走江湖。

  就不怕还未成长起来之前,就被“妖魔鬼怪”给害了去。

  经此一闹。

  李元康猛然醒过神来。

  伸出衣袖掩面道:“李某不胜酒力,就此告辞,失礼之处,还望诸位兄台和青姑娘见谅则个。”

  他站起身来,眼中全是歉意,拱了拱手,又道:“青姑娘琴艺不愧[问仙]之名,更有问心之能,倒是让李某想起了一个朋友。”

  他自嘲一笑,拂袖而起。

  在场数人,竟然全都觉得理所当然。

首节 上一节 137/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