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第190节

  这时候又出现起了像是背景声音一样的解说:“大家看到扭曲,是引力使光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变化,并不是真正的时空扭曲!

  “这里要科普一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黑洞才能干扰光粒子的运动,其实只要具备一定引力的天体,都会干扰光粒子的运动轨迹,比如太阳……

  “好,大家看到,小型引力场跟一号水滴接触啦!”

  姜宇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姜十六的蹩脚解说。

  另外姜十六虽然一口一个“大家”,不过全世界观看这场直播的人不超过十个,其中有一半是太阳系国的人。

  画面里,小型引力场接近一号水滴的时候,一号水滴的尾部明显被引力场搅动着发生了偏移,只是一号水滴大大脑袋却纹丝不动。

  姜十六叹息道:“哎呀!有作用,但是作用太小了!我们再试一试到更近距离发射,会不会有效果。”

  紧接着镜头开始推向一号水滴。

  在推进过程中姜十六又解释道:“可能有人担心胡乱发射这样的引力场,会不会影响天体间的运动,或者对人类的飞船造成威胁。

  “这里要解释一下,由于对金星的几次探索均以失败告终,在地球内侧到太阳间的航道只有两条,而且每年只有几艘飞船从这两条航道上起降。

  “现在这几艘飞船的起降也取消了,原因么,我就不解释了。

  “另外这个引力场存在‘力场消耗’的现象,发射出去一万公里左右力场就消耗没了,造成‘力场消耗’的原因……”

  姜宇心说:你干脆说这个力场很快会被消耗掉不就行了?扯这么多有的没的做什么?

  可是姜十六的声音还在往姜宇的耳朵里钻:“……原因是,力场中的暗物质很不稳定,挥发……

  “呃,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不过我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

  “总之暗物质会很快不受控制地消散,从而让力场消失。

  “所以我才说要离得近一点再发射一下试试,因为力场在刚刚形成的时候是最强的。”

  耳中听着姜十六啰嗦了半天,镜头终于离一号水滴很近。

  姜宇这还是头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水滴”,它光滑的表面,就像是在诠释着宇宙的纯粹,让人很想伸手去摸一摸。

  随着姜十六再次喊了一声:“发射!”

  被扭曲的光线现象再次出现,这回一号水滴的尾部随着力场的掠过,猛地晃动了一下。

  可以一号水滴的头部还是屹然不动,小型引力场只能“含恨离开”。

  紧接着一号水滴的尾部突然亮了起来,让镜头一黑。

  很快画面重新出现,不过是另一个角度了。

  一号水滴尾部的光芒来得快去的也快,在它尾部的不远处,多了一坨融化了的金属废料。

  姜十六叹息了一声:“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JY201,该设备的原理是,从分子层面瓦解一号水滴的强互作用力。

  “我们都知道四种自然力中,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很容易出现互相抵消,或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出现斥力的现象。

  “强互作用力属于对强核力的一种应用,如果我们能在微观层面瓦解强互作用力的生成,那么一号水滴也就不攻自破了。”

  JY201在一号水滴的不远处停住,从设备的内部伸出来两条细长的机械臂。

  机械臂的最前端有一片厚厚的,链接这不少线路的长方形金属片。

  当金属片贴在水滴上之后,姜十六大喊了一声:“开始工作!”

  长方形金属片上,急促的亮光一下接着一下地闪动起来。

  一号水滴毫无反应,不知道为什么,姜宇似乎看到了来自一号水滴的嘲讽:没吃饭么?使劲儿啊!

  很像是一个在按摩店里,嫌按摩师力气不够大的顾客。

  姜十六又是一声叹息:“我突然很想揍三体星人一顿。”

  此时一号水滴的尾部又闪过一道光芒,几秒钟之后,JY201也步了JY101的前尘,被高温瞬间液化,紧接着又被冰冷的太空冷却下来,变成了一堆废料。

  姜十六感叹道:“十个亿就这么没了。”

  他顿了顿又道:“我让大家看看……等等!”

  镜头里突然出现了一张从远处拍摄的一号水滴照片,姜十六把一号水滴的部分放大,在它的尾部看到了一处模糊的地方。

  姜十六赶紧道:“拍一张尾部的清晰照片!”

  照片很快拍好,又出现在了姜宇面前。

  这回不用姜十六说,姜宇也发现水滴光亮的尾部出现了三个粗糙的小点。

  看到这里姜宇激动地站了起来:姜十六的设备起作用了!

  姜十六却没有姜宇这么兴奋:“白高兴一场,最后大家看看刚才这两个设备的威力吧。”

  接下来的视频背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刚才一号水滴的镜头暗淡了许多,不过前面那颗土豆形状的小行星还是清晰可见的。

  屏幕上有介绍,这是一颗直径超过了百米的小行星。

  一开始它似乎在不紧不慢地前进,但是当JY101的引力场从它的不远处略过的时候,小行星就像是被风吹起来的树叶一样,被引力场轻松地改变了轨道。

  接着镜头一转,出现在地球上的一间实验室里。

  实验室的金属桌面上,放着一块新型的纳米材料。

  JY201的那块金属板在纳米材料上一闪而过,纳米材料以及一部分桌面,都迅速崩塌,只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粉末状。

  姜十六介绍说,这块纳米材料起码被粉碎到了分子级别。

  可就是这么大威力的东西,多次使用后,才在一号水滴的外壳上留下了那么一点痕迹。

  姜宇看过整个视频,立即给姜十六发了通讯视频:“能不能再把这两个仪器的威力变得大一点?”

  两个小时后收到了姜十六的回复:“我能造出JY101和201,就是托爱因斯坦和霍金的洪福了,如果再想进一步,除非是可以做粒子对撞实验。”

  姜宇叹了口气,一切又回到原点了。

第290章 面壁者的任性

  姜宇还有些不死心,他又问姜十六:“JY101和201的成功,不是已经可以让你确定研究方向了么?怎么就没办法改进了?”

  姜十六在回复中哭丧着脸道:“是找到研究方向了,可是接下来的步骤是通过观察这个研究方向的粒子对撞实验,然后进行总结归纳。

  “在海量的总结归纳后,才能找出一些的规律,完成这个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可是现在只有研究方向,其它全靠猜!”

  最后姜十六咬牙切齿道:“给我大型粒子对撞机,给我正负电子对撞机,给我质子对撞机吧!

  “不然我一定会死不瞑目的!”

  姜宇直挠头,早在两个月前,研究如何规避智子监控的项目组,就已经很明确的告诉姜宇,如果没有微观实验为基础,现在的一切研究都是纸上谈兵。

  关键是研究继续下去,连纸上谈兵都谈不下去了!

  正如姜十六所说,要全靠猜!

  姜宇坐立不安了一番后,让三号请科学院的高能物理专家来一趟。

  姜宇向专家详细询问了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等,这类微观实验设备大概的造价、工期等等细节。

  然后姜宇又从执政府把太阳系国最近一年的财务简报调来。

  在有些焦躁中度过了几天后,姜宇最终把艾奇和陶悦叫来开个小会:“我要造环木星粒子对撞机!”

  这是高能物理绕不过去的坎儿,越早准备越好。

  艾奇和陶悦两个人顿了两三秒钟才反应过来,陶悦道:“据我所知,在智子还在太阳系的情况下,造这样的设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吧?”

  艾奇也道:“前几天我无意中翻到了一份危机初年对智子数量的猜测报告,当时丁仪博士在太空中设置了一百个超高能粒子检测点。

  “但无一例外,观察结果都受到了智子地干扰。

  “当时还有人准备在太阳系的两端,或者广袤的外围空间,拉开巨大的距离,分别建造粒子对撞机,跟智子赛跑。

  “直到现在也有人支持这个计划,但是成本太大了!

  “当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三体星人制造一个智子的速度,可能要比我们建造这样一个科研点的速度更快!

  “毕竟这些建筑要远离所有的殖民地,要有一下小型太空城成据点,才能支撑起粒子对撞机的运作和研究。

  “如果建造材料都要靠运送,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自建工业体系的话,也需要一些时间。

  “关键是粒子对撞机的成本太高,建造时间太长,这种精密仪器,可不是一堆铁堆出来那么简单。

  “可能我们的科研点还没有建好,负责破坏这个对撞机观察数据的智子就已经就位了。

  “就算考虑到三体星系的资源有限,这个项目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因为智子根本就不用影响全部的观察数据,只要影响一部分粒子对撞反应,我们的实验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陶悦赶紧接口道:“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做过一些了解。

  “粒子对撞实验不像是两个铁球撞在一起那么简单,而是两个铁球以高速撞碎,然后去追踪每个碎片的轨迹。

  “这样的实验结果本身就有很大的随机性,任意一个‘碎片’被智子影响,这个实验结果就要不得了。

  “而就算智子没有影响该次实验结果,一两次正确的实验数据对我们也根本没什么帮助!”

  姜宇捏了捏鼻子又道:“我要造环木星粒子对撞机!”

  “花费太大了!”陶悦依旧坚持自己的观念:“大概需要……”

  姜宇回答道:“八千亿!”

  陶悦倒吸了一口凉气:“大移民计划一共才需要一万两千多亿,这还是在长达二十年的投资!

  “而建粒子对撞机只需要,需要……”

  姜宇又道:“六年!”

  “六年就要花八千亿!”陶悦有点头晕:“或许要集合全人类的财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来!”

  艾奇补充道::“关键是没用啊!”

  两个人都殷切的看着姜宇,希望他能收回命令。

  姜宇叹息道:“现在真的不是一个实施面壁计划的好时代!

  “我记得在我的面壁者生涯中,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我的面壁计划的意义。

  “但他们依旧很相信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面壁计划。

  “我把你们俩视作亲信,你们却在质疑我的计划!

首节 上一节 190/4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末日:我的技能愈发变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