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99节

  不过其实他刚开始的计划是阻止这群冲动的将领,不要冲动,最好是让明军去帮我们守城池,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费一兵一卒。

  不过现在被这些将领一搞,尤其是这个嘴损的百户这么一搅和,他要是敢说这样的话,不用等明军的人来损自己,就算是自己人也不会放过他,所以他干脆不说话了。

  当然他更加明白现在自己等人的实力,其实连守城都够呛,但是他不能打击这些将军的士气,毕竟是自己人不能这么不给面子。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些将军不会真的以为凭借朝鲜兵能够守住城池吧。

  他很想说,你们还是早点醒醒比较好,不是什么都能够靠一股气就能做到的,没见过五十斤的瘦子能够打赢两百斤大胖子,这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事情。

  他是非常担心这些将军上头的。

  不过现在看这样子好像这些人真的上头了。

  于是他在所有人都从议事殿出来后,直接找到了威望比较高的李舜臣,“你们不会真以为自己能对付得了倭寇吧?”

  李舜臣脸色变了:“这是自然,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当然是不相信你们!”柳成俊非常的自然的说道。

  一句话差点把李舜臣给气死。

  “明军那边不相信我们,连你也泼凉水?”

  柳成俊道:“即便老夫不泼凉水,粮草从哪出?兵力从哪出?你指望那些吓破了胆的士兵跟你们去?跟着去送死?”

  ……

第329章 朝鲜文官:我的心很肮脏,所以我觉

  得陈寒也是!

  柳成俊的话好像是一把钢刀一样,将李舜臣刚刚燃烧起来的那么一点斗志都给浇灭了。

  他看向了柳成俊就见柳成俊现在的表情不比她好一点点,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难看。

  “我们朝鲜现在就那么的艰难?”李舜臣问道。

  毕竟现在大明都帮助朝鲜收复了一个道府,如果还这么艰难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完全可以依靠新收复的故土筹集军粮吗。

  可是柳成俊明显是不赞同这一点的。

  “我们朝鲜现在就是这么的艰难,而且是超过了你的想象,你们以为的只要你们这些将军肯出力不怕死,将士们在明军的刺激之下振奋士气,就能够所向无敌,就能够把之前不能打败的倭寇给打败,有这么便宜的事的话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军来了再搞?”柳成俊的话很冷峻但是每句话都是一句锥心质问。

  李舜臣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这当中的逻辑。

  最后还是柳成俊说道:“归根结底是我们朝鲜的士卒久疏战阵,承平日久之后没有几个将士能打仗。反观倭寇反观明军哪一个不是在战场的历练中得到成长的?我们应该总结的是这样的教训而不是嗷嗷叫在别人的刺激下,连你们这样的三军统帅都失去了理智。”

  柳成俊这番话说完后李舜臣也瞬间是冷静下来,“那现在怎么办?话已经说出去了,你也看到明军那边的态度,咱们要是不出兵的话他们得笑话死我们!”

  李舜臣一想到锦衣卫百户那副嘴脸就感觉,如果自己不做出点什么来的话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心理阴影。

  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己不去干的话,也会有其他的将领嗷嗷叫地往前冲。

  自己还有点能力其他的将领就完全是站在争权夺利的位置上,那到时候就更加的添乱。

  想到这一层李舜臣心思电转:“大人,您说会不会是那个锦衣卫百户故意如此刺激我们?”

  呵……

  柳成俊差点笑出声来:“你们才知道啊!”

  李舜臣听到这话那叫一个生气,“怎能如此?”

  柳成俊摆摆手:“人家就是干这个的,怪我们没点定力,在他三言两语的刺激下就中了招。”

  柳成俊继续说道:“怪我们之前给他们粮草的时候拖拖拉拉,现在他们打了胜仗自然要刺激我们去上战场,让我们知道在战场上有多难,让我们知道他们打了这场胜仗有多么不容易。”

  理顺成摸着后脑勺不理解里面的道道,他毕竟是个武将不能像文官那样心思活络。

  柳成俊想了想:“估计是为了战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

  嘶嘶……

  李舜臣作为武将来讲听到这种肮脏的政治交易,是非常的不屑一顾的。

  有本事的就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在背后搞这种小动作有什么啊。

  柳成俊看着李舜臣哑然失笑:“这就是我们这些人失策的地方。人家过来时步步为营,不管是作战前的部署,还是作战之时对我们的监控,甚至为了让我们知道他们的战果,无所不用其极,只能说我们所有人都小瞧了那位国公爷,只把他单纯地看成是年轻人,却不想这人的计较能够到这种程度。”

  李舜臣一下就陷入到了迷茫当中。

  “那我们现在还去防守黄海道吗?”李舜臣问道。

  “得去啊!不去的话就像在大殿里说的那样,你怎么知道在明军走了后那些散兵游勇会不会趁机回来,重新占领城池。”柳成俊说道。

  “那我们不是没有力量去防守?你说的啊!”李舜臣这下就更加的迷茫了。

  柳成俊想了想:“伱去了后马上就组织当地的精壮,先将城防都给搞起来,也别管倭寇会不会回来,老夫估计按照陈寒那秋风扫落叶的习惯来看,不会有几个倭寇活着,你去了应该不会有危险,不过你记住你去了第一件事就是筹集军粮。”

  李舜臣点点头:“对,我们筹集军粮马上就组织我们自己的大军,到时候就算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也算是我们有功劳。”

  柳成俊却摇摇头:“谁要你们去打仗!”

  李舜臣这下更不明白了,心道:我是将领我不去打仗,我筹集军粮干嘛?自己吃吗?

  柳成俊看到他脸上的表情知道如果说出来后,一定会让他非常的失望。

  因为就算是自己想到了这一点都觉得憋屈,更不要说他这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了。

  “您说吧,我听着!”李舜臣看到她的表情后就知道话不会很好听。

  柳成俊慢悠悠说道:“老夫是要你们筹集军粮后给陈寒送去!”

  李舜臣拍了拍自己的耳朵,然后还抠了一下,他觉得刚才自己想的就已经够离谱了。

  他当时是想筹集到了足够的军粮后,不出兵至少可以招募到更多的乡勇,在沿线收割那些倭寇的散兵游勇。

  他的想法是正规的倭寇我们可能打不过,但是收拾掉零星的总能打赢吧。

  却没想到柳成俊的话如此的让人难以接受。

  筹集到了军粮还要给前方的陈寒送去。

  我的天!

  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憋屈。

  为什么会被一个小小的六品百户搞得灰头土脸。

  不就是因为前面有陈寒在帮着朝鲜打仗,我们这些人脸上无光只能委屈地看着别人建功立业,甚至还要忍受他们的奚落。

  现在你这个当丞相的倒好,不让我们朝鲜自己人建功立业也就算了,你还要帮着明军打胜仗,你是觉得我们还不够憋屈是吧。

  看到李舜臣那副吃了个蟑螂一样的表情。

  柳成俊刚要说话,就听到李舜臣终于歇斯底里地质问起来:“你还是不是我们朝鲜的丞相?我怎么觉得你是他陈寒的丞相,你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你太不像话了!”

  柳成俊很理解现在李舜臣的心情,站在个人角度上来看他比任何人都要鄙视自己的提议,但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他就必须要这么做。

  “我的将军啊,你要理解老夫的苦衷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就算陈寒是铁打的也得吃饭,他们总不能沿途自己边收集粮草吧?既然他们不能我们就来做,我们掌控了他们的后勤保障,他们前线打了多少胜仗我们都能参与分功,这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唯一可以与他们打败倭寇一样功劳的事。汉初三杰,为何萧何的地位最高?因为萧何给刘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保证了刘邦的士兵能吃上饭。”柳成俊苦口婆心道。

  ……

第330章 丢人现眼啊!真是啪啪啪打脸!!

  当然柳成俊一直都觉得陈寒的心是肮脏的,所以他觉得自己怎么想都行。

  但不得说一句还是那句话,自己浑身都是肮脏的才会觉得别人也是肮脏的。

  陈寒还真没有想过要在这件事情上,与朝鲜争夺什么!

  他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明军将士们看看倭寇也不过如此,让他们打心眼里面消除对于倭寇的恐惧。

  因为他从很多渠道都看到现在的明军士兵,对于倭寇有种天然的畏惧。

  尤其是沿海地带的将士们更是如此,因为不管是他们自己经历过还是听说过的,都是在说倭寇如何如何的厉害,甚至很多地方都把倭寇给妖魔化了,觉得这些小鬼子就好像是长了三头六臂一样。

  这种宣传很不利于国内对抗倭寇,搞得好像这些倭寇小鬼个个都能飞檐走壁,动不动一挥手就飞沙走石。

  这里面得承认有部分是打了败仗的将军,为了推卸责任故意夸大倭寇的能力。

  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帮倭寇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异装癖,或者神怪崇拜,穿的衣服都稀奇古怪,甚至有些个将军身上的盔甲那都不叫盔甲,那纯粹就是要表演马戏。

  在这些奇装异服的加持之下就显得这帮人很另类。

  国内没有什么见识的老百姓猛然看到这帮玩意儿,的确很容易就被吓到。

  所以陈寒见到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是要让明军将士们,到外面去看看。

  你只有真真切切地接触到了这些人,才能消除掉心里面的恐惧。

  而这批人将来也可以成为攻打小日本的先驱。

  以后大明王朝肯定是要在自己的带领下,进攻小日本的。

  如果没有一批与小日本接触过的士兵打头阵,这种恐惧心理就会蔓延,这不是陈寒愿意看到的。

  这才是真实目的。

  而很快李舜臣也理解了丞相的意思。

  柳成俊虽然不是一个很好的官员,但一定是一个斗争经验丰富的人,他看到了这件事情的本质。

  也看到了在明军如此强大的攻势之下,小日本肯定很快就土崩瓦解。

  那要怎么才能在战场有话语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明军运送粮草。

  虽然柳成俊本人也是非常厌恶这种行为,但是对于现在的朝鲜来讲,这已经是最好的抉择。

  然而当李舜臣带着他的人到达了海州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情况。

  两千多倭寇俘虏此时正在做着他要做的事。

  这些俘虏因为被曹公公的手段给震慑住了后,根本不需要有人监督他们,他们就在勤勤恳恳地帮助明军运送粮草。

  甚至就连当地的百姓看到他们如此听话都觉得奇怪。

  不过这帮人还真就是吓破了胆之后很是乖巧。

  话说这些人的慕强基因真是非常的厉害,根本就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是能把我打趴下,我就服,我就愿意听话。

  就像这群倭寇一样。

  吁吁……

首节 上一节 299/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