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66节

  这话一出,百姓们终于明白好像说得对啊。

  于是百姓们恍然大悟,纷纷跪到地上。

  “青天大老爷万岁!”

  “青天大老爷万岁!!”

  “青天大老爷万岁!!!”

  陈寒倒是没有觉得百姓们反应迟钝如何。

  这叫大人不记小人过!

  接着陈寒再次说道:“这个寺庙如此害人,既败坏了佛门净土,又败坏了太祖名声,本都决定一把火烧毁它。”

  县令在边上听到陈寒的这个决定,很想欢呼雀跃。

  可毕竟是读书人当官的也不能表现得太出格。

  但他心里边的欣慰那是隐藏不住的。

  曾经他看不惯这些和尚的所作所为。

  但是他又没有权利来解决掉这些害人的和尚。

  而今钦差大人过境,直接灭掉龙兴寺,简直是大快人心。

  陈寒让锦衣卫,还有百姓,把龙兴寺所有的钱财都给搬了出来。

  不得不说,这个龙兴寺还真是有钱。

  金银以及各种珍贵的古董玉器,各种珍稀食材,粗略估算一下,都有上千万两白银。

  陈寒拿出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补偿周边村民曾经受到的损失。

  然后还真就拿来火油,把这座有着将近二百年的龙兴寺给一把火烧光。

  陈寒不仅没有忌讳这座寺庙是太祖朱元璋重建,更没有觉得这是对佛门的不敬,反倒心里这么认为,

  如果当年的太祖朱元璋活了过来的话,看到因为他重修了这么个龙兴寺,导致这里边的和尚们仗着他的权威为非作歹,那他一定会比陈寒做的还要过分。

  一定会用十大酷刑折磨死这些和尚。

  同理,如果那些佛祖菩萨们在天有灵。

  知道他们的信徒,借着他们的名号,对百姓残酷剥削。

  所得钱财自己胡吃海塞,破各种戒律,而所有的黑锅都帅在他们头上。

  那估计这些菩萨、佛祖们也会收拾这些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们。

  收拾完了龙兴寺之后,陈寒就近对应天府周边所有寺庙进行了整治。

  应天府大大小小寺庙一百多座,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民田,这些寺庙也要进行清理。

  陈寒在应天府待了一个多月,直接下令周边所有寺庙占据的田,每座不得超过十亩。

  陈寒不管那寺庙里边到底养活了多少和尚。

  反正土地要是超过十亩,被查到,那就把所有和尚发配充军。

  至于那些香火钱,那是那些信徒们自己自愿的行为,陈寒管不着。

  反正不允许占据土地,不允许放高利贷,切断了这两条和尚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的和尚那叫一个哭天嚎地。

  陈寒不相信因为自己打断了他们的两条经济来源,信仰就会消失。

  反倒可以把那些真正想要修行的和尚提纯。

  还真别说,在陈寒走后的一个月里。

  应天府还俗的和尚就达到了两三千人。

  由此可见,这当中大部分的和尚他们不是想要当和尚,而是把和尚当做了一门职业。

  在没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之下,庙里面养不活这些假和尚,所以这些假和尚就纷纷被辞退。

  接着陈寒继续北上一路对和尚庙进行整顿。

  这一路看下来,陈寒才发现寺庙真是乱象丛生。

  真正在修行的和尚没有多少。

  反倒那些借着寺庙,大肆敛财的假和尚涌现出了一大堆。

  每每遇到那些打着佛门名号,却行着做买卖勾当的寺庙,陈寒就坚决予以清除。

  如果真遇到了像龙兴寺那样的寺庙,陈寒更是杀和尚烧寺庙,绝不心慈手软。

  所以这一路过来,光是被陈寒烧掉的寺庙就多达一百多座,逼迫着还俗的和尚一万多人。

  甚至有些和尚得知陈寒要来,立刻就地解散,人去楼空。

  由此可见啊,这当中到底有多少是假和尚。

  而陈寒打击寺庙的行为,也引起了不少和尚的不满。

  ……

  京师僧录司。

  这个衙门是管理天下寺庙的朝廷中央机构。

  而此时的主要官员正印和副印也已经接到了,关于陈寒在应天府火烧龙兴寺的事。

  他们非常愤怒,非常震惊。

  于是联合礼部官员,直接找到了皇帝弹劾陈寒的胡作非为。

  万历帝端坐着龙椅子上,看着下边两个大和尚以及礼部的官员听着他们的话。

  只听得其中一人说道:“陛下,陈寒越来越放肆,连太祖陛下所修建的龙兴寺也敢一把火烧掉。

  他眼里还有太祖陛下?

  还有我大明吗?

  如此胡作非为如此,私设公堂,打杀僧侣,陛下,您要是再不把权利给收回来,还不知他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吾等只想陛下能看清这贼子的狼子野心,

  他借打压寺庙的机会大肆敛财。

  据说他已经将大部分的寺庙财产归到自己名下。

  他如此贪婪,绝不只是为了打击寺庙的胡作非为,反而是中饱私囊。

  还请陛下明断。”

  正印和副印也赶紧上前说道,“陛下,纵然寺庙的确有收香火钱,有借机放贷之事,可那是千百年来寺庙的传统。

  如果没有寺庙借粮食给百姓度过荒年,百姓就必须向民间的土财主们借更高额的高利贷。

  虽然寺庙的僧侣也从中赚取一点利息,

  但对于维持民间平衡是起到了相当大作用。

  况且寺庙都在荒年之时救济百姓,陈寒此举无异于打击我佛门净土,无异于打击天下信众之信心。

  还望陛下站在天下信众角度,将陈寒绳之于法,将寺庙清白还归于佛门净土。”

  万历帝听完正印和副印以及礼部各官员的话之后,微微冷笑,“既然你们都觉得寺庙并无不轨之处,那咱们就打个赌。

  朕愿意与你们一同到京师周边选五家寺庙,如果发现寺庙收受高额利息,比民间利息还要高的话,朕不仅烧毁那寺庙,同时也砍掉你们的脑袋。

  而如果没有的话,那朕就按照你们说的,收掉陈爱卿的权力,还你们寺庙的清白,如何?”

  ……

  第三更!!

第289章 毁佛运动正式开始!第一枪就瞄准了

  京城寺庙!

  万历帝这么一说,不管是正印还是副印,以及礼部的那些官员都傻眼了。

  还有这样对赌的吗?

  我们来只是为了能让陈寒倒台,让他去死,可不是来跟陛下你对赌的。

  再说,他们自己了解自己的事,那些和尚们怎么可能放任自家的利息要比民间要低。

  为什么百姓会去庙里面借粮食借高利贷。

  表面上的利息的确是要比民间的要低。

  而且表面上和尚们的确不会用民间借贷的催债手段,雇佣打手之类的。

  但是他们用的是心理战啊。

  借了佛祖的粮食,你就算是砸锅卖铁,你好意思不还吗?

  利用信仰就直接牢牢控制伱了,还用打手去催账,你就得乖乖还他。

  还完了之后,你还愿个好几年。

  毕竟佛祖那是救了你的命了,你不得好好的还愿吗?

  就算是到佛祖那里去祈求什么灵验了,那都得去还愿,更别说佛祖直接借粮食给你度过荒年,那就更加得好好的还愿了。

  正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上的加持,让百姓们其实付出得更多。

  民间借贷即便是利息很高,但那都是一杆子买卖,还完了也就罢了。

  可向寺庙借粮,那可是捆绑式消费,你还完了利息,还完了本金,你还得报恩,这就不是买卖了,这就是道德绑架。

  两个和尚很明白寺庙是怎么玩法。

  他们都曾经各自主持过寺庙,哪里会不懂这些门道。

  所以现在万历帝这么一说,两个人都慌张了。

  因为算下来的话,寺庙的利息绝对要比民间高利贷高很多,而且持续性更久。

  陈寒和万历帝是共用一个思维,他在龙兴寺看到了那些和他们怎么的玩法,一下就同步到了万历帝这里。

首节 上一节 266/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