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61节

  那些和尚只是把太祖当作了奴隶来使用,要不然为何要把最重、最脏的活给太祖。

  说白了太祖陛下能在皇觉寺活下来,靠的是他自己本身的勤劳以及运气。

  与当年的和尚没有多少关系,甚至太祖还差点因为在庙里面当苦工和尚活生生累死。”

  为什么龙兴寺的那些和尚能够稳稳压制周边的百姓,甚至地主官员。

  靠的就是打太祖朱元璋的这张牌。

  他们把自己塑造成拯救了太祖皇帝的龙兴之地,牢牢掌握着宗教信仰和舆论两把武器,逍遥法外。

  陈寒就是要把龙兴寺最主要的舆论之剑折断。

  百姓们一听这话,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太祖皇帝当年和龙兴寺这么回事啊。

  陈寒再次说道:“而今这些和尚仗着太祖陛下的名声,居然胡作非为压榨百姓,若太祖还活着,估计那些和尚会死得非常凄惨。”

  这话一出来,百姓们当即痛哭流涕呀,尤其是被北龙兴寺的和尚们压榨过的百姓更是如此。

  于是有百姓就说道:“大人,您说得太对了,那些和尚虽说是和尚,其实他们的日子过得比地主还要富贵!

  他们放贷给我们,一石粮食到了第二年就要还五石,他们和当地官府和那些做官的那些大地主们非常熟,我们害怕,又不敢不还。”

  还有百姓就说,“我们也信佛呀,我们要是不还的话,那么佛老爷会不会就降下惩罚呀。

  大和尚们都说,我们借的是佛祖的粮食,要是不还的话,佛祖一定会让我们下辈子轮回不了,我们不敢不还。”

  瞧瞧,这就是和尚们精明的地方。

  古代的和尚们之所以身价百万,每一个和尚庙只要他兴盛一点,那他们的家产就非常之庞大,因为他们做的是无本买卖。

  和尚主要资金来自三块,一是香火钱,二是田产,这田产有很大一部分是皇帝赐予的。

  毕竟作为控制民众的宗教之一,皇帝也需要他们来稳定民心,甚至有些皇帝自己也信佛教。

  比如南北朝时候的梁武帝以及武则天都很信奉佛教,普通的信众,要是供奉佛教,只能贡献点香火钱。

  而皇帝权贵们信奉佛教一挥手,就把几万亩土地给扔出去。

  在古代什么东西价值最高,那就是土地。

  这是寺庙最大的财产来源。

  第三也是一项很隐秘的放高利贷,但寺庙放高利贷与民间直接白银铜钱高利贷不同,他们是以粮食来放贷。

  青黄不接之时,百姓只能去对外借贷来度日,地主利息比较高,他们就只能转而向利息比较低一点的寺庙借贷。

  寺庙的确利息比较低,看上去是低,但是第二年还的时候,伱借的是佛祖的粮食,你不仅要还利息,你还不得还愿吗?

  那可是佛祖赐下的。

  所以在利息加上还债等手段的加持之下,寺庙的借贷一点都不低。

  为什么叫高利贷呢?就是这么来的。

  再者还有一块,寺庙的土地是不用交税的,所以不仅那些给寺庙干活的租户要交租,就连地主也得给寺庙上供。

  因为大量的地主将自家的田产挂靠在寺庙名下,每年也得向寺庙缴纳挂靠费。

  所以他们富得流油。

  那些和尚们一直都说,他们是六根清净,不参加民间的俗事。

  但其实古代任何一家比较兴盛一点的寺庙,他们都是一个大型的农业集团。

  主持就是这个农业集团的董事长,他们不仅深深地参与到了俗世之间,而且还是与金钱直接挂钩的。

  那些真正的苦行僧,那些真正的修行者,其实是一辈子不愿意碰钱的。

  他们会要吃的喝的,但是绝对不碰钱。

  但某些个寺庙高喊着出家人,其实做的却是收香火钱放高利贷的勾当,他们是最爱钱的。

  就比如这个龙兴寺,当陈寒率领着,百姓们向着龙兴寺所在的钟山而去之时,有一批和尚,此时刚好下了山去催收去年借出去的高利贷。

  钟山脚下某个小村庄。

  此时在小院子里边正发生争吵。

  院子里此时有五个人,三个和尚,两个一男一女三十来岁的农家夫妻。

  那对夫妻跪在地上给三个和尚磕头。

  “大师缓几天吧,再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一定凑出粮食来还,我们现在实在是苦啊,再给我们几天,我们一定能还上。”

  三个和尚满脸的轻蔑,眼睛一直盯着院子东南角的牛棚。

  那里有一头大黄牛,是这户人家养了十几年的耕牛。

  在古代耕牛,那可能是一户农家最值钱的财产。

  “缓几天?佛祖的东西也能缓几天吗?佛祖借出去一石粮,只让你们还三石,另外两石,那可是你们还愿的,不在其中,你这一拖就拖了五天之久,难道佛祖不要吃香火吗?”

  此话一出,让这对夫妇十分窘迫。

  去年他们小儿子生了场病,无奈家中花光钱也没治好,小儿子死了,只能向寺庙借贷了一些粮食来艰难度日。

  可今年的收成也不是很好,幸好朝廷下令,推行新政,摊丁入亩之后,人头税不用交了,他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但小儿子的这一场病也拖垮了小家。

  夫妻两个跪着爬到三个和尚脚边乞求:“大师,求求你宽限我们几天吧,宽限我们几天,我们一定还上。”

  其中一个和尚一指牛棚里边的耕牛,“既然还不上粮食,那就把牛抵债。”

  说着就要去牛棚里边把牛牵走。

  男主人一听大惊,赶紧站起来,拽着那和尚的僧袍,哭诉:“大师不行啊,这头牛跟了我家十几年,我一家老小还指望着他多耕田多种粮,您要是把他给带走了,那就相当于把我一家五口性命给拿掉了。”

  和尚们哈哈大笑:“你家死不死关我们什么事?把耕牛带走!”

  那男主人哪有几个养尊处优的胖和尚有力,被他一脚踹开,女主人想上前去也被其中一个和尚一脚踹在小肚子上,蹲在地上动弹不得。

  剩下一个直接进去牛棚把牛给牵了出来,接着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刚一出门就看到站在外边的陈寒他们,见陈寒身边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他们吓了一跳,心虚的低下头去。

  陈寒手中已经握住了火枪,刚才他在篱笆门外听得清楚,那对夫妻苦苦哀求宽限几天。

  陈寒以为拖欠了多久,没想到只是过了五天,他们居然就敢把人家的耕牛牵走。

  欠了一石粮食,居然要还五石,这简直是要逼死这些百姓。

  他大怒,那三个和尚正不知该怎么辩解,陈寒抬手砰地一枪打爆了拽着牛绳的那个和尚的脑袋,“一帮蛀虫!!”

  ……

  第三更!!

第283章 连金刚经都不会背的和尚,难道不该

  死?

  这三个和尚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陈寒说开枪就开枪。

  在外边听到了他们欺压百姓之后,陈寒一枪就把其中一个秃驴的脑袋打爆。

  跟随在陈寒身后边的百姓们看到陈寒的举动之后,觉得分外解气。

  他们刚才也在篱笆门外听到了里边的动静,逾期五天而已,这三个秃驴就要把人家家里边唯一的耕牛拉去顶账。

  要知道一头牛的价值是要比粮食高得多的,这还是人家赖以生存的耕作工具。

  都说佛门弟子应该有仁慈之心,可是这些做和尚的直接说出,你们的死关我们什么事这种话,然后强行要把人家的牛带走。

  甚至男女主人上前阻止都被他们打翻在地。

  这些人不是和尚,这些人就是强盗。

  百姓们,尤其是生活在中山脚下周边的百姓,常年遭受着这些和尚的欺凌。

  而百姓们之所以不敢反抗,依然是因为龙兴寺人多势众。

  作为皇家寺庙,他们广收弟子,结交的又都是达官权贵。

  甚至由于主持官场上的地位,很多当官的主动去巴结他们。

  在这种局势之下,普通百姓怎能对抗得了他们?

  甚至这帮和尚利用百姓笃信佛教这一点,给百姓们pua。

  每每说在嘴上的都是佛祖如何如何。

  用宗教信仰以及佛祖来欺压百姓。

  封建时代的百姓,笃信有神仙,老百姓听到佛祖这些神仙名讳之时,哪敢反抗。

  这些和尚便是用这种霸凌的手段,不断地压榨百姓的财富。

  就像这几个和尚一样。

  其中一个和尚被陈寒一枪打爆脑袋之后,剩下的两个和尚顿时吓傻了眼,扑通跪倒在地上大喊起来,“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陈寒一直很奇怪,那些嚣张跋扈之人前一刻还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

  可面对自己的手却这般的奴颜婢膝,这些人贱不贱啊?

  陈寒怎么会轻饶他们,不过在弄死他们之前,好好折磨一下他们。

  让他们知道被人折磨是一种多痛苦的事,还是有必要的。

  折磨他们是为了让老百姓们心情得到舒缓,也让自己心情更爽。

  于是陈寒用枪指着他们的脑袋,问道:“想活吗?”

  两个和尚在地上,把头都磕破了,“想活,想活,大人饶命,我们再也不敢,我们都是奉命行事。

  今天要是不把债务催收上去,明天我们可能就被罚后山被荆条打后背。”

  原来他们这些当和尚的也有业绩考核,陈寒更是愤怒。

  他指了指已经到了门口的那一对夫妻:“去给他们赔礼道歉。”

  两个和尚想也不想转身起来就要去。

首节 上一节 261/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