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233节

  他们囤积的粮食拿出来后直接就解决了河南大部分百姓的饥荒问题。

  当然这中间也是没少杀人。

  陈寒做事从来都是不按套路出牌。

  所谓的为今后着想。

  所谓的身后事。

  陈寒是一点都不在乎。

  反正他不是这个游戏世界里面的人,根本不需要为今后什么事儿操心。

  当然他这么做肯定是引起了很多麻烦。

  最麻烦的就是现在不少的藩王盯上了陈寒。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你既然这样做了,那就不要怪我们做成祖第二。

  靖难之役,成组能够发动一次,我们也能。

  ……

  福建漳州。

  等陈寒他们赶到福建的时候,已经是第十天之后的事情。

  从干燥而缺少的河南忽然到了这海边,陈寒他们还真有点不适应。

  尤其是李如松。

  他一直生活在干燥的北方。

  猛一来到这粘稠的东南海边,还真有点水土不服。

  虽然现在大明到处都是贪官横行,但是看得出来这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倒是很不错。

  家家户户都有点小康之家的模样。

  人也显得比中原之地更水润光泽。

  许是长期受到海风带来的湿润气息,这里的百姓不想中原的百姓,满面黄沙。

  倒是颇有种梦里水乡的模样。

  带着从河南抓来的和田玉走私商来到了福建后,陈寒就开始让他重新去联系买家。

  市舶司。

  市舶司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衙门。

  就连市舶司提举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六品官而已。

  在那些二三品大员的眼里,实在是不起眼。

  甚至对于陈寒搞死的那些巡抚布政使而言,这也不过就是个芝麻绿豆的官员而已。

  然而在走私界,市舶司提举说是活阎王都不为过。

  说来也怪这个市舶司提举很低调,没有什么劣迹斑斑的事情在民间流传。

  就连锦衣卫去调查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不妥之处。

  但是和田玉商人却说,这个提举,就算是福建巡抚来了也要礼让三分。

  当然市舶司提举并不是最厉害的人,最厉害的还是操控着这一切的暗地里一个叫五爷的人。

  这个五爷姓甚名谁不知道,江湖人称五爷。

  也没人见过这个人到底是谁。

  但这个人的手段通天,虽然不做官面上的生意,但是在江湖上的三教九流,没人不尊重的,就连海外的国王、亲王、皇室成员,都要对他客客气气的。

  据说他只要发一句话,就能决定南洋一些国家的国库收入。

  陈寒来了这个地方之后就是要找出这个人来……

  第一更!!

第251章 好一个灯下黑!杀不尽的走私原来根

  在这里!!

  市舶司衙门。

  提举正在核对这两天的账目。

  “大人,夜深了您该回去了要不然夫人又该来衙门找人了。”值夜的巡逻官差看到他的公廨一直亮着灯光,过来询问情况。

  提举郑光明是一位清廉的官员这是人尽皆知。

  在他的打理之下如今月港市舶司才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赋税谁就占到了整个漳州府的一半。

  这一切都是因为郑光明自律而且勤奋。

  正因为郑光明如此的刚正不阿,才能让省里面的巡抚大人在面对他这个正六品的时候,也得礼让三分。

  郑光明看了看公廨西南角的滴漏,吃了一惊:“呀!都已经亥时一刻了!”

  官差笑道:“对啊!都已经深夜了,您白天忙完了晚上还如此的勤奋,让我等这些当差的从来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只三十五岁的郑光明,如今两鬓竟然已经见了霜。

  不知道还以为他已经四十多了。

  不过板正的身形还有刚正不阿的威名,让他在漳州府甚至要比知府大人还厉害。

  但是所有人都服他。

  郑光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杜二啊!你娘的病好了点吗?”

  杜二心里面非常的暖心。

  他来到市舶司不过才两个月,但是这两个月里面他可是亲身感受到了,为什么市舶司衙门里面的人,都对提举大人那么的尊重。

  没有其他的就因为提举大人对任何人都是关心的。

  即便自己只是一个连俸禄都要从提举大人的俸禄里面拿的小吏,可大人依旧很关心。

  而大人之所以知道自己母亲生病,就因为看到自己向同僚打听一些民间偏方,就敏锐地察觉到。

  然后提举大人亲自把府里面的大夫介绍给他们,不收任何费用地帮助自己的母亲治病。

  要不是大人帮助自己的话,可能自己的母亲就要没了。

  一想到这里杜二脸上满是感激之情:“托您的福!我阿娘身体好多了!”

  郑光明脸上有笑容:“那就好!能帮到你母亲,对本官来讲可是要比写出了好文章还要重要。以后有什么事,就直接说,在咱们这个衙门,对公咱们是上下级,在私,你就当本官是个兄长,大家出门在外讨生活都不容易,不互相帮衬,很难活的,懂吗?”

  说着还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本官先回去了,本官已经吩咐伙房,给你们巡夜的官差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糊羹,喝了暖暖身子好睡觉。”

  杜二眼眶都红了,“大人,我们就是一些低贱的巡夜小吏,您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啊?”

  郑光明脸上依旧有笑容:“我不是说了吗?在私底下,咱们就是兄弟,好了,我真得走了,回去晚了家中娘子真该骂人了!”

  说着他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

  看着郑光明离开的背影,杜二一个大小伙子脸上居然有泪水滑落而下:“大人真是天底下最好的人,老天爷您一定要保佑大人长命百岁,多福多寿!

  小人愿意用自己二十年的寿命,加在大人的身上。”

  郑光明从市舶司离开。

  坐上了外面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轿子。

  里面是一个美貌的中年妇女,身姿婀娜,风韵犹存。

  “又劳烦娘子你亲自来接我!”郑光明笑道。

  妇人回道:“相公说的哪里话办完事刚好在附近,就在这里等您了,也没等多久。”

  郑光明呵呵一笑:“那些女子都卖到了南洋去了?”

  妇人回道:“嗯!十艘船刚走,卖了个好价钱,得银二十万两。”

  郑光明微微一笑:“这么看起来咱们走私女子倒是比走私其他更划得来。”

  “还是夫君的主意好,及时从走私丝绸瓷器这块抽手,不仅避免跟官方打交道,也没人跟我们争。先前几个月那个陈寒在东南闹得不善,夫君您运筹帷幄避免与此人接触,是我们的产业不至于损毁,妾身实在佩服。”

  郑光明听了妻子的话之后捋着胡须道:“那样的人在朝堂当中活不久,东南迟早还是会变为那个东南,现在贩运女子到南洋为妓,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我们的主业还是要以丝绸为主。

  而今东南商人被屠戮不少,丝绸多囤积在小买卖家手上,价格最低,你可趁此机会多屯积丝绸,等这个陈寒死了我们还得重操旧业。”

  妻子点头:“好!妾身听您安排。”

  “给我易容吧!”郑光明道。

  妻子从车厢里面拿出来一个木头盒子,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些易容的工具。

  经过一阵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后,刚才还只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转瞬之间就成为了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

  “五爷!”妻子道。

  “嗯!”变成五爷的郑光明嗓音都变跟着变得苍老了一些。

  原来东南走私江湖上传说中的五爷居然就是市舶司提举。

  他白天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接济百姓,出手大方的好官。

  一到晚上马上就变成了控制东南走私的地下皇帝五爷。

  难怪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五爷姓甚名谁。

  谁能想到堂堂的朝廷正六品官员,居然私底下是个走私头子。

  漳州城外帝君庙村。

  村外石底湾,一座不知名小岛上,有一座不大的庄园,名唤一鸣庄。

  村民们都知道这个地方,但只听说这是一位退隐的官员听说石底湾风景好,隐居在此地。

  但他们不知道其实这就是走私的一个据点。

  此地离着月港市舶司直线距离一点都不远,只是水道暗礁密布,船只极易搁浅翻船,普通人不知道而已。

首节 上一节 233/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