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夫债妻偿,大蜜蜜一字马 第207节
当苏淮穿着略显紧绷的校服出现在镜头前时,李瑶惊得差点说不出台词。
“别紧张,”苏淮对着她比划走位,“这场戏的重点是哥哥的疲惫感,我这黑眼圈刚好能用上。”
那场戏拍得异常顺利。
苏淮靠在楼梯扶手上,用布满血丝的眼睛说出台词“弟,哥再累也要供你读书”时,现场的场工都安静下来。
这段花絮被工作人员发到网上,#苏淮演技#的词条迅速登顶。
“原来制片人还会演戏?这波跨界太绝了!”
“他眼里的红血丝是真的吧?感觉比专业演员还入戏。”
星芒娱乐见状,突然提前了他们那部剧的定档日期,选在苏淮剧组杀青当天开播。
“这明显是想抢热度,”宣传总监把收视率曲线摆在苏淮面前,“他们首播就拿到1.8的收视率,营销号全在吹‘年度爆款’。”
·······求鲜花0·
苏淮却在看剪辑室送来的最终版样片。
他指着其中一个镜头:“这里的呼吸声要再放大一点,眼泪滑落的慢镜头切到时钟特写——对,就是这种时间凝固的感觉。”
林哲忍不住问:“苏总,我们真的不调整播出时间吗?”
.........0
“不调,”苏淮按下保存键,“告诉平台,我们的定档预告要做成‘双线对比’。
一边是星芒剧里的华丽派对,一边是我们剧里的雨夜打工场景。配文就写‘青春不是滤镜,是汗流进眼睛也不眨眼的坚持’。”
定档预告发布当晚,两个剧组的风格对比引发了全网讨论。
“星芒的剧像MV,苏淮的剧像纪录片,突然想看后者怎么讲好故事。”
“听说苏淮为了拍男主打工的戏,真的带剧组去夜市蹲了三天?这诚意不一样。”
《逆风生长》首播当晚,苏淮带着团队在公司会议室里吃盒饭一.
第245章 制片人演技封神!哥哥下线戏爆哭热搜
当第一集播到李瑶饰演的女主角在暴雨中送外卖,不小心摔进泥坑时,弹幕突然刷屏:
“这泥点子是真摔啊!妆都花了!”
“我好像看到苏淮在镜头外递毛巾?”
“这剧的镜头语言绝了,泥坑里的倒影都在讲故事。”
第一集收视率1.2,第二集就涨到1.5。
到了第五集,苏“五四零”淮客串的“哥哥”下线那场戏,收视率直接破2,微博热搜爆了7条。
“苏淮演的哥哥下线我哭到窒息,这演技不去拍戏可惜了!”
“对比星芒那部悬浮的剧,《逆风生长》简直在拍现实!”
星芒娱乐坐不住了,开始买水军抹黑《逆风生长》“剧情太丧”“刻意卖惨”。
甚至有营销号编造“苏淮打压新人演员”的谣言,配图是苏淮在片场给李瑶说戏的截图,被恶意裁剪成“训斥”的样子.
“要不要发律师函?”法务部问。
苏淮却让夏小雨整理了一组照片。
李瑶在片场收到苏淮送的保温杯(杯身上刻着“杀青快乐”)、苏淮给群演讲戏的手写笔记、剧组给每个工作人员准备的生日蛋糕。
“把这些照片配上文字‘逆风里的温暖,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发官方微博。”苏淮说。
照片发出后,剧组的场工、灯光师、甚至食堂阿姨都自发转发,讲述自己在剧组遇到的暖心细节。
“苏总每天都会问我们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次我发烧,他直接开车送我去医院。”
“他给每个新人演员都准备了剧本批注本,连群演的走位都画草图讲解。”
这场“反黑”没有一句辩解,却用细节打动了无数观众。#逆风剧组神仙氛围#的话题下,全是网友的感慨:
“原来好的剧组是这样的,难怪戏能拍得这么真实。”
“苏淮真是用行动在诠释‘逆风生长’啊。”
《逆风生长》收官那晚,收视率定格在3.2,成为年度黑马剧。
庆功宴上,李瑶拿着奖杯哽咽着说:“我永远记得试镜时苏总说的话,他说‘角色的灵魂不在名气里,在你敢不敢把自己揉碎了放进故事里’.......”
苏淮笑着给她递过纸巾,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苏淮哥,我是当年你在话剧社带的那个新人,现在我也当制片人了,谢谢你当年说的‘别怕摔跟头,泥土里才有养分’。”
苏淮看着短信,抬头望向窗外的夜景。
城市的霓虹在雨幕中模糊成一片光晕,像极了《逆风生长》大结局里,女主角站在领奖台上看到的万家灯火。
“下一部剧,”他对围过来的团队说,“我们做个音乐题材的。0.1
去音乐学院蹲点三个月,找真正会唱歌的新人,把排练室的汗味、琴房的回声都拍进镜头里。”
郭必婷眼睛发亮:“可以做实景live啊!让演员真弹真唱,后期不加修音!”
林哲补充:“线上可以发起‘寻找城市音乐角落’活动,让粉丝拍自己小区里的弹唱视频。”.
第246章 素颜片场日记破千万,泥坑摔戏获赞 “最真女主”!
夏小雨已经开始记笔记:“音乐纪录片和正片同步更新,就叫《琴弦上的晨光》怎么样?”.
苏淮拿起笔,在新的策划案封面上写下标题。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里,仿佛能听见下一场“逆风”来临前,细微而坚定的拔节声。
这时,他的私人手机又响了一下。
是李瑶发来的照片:她站在母校的琴房里,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乐谱,乐谱角落有一行小字——“送给所有在琴键上逆风奔跑的人”。
苏淮放大照片16,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还是个跑龙套的演员时。
在旧书店捡到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扉页上也有类似的笔迹。
他抬起头,对正在讨论选角方案的团队说:“这个周末,我们去大学城办个海选吧。
不带任何标签,就搬个钢琴往操场一放,谁弹得让人心动,谁就来演我们的女主角。”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又迅速被认真记录的笔尖声覆盖。
窗外的雨还在下,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映着台灯下策划案上跳动的光。
苏淮指尖敲了敲策划案封面。
“海选的钢琴,”他忽然抬头,“要找台旧的。”
郭必婷愣了下:“旧钢琴?会不会影响音色?”
“就要那种键皮磨花的,”苏淮起身走到白板前。
用红笔圈出“真实感”三个字,“琴身上可以贴满便签,让来看海选的学生写‘第一次碰琴的故事’。”
林哲立刻接话:“再弄个录音装置,把这些故事剪成音频,放在预告片里当背景音。”
夏小雨飞快记录:“场地就定在大学城的露天操场,周六早上七点开始——”
“六点半,”苏淮打断她,“让镜头拍到晨雾里的琴键,还有学生们哈着白气试音的样子。”
周五晚上,剧组工作人员搬着旧钢琴进操场时,果然引来不少围观。
有穿睡衣的女生抱着吉他过来,问能不能在旁边摆摊卖自己写的歌谱。
苏淮笑着让场工给她腾了块地方,还让灯光师给她的谱架打了束追光。
“苏总,您看这直播设备——”摄像师举着云台请示。
“关掉美颜,”苏淮调试着收音麦,“就用手机原相机,连滤镜都别加。
观众要看的是琴弦震动时的灰尘,是手指按在旧琴键上的汗渍。”
第二天清晨六点,雾气还没散。
当第一个男生穿着运动服,抱着吉他坐在钢琴边弹唱自己写的校园民谣时,直播间的人数悄540悄破了万。
“这男生手型好差啊,但嗓子怎么这么干净?”
“有没有人注意到钢琴角上的便签?‘我十岁偷弹邻居家钢琴,被妈妈打了手心’——泪目了。”
苏淮蹲在镜头外,给递来热咖啡的李瑶使了个眼色。
她立刻走到钢琴旁,拿起一支马克笔在琴身写下:“十七岁在琴房躲雨,偷偷弹坏了老师的旧谱架。”
这条弹幕瞬间刷屏:“李瑶本人!她真的来了!”
“苏淮剧组到底多会搞氛围啊!”.
第247章 素人弹唱跑调竟被苏淮递试镜卡?
苏淮蹲在镜头外,看着穿运动服的男生指尖在旧琴键上打滑。
男生唱到副歌时,琴键突然发出一声闷响,他慌忙停手,脸颊涨得通红。
“接着弹。”苏淮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跑调也没关系。”.
男生愣了愣,重新按下琴键。直播间弹幕突然涌上来——
“这琴键都裂了吧?苏淮哪淘来的宝贝?”
“他手指在发抖哎,是紧张还是冷?”
苏淮朝场工比了个手势,灯光师立刻把暖光灯往钢琴边挪了挪。
男生唱完后,台下响起零星掌声,540他低头收拾吉他时,苏淮走过去递给他一张卡片。
“下周六来公司试镜。”卡片上印着剧组logo,“把你写的其他歌也带来。”
男生攥着卡片的手指发白,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李瑶在一旁轻声说:“他刚才唱的副歌,和弦走向很特别。”
苏淮点点头,目光扫过围观的学生。有人拿着手机直播,有人在便签纸上写着什么,贴到钢琴斑驳的琴身上。
“那个穿牛仔外套的女生,”苏淮忽然指了指人群,“她刚才一直在画分镜?”
场工跑过去询问,女生抱着画板跑过来,画板上是刚才男生弹唱的场景,角落里用铅笔写着:“光从雾里透过来时,琴弦像悬着的露珠。”
上一篇:出国打个暑假工,你打哭鹰酱?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