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卖的是机器狗,咋给装上步枪了 第207节
啪!
顾明在旁边的的电脑上点开一张图。
正是石墨烯吸波材料的原子结构图报告。
上面清晰的显示出了这种材料在显微镜下面的微观构造。
上面。
仿佛一个个超微距六边形蜂巢紧密排列。
彼此贴合,联系在一起,严谨、规整。
宛如是严格按照数学规则,一丝不苟的设计出来一般。
“好完美的原子结构图!”
“这,这种结构,是微波暗室!”
“微观层面的微波暗室,宛若天然形成!”
“没想到,石墨烯竟然可以以这种方式排列,搭建出来一个个完美天然的微波暗室!”
——微波暗室是一些大型微波实验室的装置,为了特殊实验而搭建的。
就是将一些拥有部分吸波能力的材料。
按照特殊的阵列排布。
让这个实验室之中的微博变得无比微弱,甚至消失不见!
同样。
这些微波暗室也很大。
可以说是吸波材料在宏观层面的展现。
也是隐身涂层吸收雷达波原理的形象解释。
他们曾经推算过。
隐身材料想要以微波暗室的结构实现吸波的话。
就至少要在原子结构层面搭建起来微波暗室。
可是这根本不可能!
别说现在。
就算放眼未来十年,二十年!
都不可能做到大规模的操控和雕刻源自层面的结构。
而现在!
这种被断定至少还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结构库。
就在他们的眼前!
这种石墨烯油漆的原子结构。
赫然便是一个个小型的微波暗室!
也就是真正的雷达隐身材料~!.
第99章 真麻了!鹰酱的“猛禽”在你面前就是个新兵蛋子!
“天才!天才的设想!天才的构思!”.
刘主任发自内心的称赞这。
他的内心无比激动。
前些年。
华国的无数科学家为了寻找合适的隐身材料何止尝试了千万种。
金属、皮质、陶瓷、纳米、稀土……
甚至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由人工制造出来的超材料。
可是始终也找不出来一个可以完美吸收雷达波的材料。
虽然他们也攻克了纳米吸波涂层的技术。
但是和眼前的石墨烯吸波涂层比起来。
那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所有的材料学领域的专家们都是无比的兴奋。
甚至有些欣喜若狂。!
科学界长久以来都无法突破的隐身涂层就在他们面前。
而且还是他们没有考虑过的石墨烯的角度!
这……简直太魔幻了!
“对了!这种涂层反射雷达波的性能怎么样?”
忽然,一个专家提出了疑问。
众人也是从惊喜之中恍然过来。
虽然他们已经在论证之中发现了这种结构在屏蔽雷达波的效果上表现很好。
但是具体怎么个好法。
他们还不知道。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专家们的内心都是百爪挠心一般。
想要急切的获知这种材料的一切参数。
一个专家迫切的问道:
“啊对对对,这种石墨烯油漆的RCS系数是多少?”
RCS系数是常用来表述雷达隐身油漆的反射能力的衡量指标。
意思就是是目标的反射截面积。
其以衡量目标在雷达波照射下的所反射回去的电磁波强度为物理量。
通常以平方米来表示。
这个指标的数量越小。
就代表目标反射雷达波的截面积越小。
反射的能力也更加的优越。
要知道。
雷达对于目标的侦察机制,便是建立在反射截面积之上。
天空之中能够飞行的物体众多。
有各种小型、大型鸟类。
也有冰雹、被气流席卷上天空的石头。
甚至有不小心飞上天的孩子的气球等等。
它们的体积,和反射雷达波的截面积。
无一例外的都是很小。
至于那些大型的飞行物,比如客机、热气球、降落伞等。
当然就在雷达的侦察范围之类。
各国的防空系统,机场的定位雷达能够锁定科技、热气球等飞行物。
都是依靠的这个方法。
如果目标的反射截面积小于一平方米。
就会被判定为鸟类、气球、石块、冰雹等不具有危险性的物体。
而不会发出预警警告。
当然。
因为不同的飞行物的造型707不一样。
比如像是热气球、冰雹、石块等,因为近似于圆形,凸出部分小,其反射截面积也会更小。
而鸟类、飞机等,因为有各种突出的结构,反射截面积也会相应的更大。
现在的隐身战机设计思路中的采用平滑流畅的外形结构,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力求尽可能的减少反射截面积。
其中。
鹰酱的猛禽做到了极致。
根据专家们对于中东战场上出现的无人机能够屏蔽犹太国的“铁穹”系统的表现。
他们已经能够确定。
这种涂装了石墨烯油漆的无人机的RCS系数肯定在一平方米一下。
但是具体数额究竟是多少。
没有人能够得出定论。
有些专家在琢磨着。
虽然RCS系数肯定已经低于1平方米,不然也不可能让无人机躲过防空系统的探测。
但是朝阳科技毕竟只是一个民企。
无论是技术基础还是设备生产能力都差了他们一大截。
技术精度应该是没有他们这些专业的材料学机构那么高。
上一篇:全民:鸡蛋换龙蛋!我回收养神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