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第98节
张翠山笑道:“六弟,你已长成翩翩青年,身姿挺拔,与往昔瘦小模样大不相同了。”
想当年他们分别之际,殷梨亭尚是个十几岁的瘦弱少年,时光匆匆,十年转瞬即逝,如今已是长身玉立。
当下,张翠山携着殷梨亭的手,引他与妻子殷素素和张无忌相见。
殷素素微微浅笑,轻声道:“六弟!”
殷梨亭亦笑道:“五嫂也姓殷,这可妙极了,既是我嫂子,又似我姊姊。”
说罢,又转向一旁的张无忌,和蔼道:“这便是五哥的孩子吧,真没想到,十年光阴,孩子已这般大了,五哥果然了得啊!”
张翠山和殷素素闻听此言,脸上不由一红。
“无忌,快拜见师叔。”殷素素赶忙拉着张无忌,示意他行礼。
张无忌乖巧听话,当即开口叫道:“六师叔好!”
“好好好,今日师叔来得匆忙,没来得及准备礼物,待回到山上,定当为无忌补上。”殷梨亭笑得合不拢嘴。
殷梨亭与莫声谷本就是岳不群之外最为年轻的弟子,年纪尚轻,且常与宋青书等第三代弟子嬉闹玩耍,故而此刻见了张无忌,也无甚长辈的威严架子。
岳不群倒是难得见到殷梨亭这个样子,不禁打趣到:“六哥,你就忍心看着我们一行人被这些人围攻吗?若不是二哥喊破你的行踪,也不知你会藏到什么时候。”
殷梨亭连忙否认道:“小师弟,你这可就冤枉我了,就凭你…你们的实力,哪里需要我来接应?!”
别人可以不知,他们武当中人,有谁不知道岳不群这个小师弟(小师叔)天资之妖孽,修为进步之快。
殷梨亭和莫声谷对此则是感受更深,哪怕他们已经卯足了劲修炼,可还是被这个小师弟后来者居上,彻底赶超了过去。
若不是他们早就已经适应了这个小师弟妖孽的表现,早就该道心破碎了。
张翠山此时才恍然大悟道:“终究是二哥功力深厚,六弟藏于那大树之上,我竟毫无察觉,二哥却早早知晓。”
张翠山却不知,他的修为确实已经落后了一截,以俞莲舟、俞岱岩和岳不群三人如今的修为,殷梨亭刚一靠近,他们便已有所觉察。
正因如此,他们才任由张翠山先与高丽那人约斗,又敢以二人之力对抗三江帮众多帮众。
只因他们深信俞莲舟定能护得张无忌周全,而殷梨亭便是他们的另外一张底牌。
殷梨亭当下娓娓道来,赶来应援的前因后果。
却是四侠张松溪,因师父百岁大寿将近,奉命下山采办应用之物。
行至途中,忽见两名江湖人物行色匆匆,模样鬼祟,行径颇为可疑。
张松溪心中暗自思忖:“我武当派如今威名远扬,声震天下,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涉足武当山,挑衅我派威严?”
好奇心顿起,他便悄然跟在二人身后,隐匿身形,偷听他们的交谈。
这一听,竟得知了一个惊天喜讯:五哥张翠山已从海外归来,且与二哥俞莲舟、三哥俞岱岩以及小师弟岳不群顺利会合。
然而,“三江帮”与“五凤刀”却妄图从中作梗,欲截击他们,逼问谢逊的下落。
张松溪听闻此消息,心中大喜,当下也顾不上采办之事,匆匆赶回武当山。
彼时,山上仅余殷梨亭一人,二人简短商议后,决定分头赴援。
他们心中皆笃定,有俞二、俞三、张五和岳八几人联手,那些小小帮会门派不过是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绝不可能得逞。
只是他们思念张翠山心切,盼能早一刻相见,这才心急如焚地赶下山去接应。
张松溪径直前去对付“五凤刀”门派派出的两名高手,而这三江帮一路的来敌,则交由殷梨亭去驱逐。
待诸事顺遂,众人会合,俞莲舟不禁感叹道:“还是四弟心思缜密,机警过人,如此安排,甚是妥当。”
张翠山闻之,面露惭愧之色,说道:“此番祸事,皆因小弟与内子而起,若不是我们,又怎会劳烦各位兄弟如此奔波劳碌。况且小弟离山十载,与诸位兄弟相比,修为境界已然相差甚远。”
殷梨亭却笑着宽慰道:“五哥这是哪里的话?小弟虽说是前来接应,但以你们的实力,对付三江帮那些乌合之众,还不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之事?”
俞岱岩也是微微摇头,说道:“五弟,你适才与那高丽老者交手时所用的功夫,可是师父独传于你的绝技,并未传授给旁人。”
“你此次回山,师父他老人家必定欢喜万分,说不定会将诸多精妙绝伦的功夫倾囊相授,到时恐怕你要学都学不过来呢。这‘神门十三剑’的招式,不如由我们说与你听,如何?”
不料,这项解说功夫的差事却被殷梨亭抢了过去。
毕竟俞二、俞三与小师弟已与张翠山一路同行,相谈甚多。
而张翠山与殷梨亭之间,情谊更为深厚,更似亲密无间的兄弟。
此刻久别重逢,殷梨亭满心欢喜,恨不能将自己这十年来所学的功夫,在顷刻间全部倾诉给张翠山知晓。
于是,二人并肩同行,殷梨亭一边比划,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岳不群在一旁瞧着,亦是满心欢喜,至此,这趟行程已基本圆满,他也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
并非是殷梨亭一人的支援有多么强大,而是他的出现意味着武当山上已然知晓了他们一行人归来的消息。
如今的武当,早已非昔日可比,武当八侠个个武艺高强,更胜往昔,门派中还有众多外门弟子与内门精英。
在殷梨亭与张松溪之后,山上必然已经安排了众多弟子同时接应。
如此一来,武当派可谓上下齐心,下层有众多弟子齐心协力,上层有武当八侠这般高手坐镇,再加上张三丰这位绝世强者坐镇武当,岳不群自是能真正地放下心来。
当然,只要尚未踏入武当山,便一日不可全然松懈。
当晚,一行人于仙人渡客店歇宿,殷梨亭因心情激荡,难以平复,便提出要与张翠山同榻而卧。
张翠山见这小师弟虽然身形已然高大魁梧,却依旧如往昔那般对自己依赖,心中亦是满是欢喜。
在武当八侠之中,殷梨亭与莫声谷年纪相仿,但七侠莫声谷自幼沉稳持重,颇具老成之风,相较之下,六侠殷梨亭反倒显得更为稚气纯真。
而张翠山与他年龄相近,故而往昔一向对他关怀备至,照顾有加。
俞莲舟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打趣道:“五弟,如今你已娶了娇妻,可莫要再以为还身处十年之前那般自在逍遥了。你此番归来,恰是时候,待咱们共饮了师父的寿酒,紧接着便可畅饮六弟的喜酒咯。”
张翠山听闻此言,心中大喜,兴奋地鼓掌笑道:“妙哉,妙哉!不知六弟的新娘子是哪家名门闺秀?”
殷梨亭顿时脸颊绯红,如熟透的苹果一般,忸怩着不肯言语。
俞莲舟见状,笑着揭晓谜底:“乃是汉阳金鞭纪老英雄的掌上明珠。”
张翠山听闻,不禁伸了伸舌头,戏谑道:“六弟若是依旧顽皮不改,那金鞭若是当头砸下,可不是闹着玩的,怕是要吃不消咯。”
俞莲舟微微浅笑,耐心解释道:“纪姑娘擅长使剑。幸好那日在江边蒙面的诸位女子之中,并无纪姑娘在内。”
张翠山微微一惊,诧异道:“纪姑娘竟是峨嵋门下?”
俞莲舟点头予以肯定:“咱们在江边所遇的峨嵋诸女,武功皆平平无奇,纪姑娘武艺高强,自然不会在其中。否则,为了五弟妹,却不慎得罪了六弟妹,旁人可要嗔怪我这二伯有失偏颇了。”
“咱们这位尚未过门的六弟妹,不仅人品出众,而且武艺精湛,身为名门弟子,果真气质不凡,与六弟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
话至此处,俞莲舟忽觉不妥,心中暗自思忖,殷素素乃是天鹰教教主的千金,自己这般盛赞纪姑娘,只怕会引得张翠山心生感触。
俞岱岩在一旁默默相陪,偶尔嘴角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只是那笑容略显生硬牵强。
毕竟他残废多年,心情虽经疏导已渐趋平和,但那段经历终究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性情有所改变也是常理。
岳不群在旁听着,不禁微微皱眉,只觉此事有些棘手。
那纪晓芙虽与殷梨亭堪称良配,可她此时早已倾心于杨逍,此事一旦暴露,自己这位六哥怕是很快便会陷入愁苦之中,难以开怀。
岳不群心中暗自思量:也不知峨眉派中是否还有其他合适的姑娘,又或者其他门派能有与之匹配之人。
曾有一位智者说过,走出一段感情阴霾的最佳途径,便是开启一段崭新的感情之旅。
第146章 大寿前夕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门帘忽然被猛地掀起,突然闪进一个人来,扑上来便一把紧紧抱住了张翠山。
张翠山又惊又喜,不禁脱口高呼:“四哥!”
来者正是武当四侠张松溪,师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自是喜难自抑。
其余几位师兄弟看见张松溪到来,心中也满是好奇,都想知晓张松溪究竟是使了何种妙计,才得以打发了五凤刀一路人马。
张松溪当下笑着将事情的经过情由说了出来,原来,五凤刀门派内部本就矛盾重重,分歧不断。
那掌门夫人乌氏欲独自行动之时,竟被三江帮的一名舵主暗中盯上,险些失了名节。
恰逢张松溪机缘巧合,发现了这一险事,当即出手相救,化解了乌氏的危机。
如此一来,他不但成功将五凤刀这一路人马顺利打发,还让五凤刀门派欠下了武当派一份大大的人情。
张翠山钦佩地说道:“四哥,真是足智多谋,竟能这般巧妙地将五凤刀门下化敌为友,此等本事,实非寻常。”
张松溪摇了摇头,笑道:“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哪里谈得上什么功劳。”
一旁的俞岱岩恨恨地说道:“若是早知道三江帮中连舵主都是这般行径恶劣、行为不端之徒,当初就不该轻易放过他们。”
一旁的岳不群亦深有同感,在他看来,若是江湖中的仇杀纷争,乃至对宝物的争夺抢夺,虽说也有不妥之处,但尚可理解。
然而,像这般对女子行那不轨之事的恶徒,那便是彻头彻尾的败类。
心中不禁对张松溪,还有其他几人的三观感到堪忧啊。
他心中暗自思忖,武当派这几位师兄,行事虽秉持侠义之道,行的是正派之举,可在对待某些作恶多端之人时,却未免太过仁慈迂腐了些。
身为江湖正派,在面对此等败类时,若自身实力允许,本就应毫不犹豫地施以雷霆手段,将其当场拿下,以免更多无辜之人遭受其害。
只是,武当几位师兄多年来所形成的观念根深蒂固,想要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谈何容易。
这一夜,师兄弟几人久别重逢,自是有说不完的话,大家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直至东方破晓。
次日,一行八人缓缓而行,途中又歇息了一晚,才终于抵达武当山。
山上众人瞧见武当八侠之中竟有六人一同归来,皆觉此景颇为壮观。
那些在山上已久的老人,对张翠山自是极为熟悉,见他平安归来,无不欢呼雀跃,欣喜万分。
而那些后来入门的弟子门人,也从旁人的议论声中,知晓了张翠山的大名,对这位传说中的张五侠充满了好奇与敬仰。
张翠山阔别武当山十年,此刻重归于此,一想到即将便能拜见恩师,心中便欢喜不已。
待上得山来,他满心急切地欲去拜见师父张三丰,但服侍张三丰的道童告知真人尚未出关。
张翠山无奈,只得来到师父闭关的门外,恭恭敬敬地磕头行礼,而后转身去寻宋远桥。
张翠山一念及与大师兄已有十年未见,脚下步伐不自觉加快,奔至宋远桥面前,激动地叫道:“大哥,可想煞小弟了!”
宋远桥向来是谦恭有礼之士,即便此刻面对久别重逢、心中激荡难平的同门师弟,仍能保持仪态,只是缓缓说道:“五弟,你终于回来了。”
张翠山简略地叙述了别来的种种经历,当提及这十年所居之地乃是海外极北之处时,众人皆被吸引。
他描述那地方半年白昼、半年黑夜,还有海中冰山等奇异之事与独特之物,众人听闻后,无不面露骇异之色。
张翠山又道:“那地方东南西北也不大分得出来,太阳出来之处,也不能简单算是东方。”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