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第162节
然而,好不容易突破到了如今的天人之境,他竟再次陷入了与上个世界如出一辙的困境之中。
抬眼望去,这个世界广袤无垠,山川湖海、天地万象,无一不彰显着它的宏大与壮阔。
可不知为何,在岳不群的心中,它却又隐隐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渺小。
这个世界里,让他成功突破到了天人之境,没有阻碍,已然是难能可贵的成就。
无数修炼之人终其一生,都难以触摸到天人之境的门槛,而他做到了,这份荣耀与骄傲,自是不言而喻。
然而,岳不群的目光从未停留在当下的成就之上,他的心中燃烧着对更高武道境界的渴望,那仿佛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追求,驱使着他不断向前再向前。
可当他试图再往上踏出一步,向着更高的武道境界迈进时,却发现前路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所阻挡,几乎没有任何突破的可能。
哪怕他借助身份的便利,将武库中所有的功法秘籍都钻研得透彻无比,了熟于心,可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到了天人境界,无论再高深精妙的功法秘籍,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效力。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参悟十丈状态领域内的天地自然之力,以及那若隐若现的法则纹路,其所能带来的收获,就远远胜过任何功法秘籍。
每当他开启十丈状态的领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便能感受到那种直指大道的神韵,仿佛整个世界的奥秘都在向他缓缓展开。
当然,参悟天地自然之力和法则纹路,并非毫无代价,这个过程对于体内罡气和精神力量的消耗,着实不小。
每次参悟结束,岳不群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罡气和精神力量被大量抽离,身体也会陷入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但与之相比,那通过数日之久的艰苦参悟所获得的巨大收获,却让这些消耗变得不值一提。
“可惜……”岳不群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虽然在参悟的过程中,他的罡气和精神力量也有所增长,可距离突破修为境界,哪怕只是下一个小境界,却仿佛隔着一重天地。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明明看到了一丝曙光,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触及。
即便如此,岳不群对此依旧非常满意,修炼之路本就充满艰辛,每一次的成长都来之不易。
虽然在力量上的获益极少,但那些在参悟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却是真实不虚的,修为难以进步,并不意味着修炼就没有收获了。
而与上一个世界相比,现在这个世界确实高级得多。
不光能够支撑他突破到天人之境,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修行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同时,似是因为世界上限的提高和世界体量的增大,这个世界竟能够容下他这一个天人之境的存在。
是的,自突破天人之境的那一刻起,岳不群便隐隐感觉到了世界对他的排斥。
那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轻轻推着他,试图将他从这个世界中驱赶出去。
不过,这种排斥的感觉起初非常微弱,远不及上个世界,若不是他心思细腻,恐怕根本无法察觉。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实力的增加,这种排斥的感觉也在悄然加强,不过,增加的幅度极为有限。
岳不群凭借着经验和感觉,心中暗自估计,按照现在的修炼情况和修为增长速度。
只要他不全力出手,不过度激发自身的力量,哪怕再在这个世界,呆上个一百年,应当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此一来,他自然也不着急前往下一个世界。
事实上,在突破到天人之境后,岳不群便在脑海中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可以选择前往下一个世界。
这一发现,既让他兴奋不已,又让他心生忧虑。
兴奋的是,他终于有机会踏上新的征程,探索未知的世界。
忧虑的是,他虽然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按照金手指的一贯“尿性”,下一个世界只会更为强大和高级。
他心中清楚,下一个世界的实力上限,至少也是天人之境的下一个大境界。
这一推测,让岳不群心中很没有安全感。
尤其是当他从那个未知的世界中,隐隐感知到数股极为可怕的气息时,心中更是忍不住一阵发怵。
一方面,他的内心深处强烈地渴望着前去下一个世界。
因为只有在那里,他的武道之路才能得以延续,才能继续修炼,有望突破到下一个境界。
那种对武道巅峰的向往,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他不断向前。
而且,他也对全新的世界充满了期待,想象着在那个世界里,会遇到怎样活灵活现的人物,发生怎样精彩绝伦的故事,这些都让他颇为兴奋。
另一方面,他又忍不住害怕,或者说担心,以他现在的实力,面对那个未知的强大世界,他实在是有些心里没底。
他不知道自己一开始能否在那个世界立足下去,更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有没有什么危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岳不群最终还是决定,再修炼个几十年再说。
虽然现在实力增加十分缓慢,但他可以通过开启十丈状态的领域,不断地累积感悟。
只要持之以恒下去,时间长了,这些感悟迟早能够引起质变,大幅度增长他的实力。
到那时,他再前往下一个世界,便能多一分把握,多一分胜算。
正值岳不群静心思索修行之事时,忽然,他感知察觉到数道熟悉的气息由远及近,那气息中带着武当派特有的玄门韵味,瞬间让他的注意力从修行的思绪中抽离出来。
岳不群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翠绿树影,望向山门的方向,果不其然,远处一行身影正稳步走来。
走在最前方的,正是武当派的宋远桥,他身姿挺拔,神色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一派宗师风范。
其身后,俞莲舟、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等武当诸侠依次排开,在他们之后,跟着的是宋青书和张无忌两人。
在众位师兄还未及开口答话之时,岳不群已然快步迎了上去,脸上绽放出爽朗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与亲切。
待到众人跟前,岳不群双手抱拳,对着众人深深一揖,朗声道:“诸位师兄,师弟有礼了!”
“见过神武大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宋远桥等人虽身为岳不群的师兄,可此时见了岳不群,却整齐划一地对着岳不群躬身行礼,高呼万岁,声音响彻庭院。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无论是从如今的江湖地位、所受的尊崇礼数,还是实打实的实力来看,眼前这个曾经的小师弟,早已今非昔比,远远凌驾于他们之上。
多年未见,岳不群的变化让他们大为震撼,此刻的岳不群,站在他们面前,竟周身毫无一丝气息展露,宛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凡人,毫无高手的锋芒毕露。
可他们心中深处那隐隐的示警,却又如同洪钟般,清楚地告诉他们,这个小师弟如今的实力,已然恐怖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那种从灵魂深处泛起的敬畏,让他们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
“几位师兄何必如此多礼?”岳不群见此,连忙上前,双手虚扶,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感慨之色,“咱们师兄弟之间,这般大礼,倒显得生分了。”
“小师弟,礼不可废!”宋远桥等人态度坚决,依旧坚持行完大礼。
不过,行礼过后,众人见岳不群对待他们一如当初,毫无因地位实力悬殊而生的傲慢与疏离,心中的拘谨顿时消散了不少。
自然而然地又小师弟、小师叔的喊了起来,一时间,庭院中充满了久违的温情与热闹。
岳不群满脸笑意,眼中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师兄们,咱们许久未曾相聚,今日定要好好叙叙旧。”
说罢,众人便一起往厅中走去,一路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对方不知道的事情,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待众人在厅中落座,门下弟子迅速端上了香茗。
岳不群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这些年,帝国那些事主要还是交由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师弟我在武道一途上不曾懈怠,如今倒也有些收获。”
宋远桥微微点头,眼中满是佩服,“小师弟能有今日之成就,实乃我武当之幸、天下之幸。你如今贵为神武大帝,往后这天下还是得多仰仗你啊。”
岳不群摆了摆手,转而解释道:“师兄过誉了,武学之事,师弟确实有些收获,但这天下……”
岳不群顿了顿,接着道:“朝廷之中,我已经将诸事安排妥当,想要过过闲散的生活,这天下还是继续让刘伯温和李善长他们操心去吧。”
第213章 重回武当,飞升离开
宋远桥原本端坐在椅上,眉眼间尽是岁月沉淀的沉稳,此刻,听闻岳不群谈及自己在武道与世俗权力间的抉择,不禁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不禁由衷感叹道:“小师弟,说实话,为兄是真没想到,短短数年,你竟能在武道上取得这般令人仰望的成就。如今又能毅然决然放手,远离那至高无上的九五至尊之位。这份天赋,这份心境,这份豁达,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为兄实在佩服啊!”
说着,他轻抚胡须,目光中带着几分感慨,“不过,以小师弟你的事迹和威名,哪怕是再过百年,这个江湖,这个天下,终究难以将你遗忘。”
“小师弟……”俞莲舟原本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到宋远桥的话,又想起关于岳不群这个小师弟的种种传说,尤其是那无尚天人之境,顿时来了兴致。
只见他上身微微前倾,眼中热切无比,急切地开口问道,“听闻你已突破至无上天人之境,不知这其中的玄妙,能否与师兄们讲上一讲?”
俞莲舟对武学的痴迷程度,在武当派众人中是出了名的,因此他才会直接开口问道,着实是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
“其中玄妙倒也不是不能讲,只是……”岳不群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稍作思索,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语气平和,缓缓说道:“不过,师父既然没有跟诸位师兄说起天人之境的事情,小弟却是不能擅自做主。”
“师父他老人家功参造化,所思所想必定深远,如此要求,其中定有他自己的考量。我若是贸然说出来了,恐怕有违师父的本意,还望师兄们体谅。”
宋远桥等人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之色。
他们本来还有些期待,能从岳不群口中听闻那无上天人之境,想象那境界的无穷奥秘,或许能为自己的修炼带来新的契机也说不定。
如今这希望瞬间落空,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但他们向来对师父张三丰敬重有加,深知师父行事必有深意,自是不会怀疑什么。
只是心中的那份好奇与渴望,依旧如熊熊烈火般燃烧着,难以熄灭。
“不过嘛……”岳不群见众人的神情,心中暗自一笑,不慌不忙,语气依旧沉稳,继续说道,“关于修炼之道,又不是只有天人之境可以说。”
“小弟且来讲一讲自身修炼中的感悟,这些感悟虽不及天人之境,但或许能对师兄们也能有所启发,诸位师兄姑且一听便是。”
岳不群站起身来,缓缓踱步至厅中,以他如今已至天人之境的修为境界,高屋建瓴之下,自是将修炼之中的诸多事宜,讲得十分透彻。
无论是最基础的武学原理,还是如何面对和打破修炼的瓶颈期,以便打破自身的桎梏,实现质的飞跃。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他都阐述得细致入微,几乎将自己的修炼历程吧,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其中有些东西,甚至连张三丰都没有给他们讲过。
这倒不是说岳不群就比张三丰强了,而是两人在武学的修行之路上,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
张三丰幼时在少林修炼,后来凭借自己对武学的独特理解与感悟,才另辟蹊径,自创了惊世骇俗的武当功法,其武学体系根基深厚,自成一派,一招一式似乎蕴含着天地至理。
而岳不群则是涉猎了无数的功法秘籍,无论是一些古老的秘籍残卷,还是从江湖各大门派的传承武学,都在其列,汲取其智慧,领悟其精髓。
在见识到的功法数量上,二者自是不能相提并论。
张三丰的修炼是基于九阳真经的一部分内容,将其精髓融入到自己的武学之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武当武学的根基。
而岳不群则是博采众长,汲取了各种功法的优点,再加上两世为人,修炼了两次。
丰富的经历让他对武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就像一个集百家之长的武学大家,将各种武学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修炼感悟。
岳不群讲的有些观点和想法,别说是张三丰,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一定能够及得上。
宋远桥等人围坐在岳不群身边,听得如痴如醉,时而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时而轻轻点头,表示赞同,时而恍然大悟,仿佛终于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修炼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武学之花。
“最后就是意境和精神的修炼,这二者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也至关重要。”岳不群站起身来,神色严肃起来,他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