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第147节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胆寒的坚定与自信,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王者的风范,他召集刘伯温、李善长以及明教众高层,共同商讨灭元大计。
刘伯温指着巨大的军事地图,详细阐述着进攻策略:“我们可先从元军防守较为薄弱的边境地区入手,采用声东击西之法,吸引元军主力前往救援,而后我们再趁机突袭其粮草辎重。待其军心大乱之时,我们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李善长则补充道:“粮草和物资的供应至关重要,我们需提前筹备,确保大军在征战过程中不会出现短缺。同时,要安抚好沿途百姓,让他们支持我们的行动。”
岳不群微微点头,对众人的建议表示认可,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此次出征,我们志在必得。我们要让天下百姓看到,大元的统治即将终结,汉室的辉煌即将重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岳不群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军队。他亲自挑选士兵,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先锋部队,由杨逍和范遥率领。同时,他还安排殷天正负责后方的防御,以防元军的偷袭。
当一切准备就绪,岳不群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士兵,大声喊道:“将士们!今日,我们为了光复汉室而战,为了天下百姓而战!元军残暴,欺压我等已久,是时候让他们付出代价了!跟我一起,踏平大元,还我山河!”
“踏平大元,还我山河!”士兵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踏平大元,还我山河!”士兵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这激昂的口号声中,岳不群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正式开启灭元征程。
第197章 谢逊的处置
彼时,灭元大军正浩浩荡荡从南行进,脚步声、马蹄声交织成一片激昂的战歌。
营帐之中,烛火摇曳,岳不群看着行军地图,不禁有些头疼,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全神贯注地谋画着抗元大业的下一步行动。
“教主……”
就在这时,杨逍的身影如鬼魅般悄然出现在营帐门口,他神色犹豫,欲言又止,嘴唇微微开合,声音却似被卡在喉咙里,好不容易才吐出这两个字。
岳不群察觉到有人靠近,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烛火,落在杨逍身上。
他放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神色平静,淡淡地说道:“说吧,到底什么事儿,能让杨左使这般为难?平日里果敢决断的你,如今怎么变得扭扭捏捏的,这可不像是你的一贯风格啊!”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在这略显压抑的营帐中,却有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杨逍闻言,脸上一阵发热,神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他下意识地低下头,避开岳不群的目光。
随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沉声道:“启禀教主,近些日子,本教历经波折,终是迎回了狮王和屠龙宝刀。”
“可是江湖上各门各派却因此掀起了轩然大波,那些人数量不少,纷纷叫嚣要杀了谢逊,以报血海深仇。如今,这事儿多少有些棘手,还请教主圣断,本教该如何应对才好?”
杨逍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岳不群的表情,心中有些忐忑。
岳不群听闻此言,神色并未有太多意外,他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谢逊的模样,这些年,谢逊为了逼出成昆,以报血海深仇,行事确实有些偏激。
他以成昆的名义犯下诸多血案,其中不少都是灭门惨案,桩桩件件,铁证如山,任谁来也无法辩驳。
但岳不群身为明教教主,而谢逊作为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更是献上了屠龙宝刀。
若是就这么将他交出去,无疑是寒了明教上下所有人的心,日后又怎能让明教教众的教众们死心塌地地追随?
再者,此举也会让旁人看轻了明教,以为明教是个软弱可欺、弃兄弟如敝履的门派。
岳不群陷入了沉思,营帐内一时安静得只能听到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他轻抚着下巴,眼神深邃,仿佛在权衡着利弊。
许久,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杨逍身上,朗声道:“杨左使其实心中早有自己的想法,对吧?”
杨逍听到这话,神色瞬间一僵,身体也不自觉地紧绷起来,他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只是低头不语,仿佛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想法未必与教主一致,万一贸然说出来,惹得教主不快,那可就麻烦了。
岳不群见状,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这是说中了,他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堂堂明教左使,平日里在江湖上威风八面,此刻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他轻声叹了口气,说道:“既然杨左使不想说,那就由我来说吧。”
岳不群缓缓起身,身姿挺拔,一步一步沉稳地走到营帐中央,他负手而立,周身散发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气息。
营帐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更衬得他神色凝重。
“说实话,江湖之中,寻仇之事实在是屡见不鲜。”岳不群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在营帐内悠悠回荡,“毕竟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从古至今,天经地义的道理,谁也无法辩驳。”
“但狮王毕竟是我明教高层,”岳不群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有力,“我们怎能轻易地就听那些人的,把狮王交出去给他们偿命?”
他的眼睛一亮,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到此处,他的声音陡然一沉,如同洪钟般震响在营帐内,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威严。
“如今正值抗元的关键时期,哪怕是面对日暮下山的蒙元朝廷,局势也是紧张万分,每一份力量对于我们而言都弥足珍贵,不容有失。”
“因此,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比如狮王。他曾经犯下的过错,我们不可忽视,这是出于江湖道义,也是对那些受害者的尊重。但也绝不能因此就将他彻底否定,一棒子打死。依我看,便让他戴罪立功吧!”岳不群的话语掷地有声,在营帐内久久回响。
“戴罪立功?”杨逍闻言,不禁猛地一怔。
他脸上先是露出疑惑的神情,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思索,试图理解岳不群的意图,随即眼睛一亮,显然已经明白了一些。
岳不群看着杨逍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轻声道:“无论如何,一切都要以抗元、灭元为最高的标准。若是狮王在接下来的抗元大业中,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做出足够大的贡献,便是由岳某亲自领着他,去求那些江湖人网开一面,也并非不可。”
“但若是他的贡献平平,甚至毫无作为,”岳不群的脸色瞬间变得冷峻,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不用等别人来报仇雪恨,岳某必定先以教主的身份,依照本教的教规,重重惩戒于他。”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严和不容置疑,让杨逍深刻感受到这位教主对于抗元大业的坚定决心。
杨逍暗自思忖,这确实是一个绝妙的办法,既考虑到了江湖道义,又给予了谢逊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还能激励他为抗元大业全力以赴。
而且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也确实符合教主一贯的行事风格,既果断又不失智慧,同时这也是霸气的通知,教主通知已达,你听也得听,不听更得听。
杨逍抬起头,双手抱拳恭敬道:“教主英明!如此一来,既顾全了江湖道义,又能让狮王有机会将功赎罪,实乃两全之策。”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赞叹,“属下这就去将此事告知狮王,让他务必做好准备。此番任务艰巨,关系到明教的声誉和抗元大业的成败,他一定要真正将抗元大业放在心上,务必要尽上一份力才是!”
说罢,杨逍转身,脚步匆匆地走出营帐,他的身影在夜色中迅速消失,只留下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营帐内,岳不群望着杨逍离去的方向,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有杨逍这些人在,他着实省心省力了不少啊。
倒不是他突然变得贪恋权势,不再看重自身修炼。
实际上,岳不群对修炼的坚持和热爱从未减退,修炼一直是他心中的最为重要之事。
然而,这么多年下来,他对眼下这个黑暗的时代,当真是一点儿也看不下去,一分钟也不愿意再等下去。
这些汉人百姓,这些同胞,在元朝的残暴统治下,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江湖也一片混乱,同时大多数门派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所以在有了如今的实力之后,他就决定暂时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抗元大业上。
好在,江湖上有明教众人供他驱使,明教高手如云,教众遍布各地,他们对明教忠心耿耿,对他这位教主忠心耿耿,同时更是一直奋战在抗元大业的一线,是抗元的重要力量。
而在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又有刘伯温和李善长等人辅佐,刘伯温足智多谋,对军事战略有着深刻的见解;李善长精通政务,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有他们两人的辅佐和帮助,岳不群在抗元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他还有整个武当作为后盾,武当派在江湖上声望极高,又有张三丰这位在武侠世界“修仙”的BUG级存在。
有了这些助力和帮助,岳不群倒也不需要亲自做那么多琐碎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整个大局的谋划上。
而且他本想在坐上那个位置后,再以整个天下供养自己一人,助力于自身的修炼。
没想到,先是大都皇宫中那几场激烈的战斗,他与那些密宗高手一一过招,每一次的交锋都让他对于精神和法相力量有了新的感悟。
再是白猿腹中的九阳神功,倚天剑中的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等,这些绝学级武功秘籍,让他的主修功法几乎要提前达到下一个境界,先天之上的层次。
无论是主修功法的精髓和玄妙,还是自身修炼的底蕴,精气神三者的强大与平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机缘巧合之下的收获,倒是让他如今的修炼没有落下半分,甚至比以往修炼所得要更多,更快,也更为神妙几分。
这一切实在是有些出乎他最开始的意料之外,也让他一下子动力更足了一些。
所以,他才会结合武穆遗书和后世记忆,有些废寝忘食地研究行军路线和战略。
他深知蒙元朝廷的强大,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前路依旧漫漫,抗元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
但只要他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推翻,不,是早日推翻元朝的统治,还全天下汉人百姓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也让自己不再因为这个黑暗世道而心烦意乱。
营帐内,岳不群望着杨逍离去的方向,微微点头,“戴罪立功”,就是他对那些犯过大错,违反教规或江湖道义之人,最后的一丝机会。
只要他们真能为抗元大业做出极大的贡献,那便相当于救了无数的汉人百姓,那放过他们又如何。
营帐内,烛火依旧摇曳,岳不群重新坐回案前,目光再次落在行军地图上。
地图上的标记与线条,此刻在他眼中似乎都与谢逊的事情关联起来,谢逊就是他抛出去的一个饵,或者说是他要树立的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
若谢逊能在抗元战事中发挥关键作用,不仅能化解江湖仇怨,更能为明教在抗元大业中赢得更多的支持与威望。
可若是谢逊无法达成期望……那他也绝对不会手软,哪怕会激化明教内部的一些矛盾,也在所不辞。
岳不群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随后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那些战略要地,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最大化发挥谢逊这样武功高强、又有罪在身之人的作用。
他想到,可惜谢逊双眼已盲,否则若是由其能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突袭元军的粮草辎重营地,必定能打乱元军的部署。
如今却是只能派遣别人执行这样的任务了,这人既要武功高强,又要有绝对的执行力与专注力,毕竟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
与此同时,杨逍在夜色中匆匆赶往谢逊的营帐,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岳不群的决策。
他深知,这个消息对于谢逊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来到营帐前,杨逍深吸一口气,撩开帐帘走了进去。
此时谢逊察觉到有人进来,双耳略微一动,便开口道:“是杨左使吗?不知这么晚了,找我有何事?”
杨逍将与岳不群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谢逊,谢逊听完,沉默良久,他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既有对自己过往罪孽的愧疚,也有对未来前路的思索。
终于,他开口道:“教主此举,实乃大义。我谢逊这些年犯下大错,若能在抗元中赎罪,也算是死而无憾。”
杨逍看着谢逊,郑重地说:“狮王,此次机会难得,我们都盼着你能化解江湖上的仇怨,也为我们明教争光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谢逊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虽然双眼已盲,倒是不影响他的才智,他与杨逍一同商讨作战计划,向军中其他将领们请教行军布阵之法。
而岳不群也在暗中关注着谢逊的一举一动,暗中提供一些支持。
江湖上,关于明教与谢逊的传言依旧甚嚣尘上,各派人士听闻明教所说的“戴罪立功”,反应不一。
有的门派表示理解,认为在抗元的大是大非面前,个人恩怨可以暂且放下,而有的门派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明教这是在袒护罪人,扬言若谢逊不偿命,他们定会自己寻机下手。
只是面对这些,岳不群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一切都要服从于抗元大业。
同时,也着人放出来一句话去,你们这些门派面对蒙元朝廷,喜欢当个鹌鹑也就罢了,若是胆敢在抗元大业中使绊子,做手脚,轻则人头落地,重则满门尽灭,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198章 大战将临,祖庭来人
而岳不群挥军北上的抗元之路,并不都像一开始那般顺利,一开始,凭借着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和出其不意的战术,打了元军一个措手不及。
元军防线在岳不群所属军队的猛烈攻击下,就如纸糊的一般,可谓是节节败退。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士兵们也士气高昂,眼中都是闪烁着名为希望的光芒,即便胜利不是触手可及,也并不遥远。
然而,蒙元朝廷毕竟根基还在,在短暂的慌乱之后,迅速做出了反应。一道道加急军令从大都传出,如同雪花般飞向各地,调遣着各地的军队前往支援和拦截。
随着这些生力军的加入,局势瞬间发生了变化,岳不群军队原本的优势开始逐渐消失。
毕竟,蒙古一族的骑兵在整个冷兵器时代都堪称翘楚,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作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骑、射技艺都很精湛,战斗力极其强悍,那驰骋的战马和锋利的弯刀,构成了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力量。
岳不群深知,军队实力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